扩张之路_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东亚战争(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东亚战争(一) (第3/4页)

了许多。

    但是因为这次的事情,丹东的气氛顿时紧张了起来。

    尤其是上次的空袭,铺天盖地的军机飞入朝鲜境内,还有从朝鲜境内隐隐能够传来的爆炸声。这些都令这座城市的人清楚的明白,战争距离他们的确是不远了。

    当然,随后谈判的事情。到是令人们觉得其实也不是没有和平的机会——————只要日本人愿意磕头认错。

    而随后西园寺内阁的态度,也似乎是让整个事情朝着和平的方向发展。可谁知道,那边才表态没多久。居然就发生了政变。原来与中国关系还算不错的内阁被推翻了,紧跟着上台的居然是一向强硬,而且经常在朝鲜挑衅的军人政权

    到了这个地步,恐怕已经没有人会觉得和平还有希望了。

    不过对于这场战争,到是没有多少人会觉得中国会输。毕竟自从辛亥革命以后,中国与朝鲜所发生的战争,几乎每次都是以全胜告终,即便是朝鲜战争期间曾经发生了那么一点小差错,但是最后也是以胜利的姿态赢得了整场战争。

    这次,他们相信也一样会如此。

    尤其是丹东这座城市的居民,因为几年前的战争,对日本的仇恨要超过其他地方的居民许多。所以对这次战争的支持程度更是高的无法想象,几乎每天都有大量的百姓跑到附近的机场去或者是军营去。

    自然,军队的士兵肯定是从全国各地招募的,所以丹东的士兵也是一样,各地的都有——————当然,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口音的问题。

    与后世的普通话普及不同,这个时代的方言几乎可以用五花八门来形容。几乎每个地区都有着自己的方言,而且口音非常的重。

    尽管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应该是一种被保留下来的文化,但是说实在的,在交流起来的时候实在是太不方便了些。

    不管怎么说,即便士兵是从全国各地招募的,但是这也改变不了一个情况,那就是同样会有一些当地人被招募。

    尤其是机场一类的地方,更是需要有一些当地的杂务人员。

    而就是这些人,将机场的一些消息透露给了自己的亲人——————这到是不奇怪,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把嘴巴闭的严严实实的。

    不管怎么说,如今的战争状态,令许多人都兴奋了起来。

    并且人们深信,这将会是中国与日本之间的最后一场战争——————因为中国是绝对不会再给日本第二次发起战争的机会的。

    ————————————————————————

    东北,曾经可以说是中国最荒凉的地区之一,之所以会这样完全是因为满清王朝并不允许汉民族进入东北这个满清的‘龙兴之地’居住。于是很自然的,东北的人口一直都处于非常稀少的状态之中。

    当然,随后因为日俄的关系,满清对东北的控制力度越来越弱。

    因为这个原因,满清开始有条件的向东北开放。于是一些在内地居住不下来的百姓也就逐渐的开始向着东北地区移民。渐渐的,人口也就变得多了起来。

    只是跟内地的一些省份相比。东北依旧是处于人烟稀少的状态。

    同样,尽管东北可以说是中国最适合发展工业的地区之一。但是因为缺少人口的关系,这里也常年得不到妥善的开发。最终在原来的历史当中,东北成为了日俄争夺的一个地区,并沦落于日本之手。

    需要说明的是,在原来的历史当中,即便是到了1925年,东北的人口全部相加也不过才两千多万而已。其中辽宁大概占据了一千四百多万,吉林大概在七百六十多万,黑龙江则是三百四十多万。

    辽宁的人口会这么多并不奇怪。因为整个辽宁可以说是东北三省当中气候条件最好的一个省份。

    夏季的时候,固然炎热,但是肯定是没有办法与南方相比的。

    但是冬季的时候,至少也不会像吉林或者是黑龙江一样的寒冷,尤其是漠河镇那种逆天的存在——————当然,对于现如今的中国来讲,漠河镇肯定不会再是中国最寒冷的地方了。而是位于西伯利亚东北部的奥伊米亚康和位于西伯利亚腹地的雅库茨克。

    奥伊米亚康是俄罗斯西伯利亚东北部一个盆地,海拔约750米,也是一个村庄。距离北极圈仅有350公里。属俄罗斯的萨哈共和国管辖。奥伊米亚康位于西伯利亚因迪吉尔卡河上游同名盆地中央,东、南、西三面较高,仅北面地势较低,造成其气候极度严寒。和上扬斯克并称为北半球的‘寒极’。

    1926年1月26日,人们在西伯利亚的奥伊米亚康地区测得过-71.2c的极低气温,奥伊米亚康因此获得北半球‘冷极’称号。

    这么冷的一个地方。之所以还会成为一个城市,纯粹是因为当地有一座温泉。正是凭着这个温泉,这里才会成为了一个城市——————当然。或许称之为村庄会更恰当一些。

    奥伊米亚康一名来自雅库特语,意为‘不冻的水’,指的就是这么一个温泉了。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土地是永久冻土,所以居民的房屋都必须建筑在深埋于地下的木桩上,房屋与地面最少有0.9米的间隔,不能直接建在冻土上,否则室内热气会融解冻土地基,发生房屋倒塌,房子不但特别厚实,而且门窗要四五层,以防室外寒气侵入。水管不是埋在地下而是铺在地面上,沿途设加热站,以防管内水冻结。

    除此之外,在户外,如果没有任何防护措施,脸可能在几秒之内就会被冻伤,甚至被风吹伤。在室外呼吸,人们可以听到自己呼出的气变成冰渣的声音;当奥伊米亚康的渔民从冰面下把鱼打上来后,仅需20秒鱼就会冻成冰棍——————最惊人的就是,只有当气温下降到-52c,村里唯一的一所学校才开始停课…

    至少在原来的中国,这样的事情是绝对无法想象的。

    不管怎么说,与另外两个省份相比,辽宁无疑是一个叫暖和的省份。这也导致了辽宁的人口明显要比其他的省份多上一些,不过即便是这样,三个省份加在一块,依然无法与南面的那些省份相比。

    单是一个广东的人口,就已经超过了三千多万,比整个东北的人口都要多。

    ——————————————————————————

    正是因为这种长期缺乏人口,缺乏开发的缘故,使得东北这片非常适合发展工业的土地,一直都没有得到一个合理的开发。

    如果说在甲午以后,满清能够想办法对东北进行开发的话,或许中国也不会沦落到后来的那个样子。只可惜,满清的统治者太过腐朽了,他们只会抱着过去的一系列念头,却始终不愿意做出改变。

    不,其实他们也在做,只是步子实在是太小了,所以根本就没什么用处。

    不过与腐朽的满清不同,清楚东北究竟有着如何得天独厚优势的严绍。自从山东战役以后,就一直都在不间断的向着东北迁移人口。

    不到十年的时间。就已经令东北的人口翻了一翻。

    尤其是辽宁省,人口更是已经达到了两千多万的地步——————在这上面全国各地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跟原来的荒凉相比。如今的东北到处都是林立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