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中秋第一名篇  (第1/1页)
    最先反应过来是程老。    程老越来越欣赏赵爽了。    程老邀请赵爽前来,是有私心的。听到赵爽没有老师,程老便起了收徒之心,赵爽表现出来的才华越来越高,程老收徒的念头就越来越强烈,可是,程老心中也渐渐犹豫——这么厉害的年轻人,我好意思当人家老师?教给人家啥东西呢?    哎,算了,别收人为徒了。    “好!这首诗比我的诗好多了!我的诗不如你啊!”    “同样写哀愁,你的诗着重点在人,刻画入木三分,字数虽少,却细腻万分,将那种千丝百缕的相思愁情描写得淋漓尽致!”    “好!太好了!”    没人敢反驳程老的话!    怎么反驳?人家的诗就是好啊!    程老所作的诗,虽然是苏轼的佳作,可是赵爽搬来的诗,却是唐朝诗人张九龄的中秋名作。其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更是千古名句,不知道被多少后人引用,仿写,就连苏轼这家伙,还仿写呢。    程老说完,也发觉好像说错话了。    说自己不如赵爽也就算了,这么一说,岂不是摆明了,在场所有人所作的诗词都不如赵爽的吗?    陈馆长心中嘀咕。    “嗯,我是搞收藏的,诗词是副业,我历史小说写得好!”    李风尚心中想到。    “嗯,我是写小说的,拿过华夏最高文学奖,诗词不是我的特长。”    ……    田轩一脸憋屈。    说好的第一第二呢?    说好的节日庆贺诗高手呢?    妈呀,这小子这么短时间想得诗,比我一个多月想得诗还好啊!    人比人气死人啊!    赵爽可不想谦虚,继续说道。    “刚刚那首词,虽然开头意境波澜雄浑,可是后面的感情基调偏向哀伤了。”    “中秋意象,无外乎两种,一种是离别愁思,一种是团圆祝福。程老写得是离别,田老师写得是团圆,我刚刚这首诗折中了。不过——我还有两首诗词!”    赵爽说完,田轩脸更加苍白了。    你小子什么意思?    我都承认这首诗好了,你还要揪着不放?    你还要在离别的感情基调上打压程老?    你还要在祝福的感情借调上打压我?    你娃吃枪药了吧。    赵爽可不管田轩喷火的眼睛,笑呵呵说道。    “这首写离别愁思!”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众人刚刚从震惊中缓过来,却又陷入震惊中。    这是绝句啊。    程老写得就是愁思绝句啊。    可是赵爽这首诗,景物更加苍凉,人心更加彷徨,愁思更加浓厚啊!    地为什白?月光皎洁,秋霜浓重。    树上为什栖息乌鸦?一片萧瑟。    露是冷的,桂花是湿的,难道是月亮落泪,花也跟着哭泣?    八月十五的月亮虽然圆,可是那浓重的秋思却连绵不绝!    短短二十八个字,一下子让众人的心被nongnong的秋思笼罩。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更算的上是秋思佳句了。    这就是诗的魅力啊!    可为啥这首堪称经典的中秋诗,是他么一个毛头小子作的?    再想到短短一会,赵爽连作两首好事,这些人哭得心都有了。    “男人不怕不怕,我不擅长诗词,我不擅长诗词。”一群人心中念叨。    程老已经对赵爽生出好感,加上赵爽是程老邀请来了,赵爽压过了他的风采,他反而高兴。    他可是伯乐啊!    慧眼识英才!    这在五千年的历史中都是佳话啊!    就像苏轼赏识秦观,就像沈从文和汪曾祺,至于外国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福楼拜和莫泊桑……    这种千古佳话太多了!    千里马的名头越响亮,伯乐的脸面就越光彩!    赵爽继续说道。    “下面是一首词!和田老师的基调差不多,都是在离别感伤之中昂扬向上,有着对中秋团圆的祝福!”    田轩更加崩溃了。    你娃作诗就作诗,牵连我干嘛!    “大家可以评比评比,看看我的词有什么不足,毕竟比起各位前辈,我还比较嫩!”    众人点点头,觉得赵爽说话比较谦逊。    这娃有礼貌!    只有田轩,盯着赵爽,心中冒出一阵寒意。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赵爽临时又买了几本口才技能书,如诗朗诵般,抑扬顿挫,将苏轼的《水调歌头》朗诵出来。    偌大的院子,一片寂静。    “各位前辈,我的词和田老师的诗相比,有什么不足吗?”    田轩的脸瞬间变得通红,脸火辣辣的。    一群人虽然脸色尴尬,可是有田轩吸引火力啊。    比较?    这有可比性吗?    诗的题材较为宽泛,有咏物诗,有抒情诗,而词的题材却相当窄啊,毕竟词是配合曲来唱的,一般都是些情啊爱啊的婉约词,这首《水调歌头》,柔情中处处透着豪迈,虽然并不完全豪放,可是那种昂扬的热情,在每个人的心中肆虐啊。    此刻,程老也完全忘记,顾及下田轩的面子。    “好!好一个‘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好!好一个‘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好!好一个……”    “好!好一个……”    ……    “好!好一个‘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好!好一个‘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程老连说十几个好,几乎将这首词的每一句都夸了一句,他的身子激动地颤抖连连。    没人觉得夸张。    没人觉得小题大做。    程老所说的,也正是他们所想的。    这娃还是人吗?    这是刚刚才想起来的?    前两首诗虽然也有些佳句,可是毕竟较短啊。    这可是词!    竟然句句都是佳句!    这是什么概念?    这组合到一块,这就是千古名篇啊!    程老仰起头,颤抖着声音说道。    “小赵啊!我看了这么多关于中秋的诗词,你这首词,前无古人啊!你这首词,当得起——中秋第一名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