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二十一章 再苦一苦百姓吧之二 (第1/2页)
逆天改明正文第五百二十一章再苦一苦百姓吧之二“主子,一个经略,管那么多地方,一个武人大都督,也管那么多地方,祖制上可没有啊?只怕朝臣们有异议!” 王承恩见自家主子炮制出一个经略,又说出一个什么大都督,不免有些担心这个法子在朝臣那边儿通过。 “祖制!?太监不许干政,还是太祖爷立的祖制呢!” 崇祯这话一说出口,才悠然省起这话说的实在是重了些。 果然,王承恩的脸刷的白了,他把头伏的更低些,幽幽道:“老奴干政,已是死罪,请主子赐老奴一死。” “唉,说的好好的,又要死,朕不要你死,你快起来。” “是!”王承恩起来了,却仍然垂着脑袋,默不作声。 崇祯盯了王承恩几眼,又自顾自地说着:“祖宗们也没遇到朕碰到的事儿,到处都在闹腾,烽烟处处,不得不重用武人,偏偏武人又靠不住,眼看着藩阀之祸不远了,只有想个对策,慢慢化解。 到了这个时候,还囿于祖制,缩手缩脚,岂不是自取灭亡。时局如此,不能再不锐意革新了,要想实现朕所说的策略,首要在于练新军,练新军之关键在于粮饷,可这个粮饷又从何而来呢?” 王承恩接不上话,君臣之间一时无语。 默了半响,还是崇祯开了口:“魏阉祸乱朝政的时候,我大明边关打胜仗,百姓不造反,国库内帑都有钱花,为何到了朕这里,‘众正盈朝’的时候,国用如此艰难呢?” 涉及到了魏忠贤,王承恩愈发地不敢说话了,他只将头垂得更低。 崇祯等了一会儿,见王承恩始终不发话,便略略有些不满地问:“王公公,朕问你话呢?” “主子,涉及魏阉,老奴不敢妄言。” 魏忠贤也是宦官,而且还是被钦定为大逆的权阉,这个话着实不好回,倒不如沉默。 “罢了,朕恕你无罪,你只管说,你跟魏阉不一样,朕拎的清。” “是!”王承恩略略踌躇一阵,便一语道出关口之所在:“魏阉在南直隶和浙江收工商税和海税,少收田赋。” 崇祯听了,眼睛一亮,可王承恩却颇为不不识时务地加了一句:“朝臣们大多是那两个地方的人。” 崇祯的眼睛又迅速黯淡了下去。 “正人君子,捞钱的时候,斯文扫地!” 崇祯语带嘲讽地自言自语了一句,随后却又长长地一声叹息。 “他们捞钱朕也认了,但现在是什么时候了,国家养士这么多年,也该到了他们报答国家的时候了,工商税,海税,商量着收起来,种地的人不易,与他们休养生息几年,等国家内忧外患都没了,国家再停了工商税和海税....” 崇祯又开始絮絮叨叨,王承恩只是聆听,不置一词。 “启奏主子万岁爷,河南署理巡抚卢象升有六百里加急军情呈奏。” 殿外传来一个宦官的声音,崇祯的注意力立时就被吸引了过去。 “王承恩,这个时候河南送来六百里加急军报,该当是流贼被平定了,去,快去拿来给朕瞧瞧。” “是。” 能让自家主子高兴的奏折,王承恩恨不能飞过去拿过来。 当他接着那盒子时,瞥见盒子上那已经发黑的血迹,那满面的笑容顿时就僵在脸上,待他回去时,那腿脚彷如灌了铅一样,无论如何也快不起来。 崇祯何等样人,把王承恩的做派一看,就知道大事不妙,他的笑容也僵住了。 带血的奏折,展开,罪臣河南署理巡抚卢象升启奏陛下:........... 崇祯皱着眉头,没有一丝表情,木呆呆地看着自己手上的奏疏,过了好半晌,他才把奏折轻轻地放在御案上,默然无语。 “主子,怎么了?” 虽然知道准没好事儿,王承恩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 “卢象升马革裹尸,我大明又去一位忠臣良将,而且河南这一路流贼与以往的流贼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