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八章 挤兑风潮(一) (第1/2页)
北山公园是兴阳城区的第一家公园。距今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了。 虽说处于老城区,显得有些破落。但是,由于老城区的人口仍然很多,所以,公园还是很热闹。尤其是每天早晨,都有许多晨练的人,到此聚集。 人流大了,在公园外面的街道上,就自发地形成了一个早市。那些来晨练的老年人们,锻炼完毕,就会顺便买些蔬菜啊,日用品什么的带回去,锻炼购物两不误,算是一举两得。 早市上,不仅有卖菜的,还有算卦的。 老于是兴阳的老人儿了,年轻时摔断了腿,于是就拜了个师父,学习了一手算命功夫,以此维持生计。 不过,他的水平实在有限,除了他师父当年教给他的那些口诀,其他的,什么也不会。 所以,尽管他算了几十年命,水平还是当初那个水平。 老于最羡慕的,就是城北住别墅的圣岳。人家那才叫易学大师呢。但是,羡慕归羡慕,老于也知道,自己这水平,跟人家是永远也搭不上界的。于是就安心地在街头摆摊儿。 算命先生虽然是给别人算命的,但是,自己也是要讲运气的。运气好时,顾客多点儿,出手大方点儿。运气差时,一个顾客都没有,即使有了,赏钱也给的很少。 但是,从昨天起,老于转运了。 一个外地来的老先生,要租老于的地方给人算命。 这样的事儿,老于还是第一次见到。他很恼火,觉得这个人太不识相,这不睡明摆着要抢人家的饭碗吗? 老于刚想发火,火就压下去了。 因为他见到了那个老头手里出现了一沓金币。 “租三天,一天1000金币。” 其实一天100金币就不少了。 这是老于的心里话,他当然不会说出来。 “我想跟着先生学学,我在旁边看着,你不忌讳吧。” 老于知道,这一行,都忌讳同行在一边看自己的门道。他只是高兴,顺嘴就一说,根本就没指望对方会同意。 “没关系,你就在旁边看着,顺便可以学几招。” 既然对方这样说,老于可就不客气了,于是就找了个小马扎,坐在一旁。 不到5分钟,老刘就来了。 “老于,怎么不出摊儿了?还是换人了?” “没换人,我师兄来了,替我顶一会儿。” “你还有师兄?” “什么叫还有师兄?这可是我正宗师兄。圣岳老先生的亲传弟子。” 租摊儿的,正是陆烟客。一听老于说话,心里就嘀咕。 我怎么就成了三师弟的弟子了?这个老于,你胡乱吹牛不要紧,却把我们的辈分给弄乱了。 “不对啊,老于,你师父不是米分妆胡同的王瞎子吗,王瞎子什么时候成了圣老先生的同门了?你师兄行吗?别砸了你的招牌。” “老刘,你把那‘吗’字儿去掉了。我师兄比我强多了,要不你试试?不准不要钱。准了随便儿点。” “嘿,老于,叫你这么一说,我还真就得试试。” 说着,老刘就在陆烟客跟前的小马扎上坐下,报上了生辰八字。 一般人算命,都是直接说出生时间。但这个老刘平是就愿意找人算命,大事小情的,都要找人掐算一番。时间长了,自己的八字就记住了。 “你原本是公门众人,50岁之前,没有什么钱。50岁之后,日子才好起来。” 陆烟客说道。 “看来还行,八九不离十。” “从去年开始,你的财运很旺。不过,旺虽然旺,可惜是个刃头财。” “什么是刃头财?” “就是以危险的方式取财。” 阳干的帝旺位,就是羊刃。甲刃在卯,丙刃在午,戊刃在午,庚刃在酉,壬刃在子。 地支是羊刃,同柱上的天干是财星,就叫做刃头财。 陆烟客说老刘以危险的方式取财,其实是一种比较委婉的说法。准确的说法,应该叫以非法的方式取财。从字面上的意义来讲,就是在刀口上挣钱。 凡是命中有刃头财的人,注定会用犯法的方式取财。 “可惜啊,你的好日子就要到头了,这几天,就要破财了,而且是一大笔钱。” “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老刘有些沉不出气了,把小马扎往前挪了一下。 “还不明白吗?” “真的假的?” “你是放高利贷的,这算不算非法之财?你放钱的那个地方,有个‘龙’字,可惜啊,你要的是利息,人家要的却是你的本金。” “不可能的,每个月的利息,都是按时给的。龙田德普是大公司,很有实力的,金老板是大老板。” “你的钱,要不回来了,认命吧。” “怎么可能,你算的不准。” “老刘,你可不能砸我师兄的饭碗啊。怎么不准了?你去年到龙田德普入股的时候,还是找我给你算的呢。每个月领了息钱,你可是都要跟我炫耀一番的。” “言尽于此,福主爱信不信。” 正说着,一个胖子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 “老刘,总算是找到你了。还有心思在这坐着,听说了吗?金老板要跑路了。我们正联络人,打算去把本钱要回来呢,你去不去?” “去去去,这就去。” 老刘站起来,跌跌撞撞地跟着来人走了,连卦钱都不给了。 “老刘,给钱啊。” 老于就要追上去。 “算了,算了,以后再说。” 陆烟客拉住了老于。 “小样,这下要玩儿完了吧?你算得都对,这个老刘,原来是个工商所长,一天到晚,就知道敲诈勒索那些小贩儿。贪了几个钱儿退休了,就把钱放在金志柏那里吃息,每天得意扬扬的,这下报应到了,该!” 闵夫人,是闽兰自己在内心里的叫法。不过,平常的时候,大家都叫她闽姐。即使一些岁数比她大的,也都这么叫。 时间长了,闵兰也就习惯了,并且喜欢上了这个叫法。 愿意很简单,凡是能够叫她闽姐的,都是比较亲近的人,同时,也是能够给她带来好处的人。 当然,闵兰还没有糊涂到就此就认为是自己有本事的人。她清楚地知道,这些人之所以给她各种好处,全是因为自己那个当常务副市长的老公。 他们是冲着老公手里的权力来的。 闵兰正在化妆,闺蜜来了电话。 这个闺蜜,可是个老资格闺蜜了。两人从初中开始,就开始好的跟亲姐妹似的。 闺蜜的老公虽然比常务副市长差点儿,但是也差不了多少。甚至还在某些方面比常务副市长还要强。比如,在钱的方面。 闺蜜的老公是城投集团的董事长兼总经理。那几乎就是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