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六章:有了盼头? (第1/2页)
拾陆:有了盼头? “策问并没有死。”谢勤思看着单手李,“他很可能被扯入了什么事情中,才教余家忙不迭地要与张家撇清关系。” “这就是余家要找个借口解除婚约的理由?”单手李很是气愤,“奶奶个腿,他们找理由也不用咒军爷吧!谁他妈死了!” “他们很可能并不知道策问的具体情形,”谢勤思道,“或者说,他们只是以为他死了,当然,这一切还要建立在策问惹上的祸端之上。” “那司令那边怎么样了啊!有军爷消息没有!余家的事儿他知道吗!” “师父,”谢勤思摊手,“若是有了策问的消息,我今日也不会来苏州了。”他顿了顿,又道,“张司令早因北伐的事情焦头烂额,哪里有暇顾及余家要起什么事。” “这仗也不知什么时候才是个尽头!”单手李脸色很不好看,“真他妈烦人!” “师父不必烦忧,”谢勤思道,“策问的本事你我不是不知,况又有司令照拂,定可全身而退。” “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有个他的信儿,倒教臭小子巴巴地盼着!” 谢勤思挑眉,“那小孩儿如此重情?” “那可不重情!臭小子就跟离不开军爷一样,愁人!” 俊美的脸上漾开笑意,“师父放心,策问会回来的,也请那小孩儿不必忧劳。勤思这就走了,师父保重。” 单手李摆着手,“走罢走罢!休要耽搁了你的事。” “这些学生应该不会闹太久,”谢勤思凤眸中皆是冷静,“师父勿要同他们计较。” “行了!知道,那我几十岁的人,还能同十几岁的人计较啊!” 谢勤思微点头,一抬步,修长身影出了堂去,消失在曲院回廊中。 单手李忽地重重叹了口气。 张承山在外,他不知情形,忧劳自不会少,苏州在旁,执著着张承山的归期,倒真教他为难了。 想实话说吧,怕苏州承受不住,想瞒着吧,这么一直下去也不是办法。 单手李是深刻体会到了甚么叫做内忧外患。 不过眼下,除了等待,除了暂行隐瞒,又有甚么办法? 这等待归等待,可过了白露过了霜降,张承山却继续没有消息。 这边单手李都成了热锅上的蚂蚁,那边张天俞倒是不急不躁。 不过他单手李也只能将焦躁吞进肚子里,自己憋屈不说,每日还要提心吊胆苏州会突然问一句:张承山怎么还不回来。 单手李的日子很难过。 大雪过后,很快又到了小寒,终于憋不住的单手李才想办法联系上了张天俞,询问张承山下落。 张天俞不待他将司令喊完,便道,“这样都能联系上?” 单手李黑着脸,“想听司令的声音真是难。” “这么说吧,”张天俞的声音显得很沉稳,“如今各省形势你大概知道吧?” 单手李在这边明显一愣,“总的来说就是比去年闹得少了!” “策儿是宁汉分裂之后便与我们失去了联系,十六年七月之后又与上海那边儿的黑道扯上了关系,故而你们才能听到那些他出事的消息。”张天俞道,“如今宁汉早已合流,上海那边也暂时将风波压了下去,各省形势相比以前稳定了许多,剩下的军阀只不过是强弩之末,所以无可担心。” 单手李表示军爷都没个信儿了您心里还只有各省形式什么军阀的!那军爷不是您亲儿子吗!得了,约摸是捡来的! 对此,张天俞的解释合情合理,既然二次北伐都继续了下去,想来策儿也不会有甚么大碍。 单手李想不明白二次北伐跟他们军爷有甚么关系。 张天俞的回答简单粗暴:用手指想都知道策儿是因为北伐出的事,北伐停滞,策儿亦音讯全无,而今北伐再起,你还怕他一直没个信儿? 我怕啊!单手李狠狠腹诽,正想再问些什么,高冷的司令早已挂了电话。 抱着话筒的单手李头一次有了绝望的感觉。 不过苏州倒是没有那么频繁地询问张承山的归期了,对此单手李很疑惑,不过总算松了一口气。 苏州很明确地对单手李表示:我就算问你,你也不知道。 也是,单手李用“打仗的事儿没个准”搪塞孩子,从十六年搪塞到了十七年,这一年时间,孩子早对单手李绝了望。 既然问归未有期,还不如不再询问。 起码不要抱太多希冀,如此便会少一些失落。 他逐渐学会了情不外露。 至少,在那一段时间,他是情不外露的。 很多年后,他这样想。 三月草长莺飞,苏州城又刮起了春风。 出征的许多人陆续回了乡,虽战事犹然未休,可大家心里头好像都笃定了这场仗一定会赢,苏州城的气氛比起十五年十六年,已轻松了许多。 单手李对战事消息早已麻木,唯有在他们军爷的事儿上,甚是急躁,此番又得知了张天俞已经回到江城的消息,立即赶了过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