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二八章 狼烟四起(恳求月票) (第1/3页)
第二二八章狼烟四起 嘉德殿是汉帝与群臣商议朝政的地方,换句通俗点的说法,就是所谓的金銮宝殿。 不过自汉帝刘宏驾崩之后,嘉德殿已经有一年多没有开启。 早先何进辅政时,基本上是在大将军府内把事情商议决断,而后在嘉德殿走个过场。到了董卓,更简单了,所有事情全部在大宅门,也就是现在的太师府内决断,连那个过场也不走。原因嘛,非常简单。当初何进上面还有个太后垂帘听政。 而现在,汉帝刘协几乎没有靠山,年纪又小,能做什么? 在这一点上,董卓做的没有何进灵活,不过却也符合了他那武人天生的直爽性情。 突然到嘉德殿议事? 对于韩馥等人的举动,董俷也很清楚。 不过李儒早已经商定了对策,故而也不是非常着急。 如今突然上朝议事,只怕是李儒的计划,也将要开始了吧。虽然一直避免着那所谓的历史重现。可是当历史真的重现时,董俷发现自己非但没有失望,反而很兴奋。 十八路诸侯吗? 董俷心中冷笑,终于要拉开大幕了! 吩咐武安国回家告诉蔡琰一声,他带着王戎就径直来到了南宫。身为光禄勋,南宫守将皆属董俷麾下。今日当值的武将,是吕布手下的高顺。进入南宫的时候,董俷忍不住停下脚步,上上下下的看了一眼这个平素里沉默寡言,几乎不说话的名将。 高顺也看着董俷,微微躬身,再也没有举动。 “此人,狂妄!” 王戎忍不住轻声说道。 董俷朝嘉德殿走去,听到王戎的话,却笑了,“高顺虽然狂妄,的确有狂妄的资本。” 其实,董俷也动过心思,拉拢一下高顺。 但结果…… 呵呵,麴义说,雒阳城内在治军方面能与他比肩的人,唯有高顺一个。 麴义也是个很狂妄的人,也许狂妄的人,总是有着不同于常人的自尊心吧。 所以,董俷并不介意。 王戎在青琐门外停下脚步。因为那青琐门后,就是皇城重地,绝不是普通人可以进去。 王戎身为董俷的护军统领,地位很高。 但是董俷平时做事却非常主意,不肯轻易的就预约的规矩。所以,只董俷带着两头雪鬼进了青琐门,直奔嘉德殿。 大殿之上,鸦雀无声。 待董俷进入之后,朝廷的官员都已经聚集完整。 汉帝刘协,坐在龙椅上,怯生生的向四处张望。这殿堂上,竟然无一人是他亲信。 密谋鸠杀刘辨,换来的结果是,长乐宫的侍卫全部更换了一遍。 八十多个小黄门,都是当年董皇后给刘辨留下的小黄门,被董卓杀了一个干干净净。 如今,许久没有登上朝堂的刘协,突然得到消息说是要上朝,不免心中忐忑。 董俷上殿,诸多大臣向董俷行礼…… 董卓见人都已经来齐了,笑着说:“诸位大人,今日请诸位商议朝政,所要谈论的就是那关东诸侯谋逆兴兵……李儒,把反贼的矫诏诵读一遍,让大家听一听。” 李儒站出来,高声诵读榜文。 刘协别看年纪小,可是文辞方面的造诣并不差。 董太后对这方面的管教非常严格,故而那榜文虽然用词生涩,可刘协却听懂了。 脸色越来越苍白,小手紧握成了拳头。 原来,这天下人并不认为我是正统,他们兴兵要杀董卓,可董卓死了,我该怎么办? 刘辨向董卓看去,却见董卓,也看着他,脸上有一种很奇怪的笑容。 小子,听我的,你就能稳稳的做皇上。如果再耍花招的话,只怕你这皇位就不稳了。 “徐州刺史陶谦、渔阳太守公孙瓒、奋武将军曹cao、豫州刺史孔伷、金城太守张邈、行北地太守马腾、陈留太守张扬、北海太守孔融……共二十二路诸侯,与酸枣会盟……立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纠合义兵,并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协力,护我汉室皇统,兴我大汉社稷,以致臣节,必无二志……主盟者广陵功曹臧洪。” 董俷刚开始听着,还觉得心惊rou跳。 历史上的十八路诸侯,怎么如今却变成了二十二路诸侯? 马腾?何时成了北地郡太守?张邈……这名字有点耳熟,可是却想不起此人的来历。 至于其他人,董俷已经记不清楚是否和演义中的吻合。 但大致上而言,还算是熟悉。倒是扬州刺史秦颉,居然没有出兵?难道他赞同董卓? 不过听到最后,特别是那主盟者的官位,却让董俷忍不住放声大笑。 不是刺史就是将军的一个同盟,却让一个小小的广陵郡功曹站出来主盟?董俷露出一丝冷笑:可想而知,这同盟之不牢固,怕也是和历史上的那个同盟差不多。 “扬州刺史为何没有响应?” 董俷突然问道。 满朝文武,都用奇怪的目光看着他。听到那些同盟者,这些朝臣都吓的不轻。怎么这一位非但不害怕,还觉得人少了不成? 李儒知道董俷和秦颉的关系,当下一笑,“轵侯有所不知,年初时秦刺史剿灭震泽盗匪彭式,就一直卧病不起。想必这一次,秦刺史也是因病,才没有出现吧。” 董俷扫了朝堂上的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