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孤家寡人 (第2/2页)
着他,他是想听听宇文述的意见,宇文述心中一慌,这件事他还没有考虑好,他心念急转,便小心翼翼问道:陛下,不知杨元庆是什么态度 他用杨元庆挡一下,给自己争取一点时间,杨广缓缓道:两个月前,朕就问过他,他建议朕不用急于做出决定,多观察各个势力的动向,可朕观察了两个月,却没有发现任何异动,让朕有些失望,朕就想问问你的意见。 宇文述心中一阵嫉恨,他居然比杨元庆晚了两个月,就在这时,他脑海里灵光一闪,他想到了一个对策,一个对自己极为有利的对策。 陛下,杨总管的建议其实并没有错,只是他毕竟年轻,一些细节上没有考虑好。 杨广转过身,饶有兴致地注视着他,你具体说说 宇文述此时最渴望的事情,就是天下大luàn,他才能就中取事,他心中比谁都清楚,现在大隋的政局不能稳定,一旦政局稳定下来,他天下大luàn的希望就会落空。 不知陛下想过没有,为什么关陇贵族没有异动臣以为,根本原因是圣上坐镇京城的缘故,使他们不敢妄动,假如陛下离开京城,臣相信,所有的鼠蛇之辈都会蠢蠢yu动。 说下去杨广目光变得明亮锐利,宇文述完全说到了他的心坎上。 陛下,臣也劝陛下发动第二次辽东战役,但臣的意思是陛下引而不打,这其实只是一个引蛇出dong之计,只要关陇贵族出现异动,陛下便可及时回京镇压。 杨广的瞳孔缩成一线,闪烁着一种难以掩饰的赞赏,引而不打,这是一种高明之极的策略。
杨广背着手在房间内来回踱步,他早就想发动第二次高丽之战,虽然杨元庆劝他先观察再决定,但那不是他举棋不定的原因,真是的原因是他第一次战役并没有达到目的,他对自己的方案有点动摇了,而宇文述的方案却给他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使他看到了另一种更好的办法,引而不打,you敌之计,这无疑是最佳的策略。 当然,他还需要再考虑考虑,把这个计划考虑周详。 宇文述察言观sè,知道不用再说下去了,只要确立了方向,杨广就会顺着这个方向走下去,一切都会顺理成章地发生。 臣不打扰陛下,告辞 去吧 宇文述行一礼,慢慢退下去,当他走出mén之时,他心中还是忍不住一叹,他已经发现了杨广最大的弱点,那就是轻民,他至今都没有把各地蜂拥而起的luàn民贼寇放在心上,说到底,还是杨家的江山到手太容易了。 半个时辰后,兵部shi郎斛斯政走进了御书房,斛斯政也是北魏贵族之后,他祖父斛斯椿在北魏分裂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正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dong,斛斯椿当年是个反复投降的jiān佞之臣,到了他孙子这一辈,斛斯政也同样逃不脱一个佞字。 斛斯政也是察言观sè的高手,他迎合圣意,在高丽备战中,斛斯政调动全国之兵不遗余力,深得杨广赞赏,也得到了杨广的信赖,委予他大权。 斛斯政和杨玄感关系极好,杨玄感之所以能三次扩大郡兵,三次被批准,根本原因就是斛斯政的支持,可以说,斛斯政就是杨玄感安chā在朝廷的重要耳目。 臣斛斯政参见陛下 杨广沉y一下问道:朕想知道,现在大隋的兵力还有多少 斛斯政连忙道:回禀陛下,高丽之战后,各地府兵还有五十万,南方府兵二十五万,还有陛下禁军三十万,其他各地郡兵二十余万,边军也有二十万,加起来大约一百四五十万左右。 杨广心中盘算片刻,又问:如果朕要再打高丽,还能动用多少军队 斛斯政吓了一跳,圣上竟然还要再打高丽,他脸上不敢流lu惊讶,便道:边军和郡兵,陛下准备动用吗 杨广摇摇头,边军和南方之兵,朕都不打算动用。 陛下,这样的话,只有郡兵二十余万府兵五十万和陛下禁军三十万,共计百万军队可用,但是 但是什么杨广有些不悦问道。 但是臣听说各地府兵有逃亡,可能已经不足五十万,臣正责令各军府统计数据。 杨广脸一沉,这是他绝对不想听到的消息,到底逃亡了多少 斛斯政擦了擦额头上的汗道:臣正在统计,五天后给陛下答复。 五天时间太长,三天后朕就要知道结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