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国风云录_第三卷 一剑封喉 第六十八章 西线战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卷 一剑封喉 第六十八章 西线战事 (第1/2页)

    行军参谋原野禀报了通信和搜集情报的方案

    义军目前盘驻的地盘如同辽海边的一道弦月,南北长约六七百里,路途不好走,为了便于传递消息,行军参谋原野建议增加驿站过去辽人所建的驿站五十里一个,原野打算改为二十五里一个,这样传递消息的度会快

    接着便是斥候军的事这个军直接隶属于总帅府,人数虽少,但级别很高军帅是诸夏,副帅是刘志成

    按照原野的方案,斥候军分两部分,一部分在外,到辽金两国探查消息,一部分在内,监控各军将和府署

    这可不是军中的斥候了,军中的斥候是战时探查军情,而这支斥候军的职责完全改掉了

    斥候军已经先期建立了,诸夏负责对外,刘志成负责对内到辽金两国打探消息的斥候早就出发了

    行军司马柴云禀报整军方案

    虎烈军目前有五个军,十五个将,三万七千五百人不再增军将

    虎烈军主帅毛军,副帅铁鹰

    怨军整体改编,下辖六个将,一万五千人锦州大战,怨军损失太大,连倒戈带逃跑的,整整损失了一半

    怨军主帅董小丑,副帅胡家勇

    黑山军改编,再增两个将,一万人锦州大战中的俘虏基本上都给黑山军了

    黑山军主帅董仲孙,副帅高浩

    武勇军改编,两个将,五千人张关羽的军队只有三千多人,但总帅府给了他两个将的编制,不足兵力由一些州县的地方军补充

    武勇军主帅张关羽,副帅刘义真

    阎王军、神龙军、雷霆军、云朔军保持现有两个将的编制,不再增兵力

    云海军本来由侯概的云队和吴撞天的海队组成整编地时候李虎曾征求过两人的意见,打算帮助侯概重建飞云军侯概当然想了,但他又不愿意放弃云队和还有那些被困的渤海军兄弟,所以他拒婉言谢绝了李虎的好意,希望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再建飞云军

    云海军两个将,五千人不足部分由侯概和吴撞天自己想办法,毕竟是水军,士卒要熟知水性,一般人也干不了

    各军老营合并

    老营主帅罗思南,副帅洪

    义军总共九个军三十七个将,总兵力九万两千五百人加上总帅府的铁卫营,老营的护卫军,总兵力接近十万之众

    接下来柴云提出了整训和攻防之策义军所处的这个弦月地形,易守难攻,北有大小灵河,南有榆关,西有黑山和松岭东面是大海,只要守住弦月两翼,则辽西走廊稳若磐石

    锦州就处在弦月的中心位置

    以锦州为中心,义军的防御分南北两翼

    北翼从宜州开始虎烈第三军屯戍宜州,做为第一道防御黑山军屯戍海北州、趣义州,做为第二道防御虎烈第五军屯驻锦州,做为第三道防御

    南翼从榆关开始虎烈第四军屯驻榆关,怨军屯驻润州

    其余各军则集中驻扎于锦州义军大营,以便南北呼应云海军驻扎于桃花岛路,义军要想生存,要想发展壮大,必须打出去,要积极进攻要以攻代守

    以攻代守是未来一段时间义军主要地防御策略

    义军的攻击目标有两个,南京道和中京道

    南下打幽燕是义军的终极目标,以义军目前所处的位置来说若想进入南京道,首先要攻占平州路,但南京道是辽国京畿,屯驻重兵,从榆关一个突破口进攻,难度太大,所以必须开辟第二个战场,也就是中京道,打中京打中京的目的是诱敌是把辽军主力吸引到中京一带继而为义军主力杀进幽燕创造机会

    从这个目的出发,义军近期攻击目标是黑山西北麓的安德州和潭州

    攻克了安德州和潭州义军不但可以拓宽生存空间,可以兵逼进大灵河,威胁利州、建州、兴中府和川州一线兴中府和建州是中京东南路地最后一道屏障,义军假若能突破这道屏障,随即可以威胁中京

    “锦州大战后,中京道的辽军实力骤减,由攻转守,目前只能死守兴中府和中京,所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