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国风云录_第二十八章 萧后的真正目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八章 萧后的真正目的 (第2/2页)

在你投宋之后没有说任何话,她继续保持盟约,目的就在如此使相是大宋地藩镇,某种程度上象一个藩属,而大辽议和大宋后也是藩属地位,两个藩属分别占据幽燕和云朔,牢牢控制着大宋的北大门,而大宋为了确保北疆安全,最后的办法不是攻击,因为攻击就是内乱,会给北虏以可乘之机,所以它也只能暂时承认这个事实,等到机会合适的时候再把燕云拿回来”

    “使相、萧后和大宋联手,足以抵御气势汹汹的女真人,尤其在目前形势下,此策对三方都有利,有百利而无一害”

    李虎和董小丑、罗青汉等人连连点头,同意宇文虚中的说法,对他敬佩不已这个人虽然很执着,但这个执着挽救了义军现在李虎的心情轻松多了,眼前也不是一片漆黑了,宇文虚中在最危急的时刻终于帮助义军找到了解决危机之策

    “我们现在怎么做?”李虎问道

    “辽宋能否议和,现在只能指望使相了”宇文虚中说道,“萧后对这一点看得非常清楚,所以她才派人主动向你求援”

    李虎没有听懂指望我?我能干什么?我现在自保尚嫌不足,哪有能力做其它的事?

    “大宋撕毁了百年盟约大宋打破了百年地和平局面,但偏偏大宋又在战场上打败了,如果此刻议和,官家和朝堂上的那帮主战派颜面何存?一旦议和,主战派首先就要遭到打击,主和派的大臣们会乘着这个机会攻击他们把他们赶出朝堂,朝堂会陷入混乱”宇文虚中叹了口气

    当初官家如果听从劝谏,联辽遏金,又怎么会出现今日之局面?官家的愿望不应该受到指责,官家的北伐大计也是正确地,错就错在时机不合适如果联辽遏金,把北方一分为二,大宋难道还没有机会夺回燕云?但是联金灭辽,无异于驱虎吞狼这就错了,事实证明也是错的这段历史将来应该怎么写?策略是对的,但选择的时机和执行地人都是错的历史会记载这段错误,并把责任推到官家和主战派大臣们地头上

    “官家不愿承担失败的责任,主战派大臣们不愿失去手上的权柄,所以,他们想议和,但又不能议和”

    “这时候需要一个人出面,由这个人给官家和主战派大臣们一个台阶下,由这个人出面斡旋主持宋辽议和大宋虽然在战场上打败了,但北伐策略却成功实现打败仗不一定就代表策略也失败了,于是,宋辽议和必然成功”宇文虚中手指李虎,“这个人就是使相你”

    李虎等人恍然大悟高,实在是高,幽燕局势在宇文虚中的一番筹划下,已经看到和平的曙光了虎问道

    “使相出面斡旋,作用就是给大宋保留颜面现在无论是汴京还是燕京,都急需结盟共抗金国,所以宋辽议和肯定成功,而使相因为这次斡旋,等于把燕云连为了一体,使相可以以燕云安全来要挟汴京,让汴京给你以军队和物资上的援助,继而在代北战场上取得决定性胜利”

    李虎微笑点头宇文虚中的确了不起,绕了老大一个圈最后还是绕回来了

    以联辽抗金为基础确保幽燕安全然后大宋就可以从云朔北上征伐,把代北拿到手代北拿到手了向西可以和陕西夹击党项人,向东可以和契丹人夹击金国,假以时日,大宋有可能实现中外一统,重建汉唐疆域,再建汉唐辉煌

    好计,绝对是好计啊,此刻联辽抗金,策略上高瞻远瞩,大宋是真正地赢家

    李虎忽然有一种怀疑,大宋北伐失败,失败得莫名其妙,失败得不可思议,这是不是一场阴谋?是不是汴京主和派设下地一个圈套,最后逼着官家接受联辽抗金之策,继而主和派得以上位,攫取大权?

    “这是不是一场阴谋?”李虎忍不住问道,“童贯打败了,汴京地北伐策略是不是因此而发生改变?”

    宇文虚中摇摇头,“这不是阴谋,而是我们早就预见到地结果,汴京的主和派大臣早就做好了准备,不出意外地话,汴京此刻已经乱成了一团,议和的呼声肯定非常高涨,这时候如果使相再以云朔的安危来要挟官家,要求朝廷议和大辽,那么此事就成了”

    “但是,北伐策略是不是因此而改变,不是一个议和就能解决的问题”宇文虚中说道,“北伐策略若想改变,朝堂上必须有一番血战,主和派必须把主战派大臣全部赶出朝堂,否则策略很难改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