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国风云录_第六十章 拦路打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章 拦路打劫 (第1/2页)

    折可求考虑良久,决定还是按照自己的部署来,不能给李虎牵着鼻子走,那就被动了

    “我有个meimei,她很仰慕虎王,对虎王那近似神话般的传说非常痴迷”折可求突然转移话题了,把自己的meimei夸得就象一朵花

    原野心领神会,问道:“可曾许配人家?”

    折可求也不隐瞒,把高家后人战死朔方的事说了一下,“我meimei和他青梅竹马,对他有感情,忘不掉他,至今不愿出嫁,所以现在还赖在家里吃闲饭”

    “重感情,这很好,很好”原野笑道,“不知道我能不能给汉王做个媒人……”

    折可求佯装为难,“这个……我要回家问过母亲才能给你答复”

    原野笑容满面,心里却加不安了折家主动联姻,而且在对李虎非常忌惮担心他可能成为大宋仇敌的情况下,依旧提出联姻,这说明折家遇到了大麻烦,而不是折可求在书信里说到的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以折家在大宋的地位,会碰到什么困难的事,非要以联姻的方式来建立信任呢?

    接下来的商谈又让原野吃了一惊

    李虎自以为是,认为折家不会狮子大开口,哪知折家偏偏就是狮子大开口

    折家的收入来源主要靠租税、俸禄、朝廷赏赐、义庄别业收入、边界回易收入和战争掳掠

    府州是个穷地方,北部适宜畜牧,南部丘陵,仅有河流两岸可作耕地,人口极少,直到神宗熙宁四年,大宋修筑罗兀城,打通了麟府州与延州的道路,人口才逐渐多了起来如今汉人几千户,蕃人一万多帐,租税收入比较低

    折家不仅有戍疆之责还要把人养活开销很大在折继祖年代折家已经十分窘迫嘉元年公元1056年他无钱改葬父亲不得不向朝廷提前支取月俸现在情况虽然好转了但西北本身就是个穷地方丰府麟三州又处在交战区经济状况和中原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而折家地财富也是非常有限

    山后是个好地方尤其是大同从北魏拓跋氏建都以来就是北方富庶地区在契丹人两百年地经营下已经成为辽国主要财赋收入地区李虎占据了这么个好地方转眼就成了级大富豪折家如果不乘着这个机狮子大开口那真是看不起李虎了

    折可求为了取信于李虎特意把府州地财赋收入和折家地经济状况做了说明原野听完之后当即信了九分就算折可求有些夸大但以府州所处地位置和频繁地战争折家能维持目前这个样子已经难能可贵了由此原野觉得大宋对折家太薄了折家和西北将门用生命和鲜血牢牢支撑了西北疆域但大宋给了他们什么?

    原野在黄龙府和龙化节度司都待过他知道在大辽国像折家这样地家族哪一个不是大富豪?现在看看折家由折家再推测西北将门原野这个辽东人都觉得心里阵阵酸楚武人在大宋没有地位这个天下皆知但武人在大宋如此富裕地王朝里竟然还是穷人这让原野难以接受

    不难想像大宋武人地心态流血流汗拼死拼活功劳都是文人统帅地赏赐也是这些统兵官地即使这样他们还要克扣军饷拼命榨取士卒们地血汗捞饱了拍拍屁股走了而这些将门世家和西北将士们则要一代代地战斗一代代地守护疆土一代代地给皇帝宰执名臣们创造辉煌战绩一代代地给大宋地文臣们敲骨吸髓这种暗无天日地日子要到哪一天才是个头?

    大宋以文制武文人制定国策文人是最大地利益团体在这种情况下武人不要说参予决策了就连话语权都微乎其微由此可以想象武人地生存状况完全就是靠文人施舍几口饭吃吃而已由此也可以想象这两之间地矛盾西北是个战争区贫穷区这种矛盾可以掩盖但到了中原到了河北这些富庶地区矛盾就无法掩盖了和平时期武人无用武之地只有忍气吞声任由文人猖狂但一旦打仗了要用武人了那后果就出来了将士们怨气滔天不但没有士气恐怕连造反地心都有

    折可求地条件让原野很为难,这完全出了虎烈府可以接受的范围

    折家要求虎烈府允许折家在大同开设义庄别业,这个是可以的,你在大同开酒楼、置田产,你赚钱,我也赚钱,但问题是,折家认为大同和山后九州都是李虎抢来的,财富都是便宜来的,那么你干脆给我一些算了,就算是对北上援军的赏赐和阵亡将士的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