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琥珀 (第3/3页)
那么这一卦揭过后,是不是到了比卦?”严荣问道。 “是,经过这样的大开发,太平州的潜力几乎全部被挖了出来,税务会逐年增加,百姓繁衍起来,人均收入又在下降。于是又成了外有隐伏、盗,内有为众、为吝啬之势,必须齐心协力,不然太平州百姓反而有了灾难。但必须我们在太平州将师这一卦翻将成功,否则换一个知州过来,出台一个新的州策,这一卦就彻底消失了,也没有下面的比卦。”
“是很有理唉,”严荣惊喜地叫道,又说:“那么能不能用易解释所有问题?” “易只有六十四卦,虽然很实用,但还不能完全解释所有的问题。但大多数问题,若有足够的智慧,就可以用易来解释了,例如我朝,你们再想一想是什么?” “晋。”王安石又道。 宋朝对内实施文治,恰似为母,为文,外面遭受契丹欺侮,为戈兵,所以为离,上离下坤,正好是晋卦。 “你认为我朝有晋这样平安的卦象?” “那是……” “国与国之间只是利用的关系,时友时敌,别当真,当真了,那是对不起咱们的祖宗智慧。不仅没有永久的朋友,兵戈之事也时常发生,若准备以和为贵,学墨家,甚至自己国家老百姓没有吃好,去养白眼狼,孟子那句话是怎么说的?” “什么叫白眼狼?” “忘恩负义之辈。” “那叫无父,禽兽也。”四个少年答完,全部嘻嘻笑了。 “恐怕连禽兽都不如。”这个话题郑朗不想再谈下去,对内为王,对外为圣,从宋朝就渐渐开始,很沉痛的一个话题。又问道:“你们再想一想?” “是比。” “正是,内里文治,外面却有一群凶狠的强盗,也是我朝的心病,还是下首的野蛮人凌居其上,正是比卦。所以同心齐力,危机不大,一旦内部分裂,国家就凶险了。” 这样说,易经太神奇了。 没有那么神奇,但易经的朴素唯物论观,有很多地方极有参考价值,至于当作卜卦算命的来用,那还有什么好说的,比如火药成了鞭炮,指南针成了测量风水宝地的罗盘,同样是让人感到沉重的话题。 到了芜、湖县城,郑朗进了一个作坊,很大的一个作坊,又是让郑朗哭笑不得的事,原来想将它挪到城外,节约成本,可考虑到城的将来,还是将它扎在城中,仓库,作坊,一共圈了一百多亩地,全是花了三十多缗钱一亩买下来的。现在没有派上用场,可一个角落里戒备森严。 丝织技术放开,这项技术郑朗不打算放。 灾民要安置,只好用巧法,偏师,但师卦第四爻又说,偏师按照兵法出之,无咎,自己所做的一切,并没有按照兵法出之,那么有没有咎呢? 别人那么多的钱,也要看到回报。 也要很厚的回报给予朝廷,多少堵住一些大臣的嘴巴。 所以必须封锁。 也是被逼无奈,本来不需要这么做的,包括这个大作坊,也不想设,因为灾民,不得不设,设定严密的计划,全部推倒了重来,是什么样的滋味? 这才来到码头上。 运来大量四、明良蔗,气候相近,因此选这个品种移载。 很多的,一船又一船。 抬到大作坊里。 随后几天,又雇人挖了深坑,将甘蔗放在坑中育苗。一共是四千亩苗地,将当地人吓坏了。 苗地四千亩,到了大田会有多少? 而且新的问题上来,制糖霜,别看州库里有钱,但那点钱不够周转,制砂糖利薄,一下子这么多,必然影响价格,利更薄,不大值,或者卖糖浆,那更不可能。 看不懂,不过由于郑朗表现的神奇太多了,想不通,也没有人质疑。 …… 圩渐渐快要圈好。 王昭明又来到太平州,找到郑朗,抱怨道:“早知道如此,某不当回京。” 其实是喜的,这样跑叫宣旨,差旨,是恩宠。若留在太平州不让他回去,那叫外放,外贬,性质截然不同。 郑朗呆在圈堤上,条件很简陋,可茶具还是有的,让江杏儿沏上茶,道:“王内侍,这一趟前来何事?” “恭喜郑知州,陛下有旨,让你官奉原职,并且迁你为龙图阁直学士。” 江杏儿大喜,那可是直学士!整个宋朝类似或超过这个馆阁职务的官员不会有几十人。 可郑朗忽然色变,道:“你请转告陛下,臣不会受之!” “为何?” “陛下漠视人命,其错一也。为平衡,贿赂臣子,其错二也。我与陛下多次交谈,陛下应知臣不是这样的人,却用官职贿赂臣,其错三也。难道陛下嫌这段时间太过清静,想让臣也学学一些言臣,来一份份上奏批评陛下吗?” 赵祯,不要弄错了,你若做得太过火,石介等人能抽你,俺也能抽你! ps:因读者要求,顺便说一下,赵元俨小婢因争风吃醋,在宫中放火,将崇文馆里许多珍贵藏书,字图一起烧掉。高滔滔就是高太后,宋英宗想纳第二妃,央请曹太后,赵祯与曹太后亲自说情,高滔滔坚决不同意。宋神宗变法时,高滔滔是最大反对者,直接将孙子宋哲宗关起来,神宗刚死,与司马光合伙将宋人用无数将士鲜血打下来的几座重要城池送给西夏人。又将蔡确流放岭南而死,开了先河。于是哲宗上台后,新党报复,更cao蛋的向太后加辈报复新党。最后能生存的全是蔡京之流心狠手辣之辈。宋朝完了。没有金人入侵,也完了。这就是史书上称赞的女中尧舜高太后真相。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