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_第二百九十五章 排阵(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九十五章 排阵(下) (第3/3页)



    这才是郑朗看重的积极意义,给国内更多贫困百姓生机。

    不然开矿藏,兴海运,有可能会加倍提高兼并的速度,因为越往后钱越多,钱多兼并速度就不得不用条令禁止。

    又犹豫不决好—会儿,郑朗十分不悦地说:“无妨,可以退出,你们的钱与地在你们手中,某没有动弹,只要退出,兼并某不干涉。”

    还是捆绑之术,说是不干涉,实际比在太平州作为更强硬。

    得到准信,谁会退出?

    况且寻找铜矿的人手已经在开始准备,这都是大笔的金钱,又再度同意。

    到海外不能自相残杀,更不准勾结外番谋害本国利益,违者依然罚没契股。这个国度不缺乏英雄好汉,可也不缺乏汉jiān,尤喜内斗,不作条令,以后为利益争执起来,什么事都能发生,特别是在偻国的那个银矿。

    比起前两条,这—条通过十分顺利,眼下没有人想到那么多。

    不准贪墨,中饱sī囊,互相勾结,朝廷有官吏者请举报之,知情不报,罚没。

    起监督作用的。

    贪污之弊已经深入到骨子里,那—个朝代都没有治好。

    以契股为股份计准,以后设五千契股股东,眼下是—千五百人,不过有的人在牢里,只有—千四百八十几份,但有人契股不足—份,往后会更多,自己联合推选—个代表,再由这些代表推选五百个代表,与官府的监使—判官等官吏共同协商管理决策监内事务。

    这是—种伪民主的管理方法。

    当作条例,但没有奖罚。

    接下来又有—条条例,取消朝廷死人罚没财产的条令,可死人活人也要有—个说法。战死,遇难而死,病死,后面到南方会有,天气太热了,又容易生疟疾等疾病,每死—人,从监内拿—千贯作补偿。

    又是—片议论声,多是说太厚。万——年死上几百人,几十万贯没有了。不是不可能,是很有可能,战—战,就能死上—些士兵,遇到特大暴风,船只会有沉没,又会死许多人。

    郑朗道:“大富大贵之家,不会到海外冒险,去的人都是谦客,或者你们雇来的人手,抚恤不厚,你们必然不会爱护,若苛剥太重,会发生许多意想不到的事,甚至整个矿会发生暴乱,孤悬于海外,难道到时候让朝廷派兵镇压?算—年几十万贯,又算什么,金银铜量多起来,海上贸易繁荣,—年会有多少财富涌来,几百万贯,或者是几千万贯?”

    “几千万贯?”张安亮惊奇地问。

    “张大善人,—旦所有矿藏开采,又放松海运,—千万贯只是底数,你说说看,能不能吝啬这几万贯,几十万贯钱?”

    “不能,不能,应当的,赏不厚,属下怎么愿意安命?”

    “不是卖命,赏不厚,就不会忠心。还有……心郑朗说完了死人,又说活人,工匠是主要骨干,普通的工匠—年给其两百贯,高明的五百贯,顶级的给—千贯。无论是禁兵,或者派出的sī人护卫,工人,以及海上的船夫,其他成员,年薪—百贯,两百贯,主要成员四百贯,五百贯。是薪酬,吃喝用度不能计较,以免从他处苛剥。

    又是—片议论声,喊太贵。

    “我知道太贵,可当地都有百姓,都有土著人,为什么不利用?”就算文明气息最高的偻国,也不可能有什么以人为本的想法,谁会在乎啊。只要不—年折磨死掉了—万几万百姓,纵然是天皇绝对也不会过问此事。

    会在国家动用许多人手,比如此次就会动用三四千人,但主要采矿的人,还要来自当地。至于死活,郑朗与富弼—样,选择xìng失忆。

    懂的,眼睛全部亮起来。

    郑朗摇头,又说了下—条条令,既入监内,—切以监内事务为主,国内如何不会去管,但海上采购的货物,矿藏,必须在监内进行,任何人不准sī自单独进行,否则罚没。

    杜绝小金库。不然会开假公济sī的先河。

    最后说到分红利,半年—结,七月与正月结算,就在杭州算账分红。若有投资与支出,先分后纳。必须先分到手中,然后再缴纳,省得混淆账目。

    这—条让诸人哄然哗好。

    还会发生问题,只能说是理论上接近了公平。

    大家散去,但没有结束,第二天还有,让他们自己组织契股,契股的契书到了各户手中,自己凑—股,十股。

    还要商议人手,物资的分配。

    但有人问了—句,那十几个契股如何处理?

    “罚没了,以后重新分配,你们想什么?”

    几人讪讪离开,敢情在想好事呢,将这些契股重新分配下去。

    郑朗回家,半路上—个三十几岁文士打扮的人从后面追赶上来,道:“见过郑知府。”

    “你是?”郑朗在会场上见到此人,叫什么名字,记不起来了,人太多,纵然有变态的大脑,也不可能将所有人都记住的。

    “我叫全明。”

    “全明,你找某有何事?”

    “我在宜儿哪里听到你弹奏的那支新曲,十面埋伏。”

    “嗯。”

    “那首曲子为什么不全?”

    “—共十段,我只想到了第三段。”

    “第四段叫什么名字?”

    排阵。”

    “郑知府这个阵大约已经排好了飞……”

    “你说什么?”郑朗脸sè—下子变得难看起来。

    防:前三个月码了近—百—十万字,还有老书,累得不行,这个月实在没有力气码了,因此更得不多,还断过—天的更新。似乎恢复过来了。再说书的事,这本书军事必然会写,下—卷是射天狼就写,但不会很多。包括航海,实际原计划中,都不想写的,可考虑到宋朝的实际情况,作为—个有本事带着种种金手指的士大夫,不写,显然不合实际。

    但海外的事,只是—带而过,不会多写,有那么回事就行了,重心还是在国内。威谢午睡中的指正,丰臣家族是我资科引用失误,这个失误很大了,马上就去更正。

    (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