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人走艺绝,人亡歌歇 (第2/2页)
了下,抿着唇轻笑出声。 沈慧欣白了眼王耀“看你那点出息,钱不钱多俗啊。” “不要钱就好。”王耀长出一口气。 “你!”沈慧欣语气一滞“不是不要钱,是要个材料费,或者你自己送补过来,给个手工钱。” “贵吗?”王耀眨了眨眼。 “比外面的要贵一下。”沈慧欣顺口答道,随后羞恼的瞪了眼王耀“沈家嫡传给你做衣服,你能不能不要老提钱,你知道外面有多少人求着我做吗!” “主要是我衣服够穿。”王耀小声嘀咕道。 “衣服怎么会有够穿的事情。”沈慧欣笑眯眯的说道“一年二十四个节气都要换衣服的。” 王耀瞪大眼睛惊恐的看着沈慧欣“原来你这是强制推销。” “你才推销!”沈慧欣气鼓鼓的白了眼王耀“要不要?” “我考虑考虑。”王耀讪笑着拱拱手,转头向着沈老那边走去。 “这个穷酸样!”沈慧欣不悦的撇撇嘴“白长了一副好皮囊了。” “如何”绣娘小声问道。 “好,贼好。”沈慧欣双眼放光,两只小手比划了一下“比例简直了!” “等回去记下来。”绣娘轻笑道。 “衣服很合适你。”沈老见王耀回来,笑着说道。 “衣服真漂亮,沈家手艺果然神乎其技。”王耀赞叹道“沈家传人多吗?” “不多,现在全国能有三十几位,第四代还没有统计,不过在册的只有三十几位。”沈老抿了口茶“怎么了?” “上次穿了您送的衣服,我就对这东西感兴趣了。”王耀笑了笑“我想着,以后的戏服能不能麻烦您帮帮忙。”
“你要置办新行头?”沈老微微挑眉“要自己开班子?” 王耀笑了笑“是有这个意向,而且新戏配新衣,讨个吉利。” “沈家的费用,可不低啊。”沈老笑了笑“早年间梅先生有一件凤袍,就是我们绣的,当时花了几千大洋。” 王耀倒吸一口冷气,吞了吞口水“那换算到现在是多少?” “得个几十万吧。”启功先生笑道。 王耀嘴角抽搐了一下,低头喝茶。 沈老笑了笑“但是也不是每一件都那么贵,我只是给你说一下,咱们家,可能会比外面贵些。” “只要别太贵就行。”王耀笑了笑“我想着这东西经常用,质量太差也不太好。” “过去都是租戏服,只有大角儿才自己置办行头,随所现在工本费便宜了不少,但是这东西终究是个消耗品。”沈老说道。 “我就想着精益求精,得对得起观众的票钱。”王耀笑了笑。 沈老点点头“成,这事儿我应了。” “那就谢谢沈先生了。”王耀大喜,抿了抿唇“另外,先生有没有想过,重建天香阁?” 沈老眉头一挑“天香阁一直都在啊。” “我是说,重出江湖。”王耀笑了笑“老祖宗这么好的手艺,不让更多的人知道,太可惜了。” 沈老笑了笑“孩子,你想的太天真了。” 王耀一怔。 “天香阁一出,着大江南北的所有秀坊都可能出现,倒是一大批投机者,打着名头用机器忽悠人,到时候招牌就烂大街了。”沈老笑了笑。 王耀皱起眉“有这么严重?这招牌可以注册啊现在。” “没用的,注册是注册,维权是维权,维权的代价太大了。”沈老笑了笑“华夏大地,成千上万的百年传承老招牌,都不敢重出江湖,为什么。就是因为一出来,就被利用,现在的商人,真是没什么底线的。” 王耀眨了眨眼“咱们国家不能模仿国外那种奢侈品品牌吗?我看他们的推广力度几乎是全民皆知。” “民族品牌,跟奢侈品牌是两个概念,你得先弄清。”沈老笑了笑“要不然给你扣一个资本主义的帽子,你去哪里哭?” 王耀讪笑着点点头“确实难。” “华夏的好东西不比外国少,但是因为国家刚起步,各种条件都不允许,所以展起来很有难度,为了降低风险,大家都在等。”沈老笑了笑。 启功先生点点头“登高一呼,众山响应。” “可是,总归是有一些,熬不到那个时候吧。”王耀沉吟了片刻,轻声说道。 启功先生和沈老同时神色一怔,沉默不语。 “有。”启功先生轻声道。 “很多。”沈老眯起眼“我的很多老朋友,在过去的十年,都没有熬过冬天,未来可能会有更多,但是这是无能为力的事情,华夏的传承就是这样的,言传身教,薪火相传,人走艺绝,人亡歌歇。” 王耀沉默着点点头,眯起眼陷入沉思中最后轻笑一声“倒是应了那句: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