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土著 (二更求订阅) (第2/2页)
知渐渐清晰。 交流中,白珙桐带着众人迈上了伸入海面,三面环海的岬角,岬角上游人并不多,有一座三面环海的建筑立于其上。 “行了,别跟着我了,想干嘛干嘛去!” 珙桐看见众人四处张望的眼神,不由笑道。 咧开嘴,所有人哄散开,只剩下半夏还跟在身旁。 “走吧,我们也看看。” 珙桐半搂着半夏,轻声道。 “麦格理堡电车厂。” 绕着岬角上唯一的古堡,珙桐念道。 这座建筑非常古老,看上去似乎是一座堡垒,不时能看见一些炮台遗迹。 “这是一座城堡型炮台。” 珙桐肯定道。 “那怎么又成了电车厂?” 半夏有些疑惑。 “谁知道呢,废物利用了吧。” “按照计划,歌剧院建成后这座电车厂也要被拆去。” 站在靠海的边SH风咧咧。 似乎是感觉到怀里的姑娘有些轻颤,珙桐把身上的长袖衬衫脱掉给她披上,自己还剩下件短袖的白色汗衫。 就在这时,眼角余光内一个年迈的身影引起了珙桐的注意。 那个年迈的老人皮肤是黑色的,头发微卷凌乱,身上的衣服亦很破旧。 这老人坐在地上,望向远处的海面,神情悠远,甚至透着丝哀伤。
他的脸上是岁月的痕迹,道道沟壑。 珙桐看着那老人,眉头微皱,联想起了澳大利亚的背景,心里有些猜测。 他在资料上曾看过: 在澳洲曾有数十万名土著,但是在十八世纪后欧洲人大批移民,土著人渐渐沦为奴隶,大部分的土著人失去了肥沃的可生存的土地被赶往不毛之地。更灾难性的是移民带来了大量的疾病,使缺少生活资源的土著人雪上加霜,至二十世纪初期,土著人在澳大利亚的人数大约仅存七万人左右。 哪怕是今日,这些土著人自己也还处于彷徨之中,生活与城市的底层。 失去了土地的土著人流散到全国各地,流向城镇,但又与城市生活、与白人不相融合。 他们土地不可得,灵魂无所依! “您好。” 珙桐走近,一屁股坐在了老人的身旁,用英语试着与他交流。 半夏看了看也走近,跟着亦不顾忌的挨着坐下。 “你好,小伙子。” “这里的景色多么美啊。” 老人会用英语,或者说他们本土的语言早已经被遗失。 两人的交流很流畅,这位土著老人带着善意。 聊天中,白珙桐得知了一个让他大惊的消息,老人说,这个地方上千年来其实一直都是他们本土人进行聚会等活动的圣地。 老人亦得知消息,这处地方将要被改建成供那些白人们使用的富丽堂皇的歌剧院。 老人不舍,却又无力,只能在歌剧院建设之前一日又一日的前来。 在太阳落下大半后,土著老人被一个娃娃叫走,那娃娃似乎有些营养不良,但一双眼睛却透着灵性。 如果只是土著问题,这是困扰澳大利亚政府最重要的问题,可与自己没有太大的关联。 但眼下,这歌剧院的设计却把自己与这些雪梨土著联系在了一起。 在他的记忆中,那个世界的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并未来过雪梨,所以未察觉到地块与土著的关联,所以在设计中亦未曾与土著们发生联系,在不经意间又一次摒弃了土著人种。 不知道还好,可既然知道了,珙桐却是不能接受,他认为设计是为人服务的,应当充满着人文关怀,没有人文的作品太过冰冷。 “怎么了?” “在想刚刚的那个老爷爷?” 半夏察觉到珙桐内心的纠结,握住了他的手轻声问道。 “嗯。” “我觉得肩膀上的责任重上了许多。” 珙桐点头。 “我相信你!” 半夏坚定道。 这一次的相遇,促成了无人知的传奇,使得雪梨歌剧院成为了隔着一整个时空,一整个平行世界,两位大师的联手杰作。 不仅是艺术性,在人文关怀上更是使其越发博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