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桶 第两百三十碗 从今以后 普天之下只有一人可称皇帝 (第1/2页)
各位大人倒是比本王早到一步了莫不是闻到了那城么?”王钰一下官轿就笑着说道。看来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平日里面对下属极其威严的摄政王竟也在如此隆重的场合开起了玩笑。 “臣等叩见王上千岁千岁千千岁。”文武百官齐施大礼。王钰早望见童贯也在场不等他拜下去就几个大步上前扶住小声说道“岳父大人年事已高本王说过多次就不必行大礼了。” 童贯缓缓平身轻笑道:“若是平日也就罢了今日国家大喜王上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老臣应当向王上道喜。” “哪里岳父大人过奖了。”王钰笑道。见文武百官已经到齐独缺皇叔摄政王赵问百官都说先前看到福王千岁进宫去了。抬头看看天色吉时就快到了罢了爱来不来不等他了。 正当他下令百官出城时忽呼背后一声稚嫩的呼唤:“相父!”回头一看皇帝赵允同正飞奔出宫身后一大群太监宫女追着他跑。再看时竟连福王赵也在后面。一见皇帝驾到百官齐齐跪拜下去。 赵允同连声平身也不叫直接奔王钰过去了。后者躲身一拜:“臣王钰见过圣上。” “相父你怎么不等我就走了?”赵允同站在王钰身前仰着头问道。 “圣上臣以为太后与圣上不愿出席所以才……”王钰正在解释随后追上来的赵气喘吁吁的插话道:“圣上挂念靖王所以非要出席太后见状不得不从。” 王钰听罢不置可否。朗声说道:“既是陛下亲临军民百姓便可一睹天颜可谓喜上加喜。陛下可以动身了。” “靖王天子出巡非同寻常应该命内侍省准备龙辇。”福王在旁提醒道。 “若等龙辇赶来岂不是要误了吉时?为了彰显皇帝与民同乐我们步行出城。”王钰不冷不热的顶了回去。 “嗯?那走啊。”赵允同不自觉的就牵住了王钰的手催促着动身。 王钰哑然失笑。低下身去在他耳边轻声教了几句随后便听赵允同奶声奶气的喝道:“传朕口谕出城!” 一时金鼓齐鸣内卫禁军威风凛凛在前面开道两侧数千禁军武士小心翼翼。保护着王钰与皇帝地安危。从御街出来沿途百姓纷纷下跪恭迎天子与王上。万岁的呼声不绝于耳。 王钰牵着皇帝走在最前面接受百岁的朝拜。文武百官不觉有异。倒是福王赵的脸色十分难看。 到了北辰门前百官列队。王欢站在城门口一声高呼:“圣上驾到!”顿时一传十十传百城外军民人等听闻天子驾到哗哗跪倒一步。 王钰牵着皇帝低下头去小声说道:“陛下臣把金国的皇帝给陛下捉回来了。” “相父是大英雄!朕长大了也要像相父这样!”赵允同虽然不明白这件事情的意义所在。但听到跟他同样是皇帝的人都被捉回大宋了自然高兴得不得了。 王钰微笑一声不再多言手牵皇帝率领百官出城而去。他一露面城外数十万军民齐声高呼:“万岁!万岁!万岁!”那阵势当真是骇人至极! 只见人山人海一眼望不到头除了那些花台之外。凡是能落脚的地方都被百姓挤满。 “相父。好多人啊。”小孩子都爱热闹纵然是皇帝也不例外。赵允同看到如此盛况开心得眉开眼笑早忘了先前还在华安宫撒泼。 这时王欢小跑着来到他二人跟前纳头拜道:“请圣上登受降台!” 那一百二十二座花台中央有一处高达六丈高台巨石砌城居高临下台上衣甲鲜明的武士手持兵器纺丝不动象征着皇帝的无上权威。只有一国之君九五至尊才有资格合上此台接受俘虏地投降。 赵允同踮起脚望了望那座高台回头对王钰说道:“相父朕一个人上去吗?” “当然圣上是大宋天子只有您有资格登上受降台接受女真皇帝的投降。”王钰笑道。赵允同到底是个孩子又没有坐朝听政的经验除了登基那天还从未见过如此阵势心中有几分胆怯。 “相父你陪朕一起去吧。” 王钰还没有答话赵先叫了起来:“陛下不可此台乃……” “既是陛下降旨臣自当遵从。”王钰不等他把话说完便牵着皇帝向受降台走去。福王勃然变色!王钰胆子也太大了竟敢当着数十万军民的面行此僭越之事这与造反何异? 正要上前阻止不料被人一把拉住侧头一看原来是王钰的老岳父汾阳郡王童贯。 “福王今天是大喜的日子还是不要起争执的好免得坏了气氛。”童贯不轻不重地说道。赵一时为之语塞狠狠盯了童贯一眼只得怒目而视。 那受降台周围数十丈都被南府嫡系兵马围得严严实实徐宁亲自带队。见王钰与皇帝到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