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桶 第两百九十三碗 林冲封王 (第3/3页)
苦笑道:“这几日王府的门槛都要被踏破了。看来我还
些离京回到军中。在军队里呆得太久实在不习惯往来逢迎。” “父亲劳苦功高平定蒙古普天之下一人而已。大臣们来套套交情也是人之常情。”林渊在背后笑道。 不料这句随口而出的话却遭到了林冲的痛斥:“胡说八道!自古以来居功自傲就是取祸之道。做人要懂是惜福知足林家地一切都是圣上给的。你小子以为就凭你那点战功能够封侯?知道东北军的冯擒虎么?人家那是战功赫赫可到死都没有封到侯还是死后追封的。今后再让我听到这样的话就赏你一百军棍。”一席话说得林渊诺诺连声不敢再造次。 父子二人正要回府林渊突然看到又一顶官轿正往王府而来这官轿还是从三品大员地规格又是哪位大人来串门了?等那轿子在王府门口落下轿中之人走出来林家父子才现原来是尚书左仆射吴弼吴用的二公子。 那吴弼不过三十几岁可这人才学过人十九岁就考中进士作官因为他父亲地原因王钰对他也特别关爱累升至尚书左仆射成为天子近臣。 “侄儿给叔父道喜拜见王爷。”吴弼倒头便拜林冲亲手上前扶住。因吴用林冲二人同是梁山出身私交甚厚两家往日就走动频繁所以吴弼对林冲以叔父称之。 “吴大人客气了请里面用茶。”林冲笑道。与林渊见过礼之后三人共同进府。到了茶厅分宾主落座下人奉上茶水寒暄已毕吴弼道明了来意。 “侄儿此来一则是为祝贺叔父凯旋封王二来是有件事情要和叔父商量。” 其实在喝茶的时候林冲就在观察这吴弼。因他常年在外带兵对这些子侄辈们不太熟悉。他现这吴弼品貌倒也端正不过全然没有他父亲那样的沉稳和持重为人轻佻太过张扬。尤其是他身上所佩带地饰物林冲却是识货的人他身上所佩带的金银玉器加一加恐怕就过三千两白银了。三品官一年的俸禄也不过四五千两。 “哦?吴大人有事直说无妨。”林冲捧起茶杯说道。 吴弼轻咳两声看了林冲一眼赔笑道:“是这样的小侄供职尚书在商相手下办事时常在圣上身边走动圣上平常说什么想什么侄儿也能猜到个大概。现在有一件非常要紧的事情必须提醒叔父。” 见林冲仍旧品着茶没有动静他接着说道:“小侄知道叔父在弹劾呼延灼将军在圣上面前参了他一本叔父有这事吧?” 这本来是密奏他如何得知?林冲心中虽然有些许不悦但这毕竟是吴用的儿子还是轻笑道:“不错有这事怎么不妥吗?” “哎呀叔父当然不妥!您老人家这些年在外带兵不了解朝中的局势。您这次参呼延灼参不倒就不说了可就是参倒了对您也没有好处。”吴弼一副痛心疾的模样。 林冲更加不悦了但还是耐着性子问道:“这是为何老夫愿闻其详。” “叔父您想想看呼延大人和您同为圣上重臣拥兵在外被朝廷倚若长城。要是呼延将军倒了那么河北就只有叔父一人您说圣上能放心吗?”吴弼说道。 这时林冲的脸色已经不好看了:“你什么意思?” “叔父怎么还不明白?您现在已经位极人臣受封郡王天子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再赏赐给您了。您刚刚封王就紧抓着这件事情不放您说朝中大臣甚至是圣上会不会认为您这是在侍宠而骄?万一天子有了这个想法叔父就麻烦了。所以小侄不得不冒着风险来提醒叔父放手吧。得饶人处且饶人我想那呼延灼将军若是知道了也是对叔父感恩戴德。” 林冲总算是听明白了同时也不禁为刚刚去世不久的老哥哥吴用感到悲哀。他英雄一世全国上下莫不景仰怎么就生出这种儿子来?这吴弼没把他父亲的本事学到倒学了一身的官场恶习。 要知道但凡功臣之后受到祖辈的余荫庇佑才得以身居高位荣华富贵。可你靠的是你先辈的功劳一旦你的依靠不在了要么就小心谨慎明哲保身要么就凭自己的真本事去搏取功名。成天的耍这些小心机唉吴用在九泉之下若得知恐怕也会担心吧。 “哈哈吴大人倒是有心了。不过本王行得正坐得端对某些大人的弹劾不是出于私怨也不是打击报复。林冲作官作人堂堂正正眼睛里不揉沙子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这件事情本王一参到底。至于怎么处置这是圣上的事情本王只是尽人臣本分。”林冲不偏不抑义正严辞。听得吴弼一愣一愣半天回不过神来。 “这这叔父小侄是为您着想您怎么……” 林冲已经起身这意思就是要表示送客了:“吴大人看在你父亲的面子本王也提醒你几句。圣上最不喜欢的就是耍小聪明有才能要用到正处。你父亲一世英明你和吴齐两个要时时谨记你们父亲的教诲忠君爱国竭尽微诚千万不要毁了吴用一生的清名。” 吴弼满面惭色说不出话来心中纵然恼怒可林冲一则是他长辈二来又功劳盖世深得皇帝信任所以不敢造次只得拜辞而去。 “父亲呼延将军也一直在外带兵京中想必没有熟人这吴大人怎么会来替他说情?”吴弼走后林渊不解的问道。 “哼我观吴弼方才言行举止轻佻傲慢完全没有他父亲的风范。真是一代不如一代!这件事情我一定要参到底!不然冤死的弟兄们如何安息!”林冲忿忿的说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