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1章雁门,皇帝:痛击契丹,决一死战 (第3/3页)
lass='gcontent2'> 晚上,太平公主在布置完雁门关主关的防御后,曾经亲自到两个戍堡,进行了视察,并把两个堡的负责人,召集到一起,布置了任务。此时,他们两个堡1000将士,只有这两个负责人,知道契丹大军已至。 具体情况,太平公主也没有细说,说多了,一旦这两个戍堡有任何异动,就会让契丹大军觉察出来大汉帝国,已然作好了准备。 但太平公主走时,还是盯着戍堡将领的眼睛,郑重说道:“为了大汉帝国全局的战略,你们这里,本将军不会有一兵一卒派过来增援,只能全靠你们自己了你们,还有何话要说” “属下明白定死守戍堡,战至一兵一卒”这二人互相对看一眼,郑重点点头,悲壮说道,“家,就全托付给公主了” “好”太平公主眼一热,自己这一安排,就等于让这1000将士,陷入死地,这二人这么说,就是抱着必死之心了。 随后,太平与这两个将领,和排长以上的军官,一一道别,那些军官虽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但见太平公主面色凝重,都知道必有大事发生,心只有一个信念:人在堡在 此时,两面戍堡下,300步外,一片漆黑,若是有人走过去,就会看到,下面黑压压卧着,埋伏了上万人,正小心挪着身子,尽量不发出声响,悄悄接近戍堡150步的攻击距离。 更远的距离外,11万5千契丹、蒙古铁骑,正静静地排成4个巨大的方阵。 最前面,是萧远山、萧敌鲁率领的4万契丹西方军团铁骑。 后面,分别是耶律楚材和铁阔台率领的3万契丹东方军团耶律氏铁骑和3万蒙古铁骑。 再后面,是契丹大汉耶律德方亲自率领的1万5千最精锐的耶律氏重装骑兵师 到了两百步的距离,上面的大汉士兵,还是发现了戍堡下的异动,立刻警钟鸣响,无数火把亮起来,“敌袭敌袭” “进攻”萧远山、耶律楚材、铁阔台同时发出了命令,自此拉开了大汉帝国和契丹,雁门关大战的序幕 萧远山手圆月弯刀一举,当先率4万铁骑,越过两个戍堡的防线,向南面的雁门关、西径关和东陉关杀去。 戍堡下,2万契丹、蒙古士兵,伏兵四起,兵分两路,猫着腰,“嗷嗷”嚎叫着,迅向东西两个戍堡,发起攻击 “八牛弩,准备,放”戍堡内,安放了两个八牛弩,此时,利箭呼啸而去。 “弩手准备,射” “弓箭手准备,射” “滚木准备,放” 西面太和堡的负责人,沉着下达一道道命令,他自知今日必死,只是,能坚守一个时辰,就坚守一个时辰,尽量杀伤契丹铁骑的有生力量,为雁门三关,减轻后面的压力,他和自己的500弟兄,能为大汉帝国做的,也就只有这些了 耶律楚材率领的第二梯队,在付出数百人的代价后,终于与戍堡内的大汉士兵,短兵相接。 “嗯”那名戍堡的负责人在砍翻一个契丹士兵后,痛哼一声,被对方一支冷箭集前胸,“一连长,接替我指挥”他大吼一声,抱着另一个契丹士兵,就滚下城堡 16日凌晨时分。 雁门关上,一身金盔金甲的太平公主,手握烈焰刀,立在雁门关关头之上,身后,立着皇帝安排保护她的智深和武松两大隐卫,身侧,李广以下,大汉帝国231师3000将士,已然分别在雁门关主关,西径关、东陉关严阵以待。 张良因为是弱书生,太平公主就没让他参加关头之上的守卫,只希望张良之前训练的士兵,和设计的那些城防设施,能够发挥威力。 戍堡警钟长鸣,太平公主知道,雁门关之战,正式开始了 不多时,4万契丹西方军团铁骑,马蹄轰鸣,地动山摇,在萧远山,萧敌鲁的带领下,就自北向南,滚滚而来。 雁门三关,就像一个人,伸出双臂,左右两只手臂,就是西径关和东陉关,头颅,就是雁门关主关。 4万契丹铁骑兵锋所指,最先抵达的就是西径关和东陉关,各有1万铁骑,立刻分兵,分别在萧氏少主萧敌鲁和契丹拓跋氏第一军主将拓拔硅的带领下,首先向西径关和东陉关发起进攻。 萧远山则马不停歇,率领另外2万铁骑,直扑雁门关主关,很快就兵临雁门关下,随即发起了对雁门关主关的进攻 “准备战斗”太平公主倏地拔出烈焰刀,大喝一声。 契丹铁骑,今日要让你知道,雁门三关,就是我大汉帝国不屈的脊梁 16日早上,当太阳升起时,守卫太和堡和常胜堡的1000大汉帝国士兵,再也见不到初升的太阳了。 在太和堡的心位置,大汉帝国北方军231师第二团的大旗,残破不堪,沾满了大汉将士的鲜血,大旗之所以还屹立不倒,是因为旗杆还紧紧握在一连长的手,他的头低垂着,一杆长矛深深插在他的胸口,血已经凝成了黑色 在大旗周围,明显是经过了一场惨烈的搏杀,越到大旗近处,倒毙的尸体越多,层层叠叠,一直排到戍堡外面百丈外 在1万契丹耶律氏铁骑和1万蒙古铁骑狂攻之下,这1000士兵,虽然浴血奋战了2个时辰,终因寡不敌众,尽皆战死在戍堡之上。 契丹、蒙古方面,则付出了两个团长和整整2000铁骑的代价 至此,契丹铁骑攻占了雁门关北面,东西两侧的戍堡,扫清了北面,通往雁门关、西径关、东陉关的道路。手机请访问: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