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丹心之大汉帝国_第133章文清身可死,曲径关,永不陷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3章文清身可死,曲径关,永不陷落! (第4/4页)

你持朕金牌,命令太平,放弃东径关”皇帝拿出一面金牌,对身前的张翠山命令道,“同时,命令司马述,接替已然受重伤的独孤如愿,负责对付攻打西陉关的契丹5级以上强者””诺”张翠山接过金牌,转身而出。

    太平公主接到张翠山传过来的皇帝命令,立刻命令暂时放弃东陉关,大汉军队,集力量,退守雁门关和西径关。

    但契丹士兵占领东陉关后,东陉关没有南下的通道,仍然需要从东面攻取雁门关,才能打开南下的南北通道

    雁门关东面,与东陉关相连的城门已然被大汉帝队封死,契丹士兵,只能从东面的东陉关上,仰攻雁门关。

    18日后半夜。

    北王、王行满、张义郃、赵德庞、司马赳及等将领,率领的北方军第一军团3万5千将士,终于从大汉帝国西面,奔驰600里,增援到了雁门关

    北王在整个西长城第一军团防线上,只留下了儿子全庆王子率121师一个师5000将士守卫,把手上能带来的将士,都带来了

    一个风尘仆仆的40岁左右将领,长的和刘皇后有些象,赶到雁门关内皇帝行宫。

    “拜见父皇”那将领单膝跪下,一脸汗水:“孩儿救驾来迟,请父王恕罪”正是皇帝五子北王傅正伐。

    “老五,起来吧。”皇帝心有了底,一把拉起北王,“你来的正好你的第一军团到了,这雁门关,就算守住了”

    虽说北王和太子走的近,但对皇帝,还是忠心不二,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一点,皇帝心非常清楚。

    “孩儿这就挥师进关,解雁门关之围”北王站起身形,积极请战道,他本身也是4级巅峰的修为。

    “不必着急”皇帝知道,目前雁门关是能守住了,现在就看刘成裕、东王能否及时赶到雁门关决战了,吩咐道:“你让第一军团稍微休息一下,抽出一个师备用,其他3万主力,明日午,等待刘成裕大军到了以后,你和你三哥的西南军,开始全面反击”

    “三哥也到了”北王并不知情,诧异道:“那为何还让这雁门关,打得这么艰苦”

    “嗯父皇就是要给对方,造成兵力不足的假象,引诱那耶律德方不断投入契丹、蒙古的有生力量,消耗在这雁门关下咱们大汉,有的是人,他契丹损失一个铁骑,就少一个,而我大汉,23年内,还会有更多将士,装备起来”皇帝重重点点头,“你三哥一直就在雁门关南面50里候命,这次反击,即使你二哥的2万5千东北军不到,咱们也至少有10万大军,可以加入反击,而且,都是以逸待劳的精锐主力”

    “好孩儿听父王安排”北王听皇帝这么一说,心有了底,这才转身离去,下去安排。

    “虚竹”皇帝轻声喝道。

    “在”虚竹闪身而出。

    “你带朕金牌,命令南王抽出西南军一个师,准备增援关上的太平”皇帝掏出一面金牌,沉声命令道。”诺”虚竹接过金牌,转身一闪即没。

    雁门关外北口,契丹耶律德方汗帐。

    “我军拿下东陉关了但蒙古方面,损失了第二军第二师师长铁尔撒”耶律楚材匆匆进入大帐,向耶律德方禀报道。

    “好,看来这蒙古,还是挺给力”耶律德方兴奋道:

    “本汗看大汉皇帝是顶不住了,本汗刚刚得到萧敌朝传回来的消息,他带着5000铁骑,在横断山西侧,缠住了北方军第一军司马艾的2万大军。

    萧远成则带领1万3千铁骑,南下追赶清那2000人,顺便攻取曲径关。

    看来,大汉皇帝那里,还是把消息传递了出去,北王的第二军,应该已经在路上了”

    “那,留给咱们的时间,恐怕不多了”耶律楚材担忧道。

    “嗯命令萧远山,率部压上,尽快夺取西径关你率部,强攻雁门主关,牵制对方雁门主关上的力量,明日一早,本汗会亲率最后3个重装骑兵师的预备队,夺取雁门三关”耶律德方思索片刻,命令道。

    “是”耶律楚材接令后,转身离去。

    天未亮,皇帝和刘光武彻夜未眠。

    “独孤如愿如何了”皇帝关心问刘光武道,他这两日,神经高度紧张,自从独孤如愿负伤后,自己还没时间过去探望。

    “不太好”刘光武神色有些沉重,低声介绍道:“臣看过了,独孤如愿内力修为上差着两阶,不是萧远山的对手,身负重伤,看来情况不乐观”

    “唉”皇帝轻叹一声,独孤如愿可是护卫自己登基的重臣啊,没想到却重伤在雁门此时,雁门关上,无数大汉帝国将士在流血牺牲,他不是不想让刘光武出马,但对方还有一个7级阶强者耶律喇嘛未出现,此时,他手,只有刘光武和张翠山、虚竹三个5级以上强者了,刘光武一时还不能动用。

    “禀皇上”这时,高公公匆匆来报:“戴宗回来了”

    “噢宣他进来”皇帝心一喜,戴宗回来,定是带来了曲径关的消息,赶忙让他进来。

    “皇上”戴宗进来,一身尘土,单膝跪下。

    “平身你今后,可见朕不跪”皇帝一把就要扶起戴宗,这次雁门关之战,戴宗功不可没第一功,及时阻止雁门关大军北上,第二功,及时通知刘成裕大军西进,第三功,及时找到东王大军,正因为有戴宗,皇帝才能运筹帷幄戴宗之于雁门关大战,就是皇帝的千里眼、顺风耳

    但戴宗却没有起身,皇帝微微一愣,诧异问道:“清情况如何出事了”

    “暂时还没事”戴宗将手清在曲径关写的血书,递给皇帝,肃容道:“这是清兄弟,给皇上的信”

    皇帝面色凝重,接过那块布,见那是一块白色征袍,上面已是血迹斑斑,缓缓打开,就见上面,赫然写着12个血字:

    “清身可死,曲径关,永不陷落”

    “这”看着这征袍上的血迹,皇帝、刘光武尽皆动容

    这铁一团700将士,在那曲径关上,经历了一场怎样的血战啊竟然生生挡住了1万契丹铁骑,两夜1日的狂攻

    要知道,曲径关虽然是险关,但平常的驻军只有1千人,1千对1万,就是战力再强,关口再险要,支撑一天尚有可能,支撑两日,简直就是奇迹

    而且,越到最后,越是凶险,因为随着阵亡将士增加,战力急剧下降,与对手的力量悬殊会越来越大

    “曲径关永不陷落好好好”皇帝眼含热泪,望向西面曲径关方向

    那里,是怎样一群热血报国的勇士啊

    能够护卫安乐公主千里归汉,已经是奇迹

    又硬抗1万契丹铁骑两夜一日,确保雁门关主战手机请访问: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