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丹心之大汉帝国_第189章雷峰塔,太平:今日实在太冷清了(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9章雷峰塔,太平:今日实在太冷清了(1) (第3/4页)

就说我清欢迎原百姓来,咱们在东北,给他们安家,进了东北,绝不会让一个百姓饿死”

    “好”诸葛重重点点头,转身就要走。

    “另外,让锦州城、锦州城、奉天城、丹东城、临江城,准备接收和安置原百姓”清又补充了一句。

    “山东那边的饥荒”玉梅一旁提醒道。

    山东是清岳父孔云书的地盘,玉梅不得不提。

    “让孔孟尝调拨一匹粮食,从海路运到山东,先稳住山东的灾民”清稍一思索,冲诸葛吩咐道。

    “知道”诸葛应了声,疾步离去。

    “夫君,接收逃难百姓,是些细活,我和莺莺、安乐也去帮个忙吧”玉梅建议道。

    “好吧,那就辛苦大老婆了”清感激道。

    “自家人,还讲什么谢不谢的”玉梅嗔了句,回身找孔莺莺和安乐公主安排去了。

    大清关西门。

    关外,已经聚集了数千逃难的百姓,大清关城门大开,百姓们互相拥挤着,正在进城,场面稍微有些混乱。

    “爹,不知进到东北,清将军会不会闲咱们人太多了”那位韩姓小伙子没想到有这么多人,他们算是第一批抵达大清关的,估计身后,至少得有10万逃难百姓,不由踌躇道。整个冬天,东北不知要调拨多少粮食,才能满足这10万百姓的口粮啊

    “应该不会吧”看着黑压压的逃难人群,那韩姓老汉也有些没底了。

    “娘,一会儿,能有吃的吗”那小孙子扬着小脸问道。

    “有肯定有”孩子他娘柔声安慰着。

    “管他的,进了关再说吧”那韩家大妈接话道。

    “你们是从哪里来的”身边一个老大娘,提着篮子,好奇问道,身后跟着一个30多岁的媳妇,还有一个大男孩,和一个小姑娘。

    “我们是从江苏淮阴来的,”韩家大妈应道:“你们呢”

    “我们是从陕西延安来的”那老大娘,正是从延安来的李家大娘。

    两家人正说边走边着,人群一阵嘈杂,抬头一见,一个羽扇纶巾的士,出现在城头,正是桃园八义之一的诸葛,就见他扬声道:“百姓们,不要拥挤,清少主说了,欢迎原百姓到东北安家,进了东北,绝不让一个百姓饿死”

    “少主万岁”

    “少主万岁”

    “少主万岁”

    无数百姓泪流满面,齐声跪倒,虽然说“少主万岁”有些大逆不道,但这就是这些无家可归的百姓心声

    诸葛一席话,外面的百姓不再慌乱,开始有序进城。

    韩李两家9个人进了城,不由被眼前的场景惊呆了

    大清关内,摆了一条长长的粥棚,从西门一直延续到东门,无数先行进关的百姓,已经坐在里面,一边喝粥,一边小声谈论着,脸上洋溢着幸福

    那种不用担心有了上顿没下顿,随时肚皮挨饿的幸福

    “小弟弟,饿坏了吧”一个春风化雨般的声音传来,一只玉手,端着一碗浓粥,递到了韩姓小孙子的面前。

    韩家老汉和大妈扭头就见身边,一位倾国倾城的美女,一身淡粉色的衣裙,腰里别着一个围裙,笑意盈盈。

    “谢谢姑姑”那韩姓小孙子饿坏了,看爷爷没有反对,赶紧接过来,急三火四吃了起来。

    “别噎着了”那美女慈爱笑着,又打了两碗,分别递到李家兄妹面前:“吃吧,吃完了还有”

    “谢谢大jiejie”李家兄妹惶恐接过,大口大口吃起来。

    “几位大叔、大婶,别客气啊,坐下来吃吧”那美女热情招呼。

    “唉唉”李家大娘和韩家大妈忙不迭鞠个躬,张罗着儿子、儿媳们坐下。

    “您是”韩家老汉接过一碗粥,感激问道。

    “小姐小姐”那美女尚未搭话,一个一身蓝衣的女孩,风风火火冲过来,“诸葛先生请您过去,商量一下下一步如何安置百姓”

    “知道了,兰儿。”那粉衣美女放下手的大勺子,冲两家人微微一笑:“你们慢慢吃”说罢,轻移莲步,随着那叫兰儿的女孩,转身而去。

    “这位是”韩家大妈冲一个先来的大叔打听。她已经知道,城头上刚才喊话那位,就是东北的6大尚书之一户部尚书诸葛,那能让诸葛相请的人,恐怕不是个简单的人物啊

    “你们还不知道啊”那位大叔眼露出崇敬之色:“她就是帝都第一美,咱们东北的少夫人玉梅”

    “啊”韩李两家几个大人,眼睛睁得大大的。韩老汉和韩家大妈、李家大娘冲着玉梅远去的身影,扑通一声跪倒:

    “愿苍天护佑东北,护佑少夫人”

    随后几天,在诸葛和玉梅的安排下,上万逃难百姓,出了大清关,一路向东,向锦州城进发,韩李两家发现,人群,多了一位一身红衣的美女,带着两个名叫阿师、阿丽的女孩,一路张罗着百姓的秩序。

    那红衣美女一路上,不时用悦耳的歌喉,哼唱着南方好听的歌谣,不少百姓家的孩子,听到那歌谣,眼神不再有一路逃难的惊恐,美美进入梦乡。

    后来,他们偷偷向阿师打听,这才知道,这就是东北少主清的三夫人大汉帝国的安乐公主

    大清关到锦州城之间,每隔50里,就安置了一个巨大的粥棚和方圆数里的简易帐篷,保证百姓们有粥吃,有地方睡。

    “百姓们”安乐公主一路上为他们打气,“你们要是愿意在锦州城安家,就留在锦州城,过了锦州城,还可以到奉天城、金州城、丹东城和临江城,各城都准备好了”

    “谢谢三夫人”

    那些百姓感激涕零,他们很多人都知道,安乐公主刚生完孩子不久,现在孩子才几个月大,也是最需要母亲的时候

    “到了东北,这就是你们的家,咱们就是一家人”安乐公主扬声道。

    百姓的队伍到了锦州城,韩李两家人注意到,锦州城内、城外,已经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了。

    数千东北军正黑旗将士,正在搬砖添瓦,加紧修建房子,一排排整齐的房子,已经初见规模。

    “安乐,一路辛苦了”一个身材雄壮的大将,一身泥土,来到安乐公主面前,关心问道。

    “没事”安乐公主不以为然道:“六哥,你们正黑旗度挺快啊,我出大清关时,玉梅jiejie还担心百姓们来了,还要睡很长时间帐篷呢”

    “我们正黑旗要做东北军第一主力,这事跟打仗一样,当然要加紧了”那大将嘿嘿笑道:“魏大哥会张罗百姓的具体安置,我们锦州城安置个3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