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丹心之大汉帝国_第355章太原,这伪君子,坏水都跑哪去了(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55章太原,这伪君子,坏水都跑哪去了(2) (第1/4页)

    铁血丹心之大汉帝国第355章太原,这伪君子,坏水都跑哪去了2

    张良、秦叔宝等人散去后,见清实在有些心烦,月牙儿建议他去外面转转,于是二人叫上赵云,骑马出了军营,到附近随便走了走,为了怕引起不必要的关注,月牙儿和赵云都换上了男装,荆轲等铁卫加上阿英、莲儿则在后面远远坠着暗保护。【】

    山西郡的主产是小麦,此时正是秋季,到处是金灿灿的麦子,沉甸甸的麦穗将麦秆压弯了腰,农民们正在田地里挥汗如雨收割,一派农忙的景象,虽然这两年战乱不断,但山西郡除了那次契丹铁骑南下外,倒是没有受多大影响。

    清到了一个田地边,见一个50多岁的大娘正弯着腰在收割庄稼,不远处还有位在小板凳上坐着的老大爷背对着他,在捡那些掉在地上的麦穗,感觉对百姓来说当真是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啊,遂下了马过去和气问向那个大娘:"大娘,今年的收成如何啊"

    "哼"出人意料,那老大娘见到清,认出应该是附近东北军大营的人,看装扮还是个军官,横了他一眼,没理他,低头继续忙自己的事。

    老大爷听到动静,回身狠狠瞪了清一眼,扭头继续拾掇麦子。

    "嗯"清颇为诧异,头次见面,自己挺客气啊,不可能得罪他们呀,怎么跟见到仇人一般啊。

    "大娘,您是不是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了"月牙儿见清碰了一鼻子灰,赶紧过来善解人意问道,月牙儿心还是相对细一些。

    "你们都是东北军的"看来还是月牙儿面子大,即使穿着男装,还是有些面善,那大娘虽然依然阴沉着脸,但至少开口说话了。

    "是啊,怎么了"月牙儿微微点点头。

    "你们认识清大帅吧"那大娘见他们承认,停下手的活,有些期望问道。

    "认识啊"月牙儿眼睛眯成弯月儿看看清,微笑应道,何止是认识,简直太熟了,上过不止一次床呢。

    不过那大娘下面一句话,却让月牙儿的脸色立刻变了

    "你们能不能跟清大帅说说,别让蒙古这些外族人进入原"那大娘义愤填膺说道。

    "你个妇道人家胡咧咧什么清大帅会听你的吗再说了,你怎么知道他们和那伙人不是一起的"那老大爷怒斥自己的老伴,同时用怨毒的眼神瞅了瞅月牙儿,因为月牙儿虽然换了男装,但依然是蒙古人的典型装扮。

    "大娘,为何啊"见月牙儿脸上有些挂不住了,赵云也是一脸震惊问道,看来这老两口对蒙古方面有些成见啊。

    "算了,算我没说,算我没说"那老大娘见老头子生气了,也觉得自己冒失了些,赶紧摆手继续干活。

    "我来帮你吧,"清见对方不愿说,也不便强求,挽起袖子,捡起地上扔着的一把镰刀,下地就帮着忙乎起来,别说,当年在阿尔宾小山村,别看清比较懒散,但农忙季节,也是帮当地的村民们干了不少农活呢,后来回归东北事情比较多,到田间地头的机会反倒少了,这些事基本上一直都是玉梅、诸葛他们cao心的多,不过虽然多年不干了,但因为是童子功,还不算太生疏。

    "这怎么使得"那大娘见清不象是做做样子,没几下就割了一片麦子,随手一扎就是一捆,手法熟练递给赵云和月牙儿,她们二人再把麦子摞起来,放到那老大爷身前附近,不一会儿就摞起来一大堆。

    "嗯"那老大爷也没想到清居然是个熟练工,颇为诧异。

    "这有什么使不得的,"清一边低头干活,一边不以为意道:"我们东北军在东北,农忙时都去帮百姓收割庄稼,现在因为仗没打完,所以没法抽出人手来帮忙罢了。"这倒是实话,东北军不管是八旗军,还是水兵,春夏两季农忙时帮百姓干活已经成了惯例,连玉梅、孔莺莺、安乐公主、金鱼公主、金香公主、朱宽公、诸葛等人也经常带人去帮忙,所以东北军在东北百姓的口碑是极好的,得到东北百姓的衷心拥戴。

    "看来你才是真正的东北军啊"那大娘眼睛有些湿润了,喃喃道:"比那些蒙古蛮子强多了。"

    "蒙古士兵是不是得罪二老了"这是大娘第二次提到蒙古了,清知道里面肯定有事,一边接着割麦子,一边顺嘴问道,身后的月牙儿低着头,明显憋屈的够呛。

    "大侄子,你是不知道他们多可气,"那大娘见清额头上已经见了汗,对清的印象现在可好了,在一个农民眼,这种干活的男人最帅了,自己要是有个未嫁人的女儿,一定嫁给他,所以很快把清当成了自家人,终于吐露了实话:"昨日,有百十个蒙古族士兵路过这里,其一个军官战马受惊,踩了我们不少庄稼,踩了就踩了吧,他也是无心,但我家老头子说了他两句,他居然甩了我家老头子一巴掌,老头子毕竟年龄大了,虽然没有摔断腿,但腰却闪到了,现在走路还不利落呢。"

    "当真"清尚未说话,月牙儿当时小眉毛就是一挑,难怪老大爷一直坐在小板凳上,难怪他们二人对蒙古士兵如此偏见,原来真是自己手下的蒙古铁骑得罪了人。

    "大娘活了这么大岁数,还能骗你们不成。"大娘光顾者割麦子,也没注意月牙儿神色的变化,肯定说道,那边的老大爷重重叹了一口气。

    "大娘说的句句实情,我们几个可以作证"附近还有几个正在收割小麦的村民七嘴八舌说道。

    "大侄子,咱们东北军,那是咱大汉帝国的军队,不管是东王,还是清大帅,无论哪个入主原,我们都没话说,举双手支持,"那个老大爷终于忍不住了,打开了话匣子:"可老汉我就想不通了,清大帅为何要让什么契丹、蒙古、西夏、朝鲜这些胡人跟着进来,这不是引狼入室吗他们欺凌咱们边境百姓多年,和咱们东北军能是一条心吗东北军能做到秋毫无犯,他们能做到吗昨日只是打了老汉一巴掌,明日说不定就会杀人越货抢闺女了"

    "就是啊,你回去和清大帅说说吧,别让这些胡人进入原了。"那些村民纷纷赞同点头,人也越聚越多,他们只是当地的农民,怎么会认识东北大帅清,当然不知道眼前这位平易近人的年轻人就是清。

    再说了,清大帅统领数十万东北铁骑,每天日理万机,怎么可能到田里帮着收割庄稼

    "看来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清看看月牙儿,都从对方眼看出了这层意思,挥师南下入关前,他们最头疼的主要问题是让原来胡人国家的百姓认同东北的统治,为此清采取了各种怀柔政策,并在各种场合灌输九州大陆各民族平等相处的理念,包括没有对台湾倭寇妇孺赶尽杀绝,妥善安顿南朝鲜百姓,即使在契丹汗庭石头城面对耶律云小儿子的刺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