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丹心之大汉帝国_第357章人都已然跪那了,差不多给个面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57章人都已然跪那了,差不多给个面子 (第1/3页)

    铁血丹心之大汉帝国第357章人都已然跪那了,差不多给个面子

    太原城内。【】郡守府。

    一身白衣的太平公主和大伯刘成裕,三叔刘成周,大哥刘志夫,全庆王子,李天澄等人,正在客厅内议事。

    城外,这两日,早上和晚饭后,就会传来八旗军嘹亮的战歌:

    “建八旗,兴东北,击破汗庭

    荡倭寇,收台湾,水师霸海

    赤城血,青云泪,虎贲逞威

    连蒙古,灭朝鲜,踏平草原

    伐西域,纳西夏,驰骋大漠

    破长城,击邯郸,喋血安阳

    战太原,征西北,谁与争锋

    渡长江,克南京,复我山河

    美人泪,杯酒,谁是英雄

    男儿胆,兄弟义,涛涛热血

    枪如林,刀如山,壮士铁马

    生死梦,山河恋,铁血无敌”

    32万铁骑的大合唱

    是多么的震撼人心

    这首歌,在城外32万铁骑的高声合唱之下,仿佛金戈铁马的破城之声,震人心魄,唱的城内8万刘家子弟,士气消沉

    安乐公主当年在雁门关上的那一曲十面埋伏也不过如此

    太平公主隐隐感到,这招四面楚歌,恐怕不是城外那小冤家想的,说不定出自一个厉害女人的手笔

    东北主母玉梅

    玉梅虽然不在两军阵前,却在千里之外,洞察着战场上的一举一动,这一招够绝的,这么唱10日,城内守军的斗志,将彻底瓦解

    自己面对那小冤家,还有破解的手段,但面对玉梅,就无计可施了

    一个玉梅,足抵10万铁骑

    所以,她召集刘成裕等人,准备商量一个对策,可大家商量了半天,也没有啥好办法,一筹莫展。

    此时,听外面战鼓声,太平公主不由变色今日,那小冤家清,难道要攻城

    不多时,就见龙骑兵师师长刘成勃,匆匆行了进来,表情有些古怪,躬身禀报道:“公主外面清率全体东北军将士列阵”

    “是吗随本公主出去看看”太平公主未及多想,站起娇躯,和刘成裕等人,鱼贯而出,登上太原城的南城墙。

    城下,32万东北八旗、山东军、蒙古铁骑、西夏铁骑,列阵而出,以2万5千将士为一个方阵,足足排了12个巨大的方阵

    这么规模宏大的军阵,连久经沙场的白袍大将刘成裕,都未曾见过

    要知道,这不是步兵,而是骑兵

    整整32万军容严整的骑兵

    32万九州大陆最精锐的铁骑

    其,就有名震天下的正黑旗铁一师,正白旗铁二师、铁五师陌刀师,镶蓝旗铁三师,正蓝旗虎啸师,正黄旗猛虎师,镶黑旗飞鹰师,镶黄旗梁山师、瓦岗师

    哪个主力师拿出来,都可以纵横九州除了他们自己,九州大陆,恐怕已经找不到对手了

    怕是近2百年来,大汉帝国都没人见过30万铁骑的军阵了

    据刘成裕所知,上一次,恐怕要追溯到200多年前大汉帝国北征匈奴之时,那时,大汉帝国开国皇帝傅云龙之孙,亲率30万精骑北上,击败了匈奴部落,使匈奴撤往西域,不过,后来北方草原,就兴起了契丹、蒙古部落。

    先帝傅君峰在世时,大汉帝国的军力曾经再次达到过鼎盛时期,那时的洛阳五军一卫、北方军、东北军、西北军、西南军6大主力军团加起来,正好是32万精锐,但与面前这32万东北铁骑比起来,差了可不止一个档次,而且分散在大汉帝国的原、北方、东北、西北、西南和东南各个方向,从来也没有真正集到一起,雁门关大战是大汉帝国精锐部队最集的一次,也没有超过20万。

    清第一次离开洛阳时,身边只不过有桃园85杰效忠,东王率东北军30年前兵出大清关时,也不过2万将士,清回归东北之时,东北军不过5万将士,而今30年过去,他们重新入关,就已经是30几万铁骑了,足足增长了10几倍啊

    不止如此,东王收复东北之时,东北也不过20万百姓,现在不但超过300万,而且疆域早就跨越了东北三郡,涵盖了朝鲜半岛、契丹草原、蒙古草原、西夏全境、西域全境的广袤地区。

    当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

    但看这架势,不像是攻城啊,怎么看,都像是阅兵啊刘成裕和刘成周等人,不由面面相觑。

    这小冤家,这是要搞什么名堂啊太平公主眉头一皱:这是要跟本将军示威啊,小样,拿32万铁骑吓唬谁啊信不信本将军下去,打你60刀棍,让你恢复恢复挨揍的记忆

    ####################

    正在此时,在军阵,缓缓让出一条通路,一匹黑马,一马当先,越阵而出,马上坐着的,正是东北大帅清

    当太平公主看到清怀抱着的小男孩时,娇躯一震,眼睛就蒙上了一层雾水

    “二弟也来了”太平公主边上,刘成裕看到清身后,跟着刘成表,先是惊呼一声,接着满脸兴奋,看看三弟刘成周,“看来咱们刘家的人,应该都救出来了”

    “啊”太平公主这才看到,原来父亲刘成表,也在清身后。

    “公主将军,刘成裕大伯”城下,清一提内力,朗声说道,“那昏庸的广庆皇帝,竟然用刘家人的性命做要挟,你们还保他作甚我儿祥,已然救出,很想与娘亲相认”

    “太平,祥是你儿子”刘成裕无比惊愕看向太平公主,再傻也听出清话语的意思了。

    “嗯”太平公主微微点点头,此时此刻,也没有必要跟大伯刘成裕隐瞒了,只是不知道那小冤家,下面会如何说,如何做。

    “太平你爷爷临终前,给爹爹我,留了一份信,说是等清踏平契丹汗庭,才能打开。”刘成表在城下,也高声叫道,“你爷爷说,只要清踏平契丹汗庭,就可以娶你”

    “啊”太平公主再次低呼一声,满脸是泪,娇声应道:“可是,我刘家,300年的承诺,只能效忠傅氏皇族啊”

    “这个嘛,好办”清在城下嘻嘻笑道,“我义父东王,在归隐前,给了我大姐金玉公主一个锦囊,让她在我踏平契丹汗庭,大军入关后,再交给我,昨日,我已然收到了金玉大姐转交的锦囊,里面说了,我就是东王和雪琴公主的亲骨rou所以,我也姓傅,叫傅清”

    昨日,清收到了金玉公主,从东北让朱玉宏亲自带来的那个锦囊,高兴地一夜都没合眼,他终于搞明白了:

    为何母亲当年看东王的眼神,总是怪怪的。

    为何东王和金弼术是结拜安达,母亲却一直不让自己叫东王舅舅。

    为何东王叫自己“我儿”的时候,是那么亲切自然。

    为何东王一定要坚持让炳峄姓“傅”。

    为何东王那么毫无保留,就把东北交到自己手上

    “什么”这次,不仅是太平公主,连城上的刘成裕,刘成周,刘志夫,全庆王子,李天澄等人,都惊叫一声。不过一想也是,东王一直视清为己出,把东北基业,毫无保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