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章 朝贡团 (第2/2页)
满清属国。你这朝贡可是代表的谁?” 朴正道脸色一白,倒是反应非常之快:“陛下明鉴,我高丽子民从来都是大明藩属,一心向大明****。满清人威逼也没有改变我们的心意,此次前来,一则称臣,二则想请****发兵,解救高丽子民余水深火热之中。” 朱慈煃看这家伙眼神闪烁,随口问到:“你们使团有多少人?” 朴正道也没注意,随口就回答:“一千七百…………”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幸好朱慈煃也没说什么,只是问到:“贡品呢?” 朴正道暗抹了一把冷汗,这位吉王怎么这么不着调,看来只是个小娃娃,好对付,连忙将贡品单递了上去。朱慈煃看了几眼,这也算贡品?糊弄人么?上等美酒八桶、牛黄五瓶、云锦三十匹、铜矿石二十车、人参二十支、盐货四十斤………… 这,看的朱慈煃无语,奶奶的,土财主送礼都比这阔气。牛黄和人参总算还说的过去。这上等美酒,明朝的酒比你的酒好的多,还只有八桶;云锦,南京云锦才有资格称为云锦,高丽的不配;铜矿石、盐货…………更让朱慈煃无语:“哼,高丽早就是满清的藩属,你是欺本藩不知世事么?来人,与我拿下。仔细审问,看是不是满清人的细作。” 等这位朴正道被拉出去后,陈子壮却劝到:“殿下息怒,此人虽然行迹可疑,但毕竟此事涉及邦交,还请殿下斟酌。” 陈子壮是老臣了,又掌管着朱慈煃属地的税收,未来的户部尚书。他的意见,朱慈煃还是要听取的,只是这次有些意外:“你可听到,一个使节团有一千七百余人。”
“这是有些大了…………” “在看这些贡品,这那里是国家朝贡,连个土财主都不如。” 陈子壮看了一下:“殿下,这已经不错了,弘光帝时的朝贡还不如这个呢。” “嗯,问题就出在这里,弘光帝回赐了些什么?” “白银五万两、丝绸三千匹、珠玉五百件、各类书籍十万册…………”说到这里陈子壮不在说了,他也意识到了问题:“殿下,虽然回赐千万倍于贡品,可我****上国自然该有****气度,不可以此较真。” “放屁,本藩在问你,使团人员自带货物是否抽税?” “是有规定,不过没人执行,到底是来称臣的使团,殿下这…………” 朱慈煃一摆手打断他的话:“好了,咱们也别较真了,你去查一下这些所谓的使团都带了什么货物进港,有多少。” “谢云沛,你派人去查一查现在这些使团成员购买了些什么,探查一下他们的身份。” 没一会,陈子壮满头大汗的回来了:“殿下,查出来了。使团船只进港,二十艘船皆满载货物,多为多是麻布、海产品和高丽手工艺品。” “若是依照惯例抽税,该是多少税收?” 这老头算计的倒是很快:“至少一万一千五百两。” “万两白银啊,我大明的脸面居然只值万两白银?他们这那里是朝贡,根本就是来行骗。若以弘光朝回赐为算,你算算,这一趟他们赚取了大明多少银两?” 陈子壮胡子一抖,声音都有点变了:“至少十万白银。” “十万白银,够我养多少军队?都换成粮食能把福州港口埋了,这些骗子。更过分是书籍,技术就这样流出去了,倒贴钱还给技术,没天理了。”朱慈煃正在骂,谢云沛也进来了。 “启禀王爷,查到了,这些人根本不是什么高丽使团,都是些高丽商人。那为首的朴正道只是一名小官,早年满清攻下高丽,他就逃亡到海上做起了海商。现在这些人都在疯狂的收铜钱。这些人胆大包天,以为王爷年幼,好大喜功,定然喜欢外邦来称臣。便冒充使者来赚钱了。” 高丽缺乏货币,大明的铜钱在那里是硬通货,而大明又限制铜钱外流,因为自己都不够用。而使团却不会被检查,这实在是走私的好机会。朱慈煃正想说话,谢云沛却示意有密事奏报。朱慈煃一挥手,所有人退下。 “王爷,还发现了一些东西,是军中最新型的火统,他们不知道从什么渠道弄到的。” 朱慈煃这下更愤怒了:“你派人将这些人全部抓捕,一个也不能漏掉。这火统的流失方向也给我一查到底,不管是谁,立即抓捕,若有反抗,你可先斩后奏。” 奶奶的,军中的火统都能卖掉,看来自己组建部队的步伐要加快啊,现在这些人的素质实在是太烂了,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总要先震慑一下,吏治,任重而道远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