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优雅的贪官生涯 第2168章 与蔡京共同贪污 (第2/2页)
田,而且是最优质的水田,是非常抢手的,一般人买上,决不会出手,只会当作子孙田传承。 赵兴当初在杭州就是从农产品深加工起步的,对农产品的综合开深有经验,扬州田间为了蓄水挖设的水塘,也被他全力利用起来,种上莲花,养上鱼,螃蟹虾,进行综合养殖,经他如此统筹安排,那些流民开垦出来地荒地,单位面积地产出数倍于普通农户。 所以这种土地用平常价格出售,已经是贱卖了。 赵兴看到躲不过去,也爽快的回答:不错,十万亩,这个数目刚刚好。蔡大人想地周全,这数目分一分,决不惹起御史公害就这样,扬州官员上下努力了这一年,辛苦了,那些熟田就以常平价分售给官员,以酬谢官员对流民垦荒一事的支持。 蔡京满意的点点头,神色平淡的补充说:我有一家仆,最近也服役期瞒了,我打算学离人那样,替他在扬州置办一些产业,让他能养家糊口,他看中了靠近青浦河的那三千亩土地,回头我让他去找你。 三千亩,听数目蔡京还不算贪,十万亩熟田里他只挑了三千亩。然而,扬州是天下转运中心,这里的官员数目格外多,在这个政府所在地,扔一块石头出去能砸中两名官员。到了城里,这个比例更高了。 可这有什么办法,赵兴一边点头,一边说:既如此,便由蔡大人召集官员,私下里宣布此事。 蔡京意犹未尽的咂巴了一下嘴,说:流民只垦了一年地,平白获得一年的出产不说,第二年开垦的土地便归自己,实在太便宜他们了。应该让他们再开一年荒。 赵兴笑了:蔡大人,秦凤一带流民不下百万,我们其实还能继续招用流民啊。有这些流民的前例在先,我们会吸引更多的人。 蔡京点点头。说:也是,扬州这个大埠,自汉唐时期就有开荒,怎么一州之中,丁口只要十万有余这不够,我记得唐时扬州就是二十万丁口地城市,我大宋开国百余年。竟还赶不上唐时,太不应该。我们至少还可以迁移十万人离人你说是不是 扬州为什么人口这么少,赵兴刚来的时候也曾为此惊讶,他私下里请教过蔡京。蔡京的回答是:因为扬州是天下枢纽,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代魏吴在此争锋百年,除了士兵,百姓不敢在这片土地立足。 好不容易太平时代来了,晋代才太平了不久,扬州稍稍恢复元气。紧接着五胡乱华时代开始了。这里又经过了将近一千年的大屠杀,结果树木长的比人多。虽然大宋承平百余年。但那些生长数百年的大树,不是个人力量就能砍伐的,于是森林占据了土地,要将这片森林便成桑田,除非组织大规模的人手。 赵兴这次迁移流民,正好聚集起了大量的人手,群策群力的开荒地,每一片新开地荒地都进行了整修道路,疏浚河渠,使得屯垦点周围变的适宜生存,而扬州的气候条件决定了,只要开出地土地,那就是上好的良田。毕竟数百年前,它们原本就是良田,所以一经恢复,立刻产量惊人。
未开垦地田地称之为生地,开垦后称之为熟地。生地与熟地之间价格相差数倍,乃至数十倍。这一倒手,官府垦荒就成了项大出产,扬州富人多,有田地不愁卖不出去 蔡京是个聪明人,别人还看不出赵兴的运作手段,他已经现了其中的奥秘。扬州这里号称雨水之乡,只要能够开垦出来的荒地,一定是良田;只要扬州官府能够持续不断的坚持垦荒,蔡京的名声必将因扬州这项德政而声名远扬,即使他在当中稍微贪一下,也无人计较。这样既落名声,又有丰厚收益的事情,怎么不干 不过,蔡京这番话违反了两个原则。其一是政府信用。赵兴答应流民垦荒一年,再收回。流民是今年春季开始垦荒地,应该到明年春季垦荒截止,现在蔡京要提前收回土地,政府信用何在 其二则要涉及到土地价格问题,仅仅垦荒半年,虽然赵兴已经尽力了,但大多数土地还没有整修的尽善尽美,有些屯垦点的道路交通只是粗粗整修,要想进一步完善,还需要一个冬天的时间。现在提前售土地,有许多土地必然卖不出好价钱。而剩下地冬季里,厢军还要继续修路,这份活等于厢军替那些新地主干的。因为通了路后,地价会持续上涨,这些好处全归新地主了,垦荒农民与当地官府什么也没得到。 看到赵兴犹豫未定,蔡京继续加码:扬州公田甚多,有些地方地处偏远,分与官员做职分田,官员都不愿去,反而宁愿折算铜钱。离人要继续垦荒,咱也不能让流民受罪,收回的土地就近置换成职分田,远处的荒地,官府可以给一些补贴,比如职分田用常平价卖给官府,官府也将那些荒地用常平价出售,如此可好 蔡京这断话又涉及到国有资产流失。但赵兴想了片刻,决定还是不与官场潜规则作对,他犹豫了一下,爽快的说:原本卖放坊场的钱该补贴给扬州官员,剩下的部分才入库。如今那笔钱被我挪用一年,为此扬州官员也勒了一年地裤腰带,不如借这个机会,给官员们一点补贴。我便将贴补官员地钱折换成田亩数,分给官员,蔡大人以为如何 这是利益均占,将当初官员们的贴补钱折算成常平价地土地,官员们自己耕作也好,哪怕是转手倒卖,其中也能获得数倍利润 蔡京见赵兴如此上路,马上点头:甚好,如此,那田产分配的活儿 今年流民大约垦荒三十万亩,十五万亩由蔡大人分配,其余一半由我来,你看如何 蔡京讶然:竟有三十万亩我原以为也就是二十万出头的样子。 赵兴马上又推翻自己的论断:蔡大人以为是二十万亩,咱就按这个数目办,你一半我一半,各自十万亩,拿去分配。 赵兴这么说,也就是同意拿出三分之一的田亩数,任由高级官员私下分赃。蔡京赶忙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我听说离人府上的家丁满役了,正在四处置办田产,离人需要多少三万亩 路一级的部门有三名主官,蔡京拿走两万亩,如果赵兴再拿三万亩,加上宪司拿走三万亩,剩下的官员还有东西分吗 赵兴不能不拿这份土地,既然涉及到私下分赃,所有在场的官员都要拿一份,否则别人以为你一心想告密,也不敢动手。如此,也就挡了别人的财路的官场公敌。 树敌过多的事情赵兴不干,但太过分的事情他也不干,所以他马上眼也不眨的回答:怎敢与蔡大人等同,我折半了,拿个一万五千亩已经满足了,便是有一万出头,我也自甘心。 蔡京乐了,这上嘴唇一碰下嘴唇,三万亩良田倒手了,而且是他该得的,是名声清廉的廉价购卖到的垦荒田,得意的蔡京不免有点失态,脱口说:不错不错,章子厚强卖民田,不过才买了几千亩,惹得朝廷专旨切责,我们这一下,几万亩良田装到口袋里,朝廷上下谁敢说个不字 说完这话,蔡京顿觉失言,他隐隐听说面前这个赵兴与章私交不错,这番话如果传到章那个小心眼的耳朵里,蔡京没有好日子过,一想到这,他出了一身冷汗,小心的看了看赵兴。 赵兴恍若未觉,他有意识的引导说:区别就在于做事:我们安置了数万灾民,开垦了几万亩的荒地,官员一番辛苦,找一点从手指缝里漏下的汤汤水水,也不为过。我们干了那么多活儿,那么辛苦,谁敢说我们有错,错在哪里错在安置流民错在开垦荒地谁说的 蔡京眼睛一闪,马上理直气壮,气势汹汹地质问:不错,我等错在哪里 赵兴还想蔡京聊几句贪污心得,看到程爽在不远处冲他直招手,心知可能是家里有事,他连忙打个哈哈,匆匆告别蔡京,走向程爽。 胡娘来了,带来了家里的消息,老师快回家吧,程爽赶紧汇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