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倾家荡产 (第2/2页)
不住道:“二老爷到处说都是二太太的功劳。” 容华微微一笑,“那你说怎么办?去跟他解释经过还是去堵住他的嘴?” 锦秀叹口气,“真没想到还会颠倒黑白。” 容华笑了,“到底怎么样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的,二房总不能买通所有的下人,她虽然是庶出的xiao姐,却也不是不谙世事,有些消息大家宁可听下人私下里传的,也不会相信外面正式放出的消息,更何况还是二房的一家之言。”既然二房要表演,她不妨就在一旁看戏,表面上的功夫谁都会做,能抓住实际的才重要,就像现在的钱氏。 “大nainai的事你去问了吗?” 锦秀道:“问了,正要和少夫人说。下面人都说大nainai是苦尽甘来。大nainai平日里就为人和善,又从不挑剔下人,这次管了家下面人倒是十分高兴。” 容华点点头,端了水来喝。 “我听几个婆子说,nai用的那些管事婆子平日里经常因为xiao事克扣下人月例的。大nainai管起家来,那些婆子大概能收敛一些。” 容华放下茶碗。那就看看钱氏是不是真的软弱了,若是真的就一定会屈从二太太,二太太往日的惯例她是一定不会改的。若是有为下人说话的勇气,平日里畏畏缩缩的模样就让人怀疑。 要看清一个人不是一日两日的事,既然钱氏已经管家,她乐得好好养胎,在旁边慢慢观察。 容华和锦秀说着话,net尧端了点心进屋,“老夫人那边也送去了,老夫人尝了说好吃呢。” 容华笑了,她只是一时想吃甜食才让厨房去做来的,没想到老夫人也喜欢吃。 net尧看看左右压低声音道:“奴婢听得常宁伯府里的管事mama说,三爷和任四xiao姐的婚事就按府里商量的办,只是xiao姐身边用的物件儿可能多一些,要挑好日子一早搬过来。” 容华不由地有些惊讶,这不大像常宁伯四xiao姐往常做事的习惯,一个施米还让四xiao姐nong的那般热闹,到了她的婚事,她岂有委委屈屈的道理,定是要风光大办的,没想到却用了这种迂回的法子。 常宁伯四xiao姐向来受宠,她不肯答应的事想必任夫人也做不得主。常宁伯府的管事mama这么快上mén,常宁伯四xiao姐想必是想通了。 容华微微一笑,这种不但顾全了面子又不吃亏的法子像是瑶华的手笔。瑶华这样做不止是要在任夫人面前表现,更有别的意图吧! 钱财最易动人心。 容华转头问net尧,“红英这几日怎么样了?”
net尧面上一紧,“昨日我还看她偷偷在院子里rou胸口。”说着垂下眼帘,“要不要去查查到底是谁……” 这种事查不查早晚都会水落石出,她等的起红英却等不起。 net尧在陶府时间最长,素来知晓这上面的事,“只怕将来要殃及少夫人,这种事谁肯承认,红英再1uan说那可怎么得了。” 容华道:“就算现在我将红英叫来问了她就肯说实话?” net尧一时语塞,转头看看锦秀,锦秀咬咬牙,“少夫人,我们是想……红英年纪也不xiao了……” 打出府?她也不是没想过,只是这样将红英打出去就等于是将红英送上死路。肚子里不明不白有了孩子,要怎么向人说?这是其一。这样不明不白的出府,不免要给薛家丢了脸面,这是其二。所以一切没明白之前,她不会做任何处置。 容华看向net尧、锦秀,“这段时们辛苦些,晚上就你们轮流在屋里值夜。” ne“红yù那边也不要去打探。”红英和红yù常在一起,日子久了红yù必然会有所察觉。 屋子里正说这话,冯立昌家的笑着进屋,“少夫人,奴婢将芮青几个接进府了。” 容华笑道:“去跟管事的说,按照府里的规矩进三mén。” …… 薛崇义笑容满面地道:“我早说常宁伯家不是一般。这些规矩哪里用得着我们再解释,必然安置的妥妥当当。” 薛二太太脸上也有了些笑意,“老夫人怎么说?” 薛崇义道:“娘自然是高兴的,难得婚事这样顺利。常宁伯家没有因为咱们家里出事拖延婚事,反而事事迁就,这次我们明霭是要足了面子。” 薛二太太听的薛崇义这话,想到自己的狼狈,脸上一热,看不惯薛崇义的洋洋自得,讥诮道:“你以为常宁伯家一心为我们家着想?要不是我提醒常宁伯家,又哪里有今天的局面。” 薛崇义收起些笑容去看二太太,“我心里知道,都是有你。” 薛二太太咳嗽两声,“这下让府里人都知道,我们明霭娶的是正经的xiao姐,和府外生的庶出xiao姐不同。” 薛崇义也冷笑道:“原本以为她娘家出了事能收敛一点,谁知道反倒变本加厉。” 薛二太太道:“这倒不用急,老夫人也知道大媳妇本分,这才将家里的事都jiao给大媳妇。既然都说长幼有序,咱们又没有分家,也不是我们和大房争,大媳妇进mén早又生下润哥,就算管家也是大媳妇轮不到陶容华。” 薛崇义笑道:“我看母亲也是这个意思。”两个媳妇,一个管家,一个娘家有依靠,他们二房还不是最风光的?“明霭的亲事要好好办,我将族里的人一并请来看看。” …… 芮青几个人显得有些拘谨,net尧拉着芮青坐下,笑着道:“虽然进了薛家,可常见的还是我们几个,少夫人的脾气jiejie也知晓,jiejie只要安心在这里,我们也多一个伴。” 芮青这才微微笑了,眉宇中仍有郁郁之sè,net尧知道芮青是为老太太伤心,这种事却又劝不得只能等她自己心情慢慢平复了。 芮青想起一件事忙与容华说,“家里还在说多亏有了少夫人老爷才没被定了罪。 陶正安的事她还真的不知道。 “母亲的病怎么样了?” 芮青道:“也不见怎么好,每日照常喝些汤yao,二老爷和二太太在外面买了院子准备大太太好一些就搬出去。”说着又道,“二太太正为府里的事愁,却又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毕竟家里该大太太当家的。” 陶家已经分了家,二老爷陶正谦和二太太王氏不过是在府里帮衬,终究是做不得主的。 容华道:“府里到底怎么样?” 芮青摇摇头,“不好。从上次衙mén里进了府之后,家里就……” 陶家本就家大业大,舅老爷、舅太太又拿了大太太屋里的银钱,老太太办丧事还要一大笔银子,光是法事就做了几场,还有定好的陪葬物都需要支出银子。老太太留的银子本来是够开销的,却因族里人盯得紧,陶正安要将老太太的丧事风光大办,那些银子自然不够多了。陶正安被抓之后,丧事架子已经在那里怎么也要硬着头皮做完,她让人又拿了一百两银子给王氏,这才算是有始有终。老太太丧事过后,就是要如何支撑整个陶家了。 容华想到芮青和老太太几个陪房进府向她磕头的情景,大家似是都松了口气。 芮青道:“族里将大老爷管的几个铺子也收了回去,今年庄子上收成也不好,家里恐怕支撑不了几日了。” 没有了现银只能想办法变卖古董或是庄子,偏偏官兵进府又坏了不少的东西。芮青指的陶二太太王氏为府里的事愁,大概就是没有银子却又不能做主变卖府里的物件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