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7章 灭黄巾刘虞入幽,救安平玄德南下  (第2/2页)
“主公,安平国被黄巾贼占领了。安平王危在旦夕!”韩孙急促的说道。    刘备关切的问道:“到底怎么回事儿?”    这时,跟在韩孙身后的那人便把情况向刘备诉说一遍。    原来,安平王刘续被安平黄巾贼渠帅程达捉获,安平国王府被黄巾贼占领。    相国乐隐带着郡兵逃到了城外,便派出亲兵出来求救。    奈何四处都是黄巾贼,很多亲兵被黄巾贼捉住杀了。    他还算幸运,一路骑马奔驰,跑到这里,被韩孙所救。    安平王?!    他乃我族宗亲,必须去解救!    刘备打定主意,立刻吩咐道:“马上整顿兵马,备足干粮,一个时辰后出发!”    “是!”韩孙答应一声,转身下去。    刘备赶往高沛那里,向高沛辞行。    高沛一听,什么?你要走?    他可就急了:“什么?你走了,我怎么办?你给我留多少兵马?”    刘备答曰:“高将军,你麾下有兵马三千,难道还不够守城的吗?兵曹大人将这三千兵马的训练交给了你,难道你不能训练好嘛?”    “你……”被刘备噎了一下子,他气的说不出话来。    趁这个档口,刘备离开那里,回到自己营中。    六千兵马。    一千骑兵,八百精湛步兵,四千斧头兵,这就是目前刘备的全部家当。    救人如救火,一刻不得耽误!    一看准备停当,刘备翻身上马,便带着兵马离开了涿州城。    安平距离涿州八百余里。    他们急行军走了两天两夜,知道第三天的傍晚,才看到安平城。    安平城外,三五百名王府卫士守着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不时讨论着什么。    忽然有人来报:“国相大人,北面来了一支兵马,大约六七千人!”原来,这老人就是安平国的相国乐隐。    一听有兵马赶来,乐隐大喜,急忙站了起来,抓住那人问道:“你可看清楚了?”    “是的!阿三还在队伍前面呢?!”    乐隐兴奋的有些语无伦次了:“太好了!这下子有救了!上天保佑呀!……”    半晌,他才回过神来,吩咐道:“你们收拾一下,随我去迎接救兵!!”    那些侍卫们赶紧收拾起来。    太阳的日头越来越毒了,刘备他们一路上挥汗如雨,却没有停歇一刻。    忽然,他看到前面缓缓行来一队人。    “那些是什么人?”他向那报信之人问道。    报信之人看了一眼,赶紧说道:“大人,那是我们的国相乐隐大人。”    “原来是乐隐大人!”刘备回头吩咐道,“你等先在此等候。云长、翼德,你们随我去见见国相乐大人。”    说完,他带着关羽、张飞二人跟在送信之人身后,前去见乐隐。    见到乐隐,他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自己。    乐隐一听,原来救兵的将领还是皇族后裔,中山靖王之后。他心中暗暗记了下来。    二人寒暄一阵,刘备又问了问城中黄巾贼的情况。    乐隐告诉他,城中黄巾贼的渠帅叫程达,为人十分凶残。他有两名副将,他们又称为魁首,一个叫周仓,一个叫裴安。    安平的黄巾贼势力好像是三个大方组成的,大概三万多人,全部听令于程达。    刘备问道:“这两天可有向城中派人打听过王上的消息?”    “派人去了几次,但是他们看管太紧,没有打听到什么可靠的消息!”乐隐说道,“总体情况就是这些,不知将军可有破敌之策?”    “破敌之策?!目前敌军人多势众,远非我等能比!我倒是有一些想法,却不知那个更为合适!”刘备说道。    一听刘备有想法,乐隐赶紧说道:“愿闻其详。”    “但不知城中防御如何?城池可有修整?”    “那城破之日,乱民把南面城墙推到了!后来他们占领了城池,又把那里堵上了!”    “那就是说,我们攻城的话比较困难了?!”    “不错!”    “既然如此,那便好办了!”刘备说着,拿起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了起来,“大人曾告诉我,他们正在张榜捉拿你等。那么,只要你们出现,他们就会派人前来捉捕。大人,你们只需如此这般,如此这般……”    刘备一边说着,一边在地上画着    乐隐时不时的点头。    良久,两人才商议完事。    刘备回到自己营中,立刻召集众将议事。    他把兵马分成了六支队伍。    他带领一千骑兵为一队,关羽引八百精湛步兵为二队,张飞引一千步兵为三队,拓跋云野引一千步兵为四队,希杰、韩孙引一千步兵为五队,张继、孟凡引一千步兵为六队。    且看刘备如何攻破安平城,救出安平王刘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