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零三章 转机【三更】 (第2/2页)
跳崖赶紧”:“三十四口你有个毛线心啊?还碎呢……” “下河洗澡”:“再骗人的t出去毙了!” “拖家带口”:“嗯,哥哥有枪,要借你用用吗?” …… 这就是qq群里头不好的地方,眼瞅着还没几句话就歪楼了。从各大论坛里头混出来的崔灿立马上来:“各位网友好,我是楚西的崔灿,目前就读于f大某系,以人格保证我所说的事情是真的。恳请各位帮忙想想办法,看在上海有没有熟人,帮我问一下。因为meimei丢失,舅舅和舅妈都已经卧床不起了。求顶” 最后俩字儿直接就刺激了,下面回复一片“顶”“我顶”“同顶”…… 趁着这会儿。崔灿赶紧给老爸打了个电话,叫他出去找个打印店把李燕儿的相片儿扫描了,赶紧传到论坛上去。 然后等着相片儿传好了,又点开帖编辑了寻人启事,剩下的就只能坐等消息了。 群里的聊天越来越歪,不是说这些人不关心这事儿,网聊,你明白的,莫名其妙地楼就歪掉了,比如现在歪到了诅咒拐带李燕儿的那人身上。要崔灿问问那人是什么特征,想办法把她人rou出来。 唉,这个也对,都是在上海这边的老乡,说不定人家认识呢? 赶紧把那天司机的描述发了一遍:“三十多岁,长发,圆脸,眼睛大而且圆,身材丰满。微胖,当时上穿一件白色短袖t恤。下穿黑色短裤。” 其实这个是崔灿加工过的,当时司机对那女的印象比较深,就是因为那个女的特别丰满,上围挺大,作为男人难免就多看了两眼,然后就注意到她的眼睛,水汪汪的,用司机的话说是特别勾人,虽然穿着打扮挺一般。可是她那一眼望过来,司机当时都忍不住打了个冷战,不是吓的,是被勾的。
对了,还有一句:“说话是明显的凤头口音。”虽说楚西下头几个县市隔得不远,外地人听起来他们说话都是一样的口音,但是在本地人耳朵里头,这区别就大了。所以崔灿特别强调了一下口音的问题。 立马就有人回复了. “卫水虎啸”:“怎么感觉这女的不像好人啊?” “三十四口”:“老虎你病啊?好人能拐带人家孩?” “金刚猪”:“我怎么联想到风尘女了。。。。。。” “跳崖赶紧”:“几句话猪就能想到那个。果然人类的思维跟猪不一样。。。。” “外卖”:“你们想想谁认识这样一个人不?” “仙音飘飘”:“不认识,我认识的凤头的都是学生呢!” “哥哥爱妹”:“光前头的,认识好多,凤头的,不认识” “拖家带口”:“凤头人喜欢往湖南跑,离得近。” “三十四口”:“人家那生意到哪儿不是做?” “仙音飘飘”:“什么生意啊?” “金刚猪”:“妹别问,三十四一般都没好话。他是牲口。” “哥哥爱妹”:“做生意还挑地方?” “三十四口”:“也不知道谁是牲口!” …… 这楼,歪得太厉害了。 盯着不停跳出字来的窗口。崔灿眼睛都疼了,可是也不敢松懈。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有有用的消息蹦出来。 群里的几只已经讨论到“生意”和“牲口”上头去了,跟着又讨论起上海这边的“生意”情况,猜测李燕儿是被人弄到那种地方去了,凶多吉少。 其实崔灿何尝不知道?她只是一直告诉自己不要往那个方向想。可实际情况摆在这儿,十六七岁的大姑娘,相貌也挺好,让人拐了一般都是…… 崔灿不敢接着想了。 时间一分分过去,群里这帮人似乎下了班,很快就换了另一帮人在里头闲聊。崔灿每隔一个小时就发一次消息,所以除了少数几个人讨论着别的事情,大部分都或者是安慰,或者是祝福的,有用的一条也没看到。 论坛里的帖也是,祝福的,糟心的,各种都有,崔灿也懒得去刷了,盯着群是正经。论坛里头人更杂。 到了晚上八点左右,忽然群里聊着聊着,一个名叫“骑猪看斜阳”的说:“崔灿你不如去发廊一条街看看,那边儿好多都是咱们楚西的在那儿做的生意。” 崔灿赶紧问:“发廊一条街?在哪里?” “水儿爱鱼儿”:“那个是简称,具体在某路到某路之间,说白了,就是低档的地方。” “不羁的沙尘暴”:“哟,你知道得清楚啊,是不是常去啊?” …… 接下来的就不用看了,趁着晚上正是人家营业的时间,赶紧叫老爸他们过去看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