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五章 战雒城 (第2/2页)
!” 徐庶冷冷说道:“既然迷当大王不愿意服从皇上,只好委屈你在姑臧大牢继续待着了我当上书我皇,在羌人中,另立大王,治理羌人” 迷当傻眼了,徐庶这是釜底抽薪啊,服从还是不服从?这是一个问题 诸葛亮神清气爽的来到汉中,随行的大将曹洪、李典、周泰、陈武,领大军六万,魏延来接诸葛亮屯住大军,与曹洪等将入城,商议如何攻打益州 刘璋闻听汉军大队人马到了,心中哀叹,张松这小子到了洛阳,屁事没做,白白浪费我的银子心中恼怒,就要把张松叫来训斥,黄权急忙说道:“明公,大敌临城,应速派大军北上应敌” 刘璋说道:“不知黄主薄有何高见?” 黄权说道:“明公可遣张任守雒城,泠苞守涪县,邓贤守绵竹,李严守梓潼四路人马相互救援,确保成都门户不失“ 刘璋说道:“好,就依主薄之言” 魏延先锋人马来到梓潼,随即攻城李严字正方,才干突出,刘备白帝城托孤之重臣,可惜刘泽的穿越打乱了李严的人生之路,面对着魏延的大军梓潼城建在梓潼水畔,城因水名,故称梓潼魏延竖起抛石车,一阵石块、火药猛烈的攻击,梓潼北城门摇摇欲坠,李严大惊失色本以为凭自己的能力,梓潼守上年余不是问题,没想到汉军的攻城手段犀利如此,梓潼城竟然扛不住半日的攻击 魏延在城下高声大喝:“请城上主将搭话” 李严站立在城头,对魏延说道:“我乃梓潼守将李严李正方是也” 魏延抱拳说道:“久闻正方大名,蜀中英杰也我大军已到,梓潼不日可破,劝君早降,何必多伤无辜?” 李严对刘璋的作为早就不满,见汉军战力不知比益州军不知高出几倍,心道成都也难守,何况小小的梓潼,干脆投降得了 李严开城投降,魏延大喜,进城安民捷报迅速传到诸葛亮手里,诸葛亮大喜,催促加快行军速度 魏延不等后面大军到来,挥军来到涪县李严说道:“魏将军,我与守将泠苞有旧,待我进城,劝说来降” 魏延大喜,令李严入城马锋不解,说道:“李严若趁机脱逃,后悔不及也” 魏延笑道:“李正方一言九鼎,志诚君子,必不负我” 不到半日,李严归来,泠苞随即出城投降魏延不费一兵一卒,得了涪县,心中大喜,厚赏李严 大军来到绵竹,泠苞说道:“邓贤乃是孟达外甥,孟达对刘益州心生反叛久矣将军何不再令李严将军入城劝说” 魏延问李严道:“不知正方之意如何?” 李严说道:“善” 诸葛亮没想到魏延进兵神速,不到五日,连下二城派军接管梓潼、涪县后,大队人马也来到绵竹 李严来见邓贤,劝说邓贤早日归降,以图富贵邓贤感慨说道:“不战而降,岂不令汉军觑我蜀中无人乎?” 李严说道:“汉将魏延,有万夫不当之勇,后队曹洪曹子廉、李典李曼城、周泰周幼平、陈武陈子烈,无不是天下名将邓将军自度是谁人敌手?” 邓贤的武力一般般,不过仗着舅舅孟达才有了职务,掂量了下,只好对李严说道:“愿听正方之言,” 李严大喜,出城与魏延说明,大军遂进绵竹 张任听到三地俱失,气的破口大骂李严、泠苞、邓贤无能张任是出身草根的大将,陈寿称其:少有胆勇,有志节张任对刘璋忠心耿耿,知道三地丢失,雒城就要面对汉军大军,因此积极备战 诸葛亮仔细看着张松献上的地势图,对帐下邹眉说道:“绵竹至雒城,道路狭窄,需防张任伏兵” 王平在旁说道:“末将久在蜀中,麾下儿郎熟悉山路,愿为前部” 诸葛亮壮之,“子均猛而有智,然仍要小心在意” 张任对刘循说道:“公子,雒城北有落凤坡小道,曲折难行,请公子谨守城池,待我帅军出城,至落凤坡埋伏,必杀他几个汉军大将,壮我军威” 刘循是刘璋的大儿子,娶了巴西郡太守庞羲的女儿刘循听张任说的有理,便说道:“将军自管前去,雒城有我与张肃太守,必然勿忧” 程昱接到诸葛亮的书信,思量后,叫来张飞、霍峻,“孔明已率人马,自汉中攻入广汉;现令你二人率领人马三万,水陆并进,自鱼复入川,合击成都” 张飞、霍峻大喜,自去安排不提 王平领着三千人来到一处山地,旁边大石上刻着:落凤坡来到高处,王平细细打量,山间小道狭窄,草木纵横,果然凶险心里思量,如果我来用兵,也必然在此设伏 王平明明知道前边路上必然有伏兵,怎么穿过去呢?踌躇半晌,终于想到一个办法,王平不由得心中得意,叫来手下,一一小心叮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