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601石林 (第1/2页)
601石林 这两夜没能一起抱着睡,竟有一种饥渴的感觉了。【】 小野纱里子更加不堪,整个人如一条抽了骨头的蛇,软软的吊在他身上,任由他亲吻揉搓。 “今晚一起睡。” 张五金好不容易松开唇,犹不满足。 “嗯。” 小野纱里子从鼻腔发出昵音,脸颊红红的,眼更仿佛汪着一泓春水。 “先去看石林,到看有个什么鬼。” 说到这里,张五金突然眼光一亮:“我要是进了石林,有什么奖励” “不。”小野纱里子却吓到了,紧紧抱着他:“千万不能冒险,你要是要我,我什么都给你,现在给你也行。” 看她紧张,张五金到是笑了:“什么呀,我不是要逞能,只是说说嘛,实在不行,我不会冒险的。” “千万不能冒险。”小野纱里子脸上犹有惊容,显示出她对他的担心。 “不会的。”张五金心感动,摇头:“我只是说,万一给我看破玄机,我们能进去,你要给我奖励。” “嗯。”小野纱里子毫不犹豫的点头。 “象初夜那样。” “嗯。”小野纱里子脸颊娇红,却仍是肯定的点头。 她这样子,娇美无限,张五金忍不住又去吻她。 缠绵了一会儿,小野纱里子才整理了一下衣服,牵着张五金的手,跟在他后面,一起觅路走近石林。 远看石林茂密,近看才发现,石柱与石柱之间,相隔还是有一定距离的,近的相隔数米十数米,远的甚至相隔百米。 象最前面的宝剑石,就仿佛孤悬林外,离着最近的石柱,至少相隔百米。 张五金发现一个现象,石林外面草木茂盛,时有树木杂处其间,石林里面,草木却要稀疏得多,树木也少,只能稀稀拉拉的看到一两株,也长不大,精干拉瘦的。 “看来还真有点名堂。”张五金暗暗点头。 “老师,你看出什么了吗” 小野纱里子问,越靠近石林,她靠得张五金就越紧,小手更是紧紧的攥着张五金的手。 说起来她也是忍者,但有张五金在,她表现出来的,就完全是一个柔弱的女人。 这是阴气在阳气笼罩下必然的表现,强势如岩边美雪,最终还不是雌伏于张五金身下,一点抵抗力也没有。 “走近去看看。” “老师。”小野纱里子语气透着惊惧。 “别怕。”张五金拍拍她手,牵着她,一直走到宝剑石下面。 远处看,宝剑石壁立天际,气势雄宏,但近了看,风剥雨淋,上上下下,到处是斑剥孔洞,就有些丑陋了。 蒙胧产生美,朦胧也产生畏惧。 不过仰头看,宝剑石仿佛会晃动一般,还是有些惊心的。 小野纱里子就有些怕,抬头看了一眼,就不敢看了。 张五金到是上上下下的看,没看出有什么出奇的地方。 宝剑石离着石林也远,看石林里面,砂石遍地,偶见草木,即不见什么凶险之处,也没有什么猛兽之类,很平常啊,实在看不出有什么凶险的。 “我们进去一点看看。” 张五金觉得,可能是巨木寨的人把石林神化了,其实没什么古怪。 “老师。” 小野纱里子往石林里看,脸上有着惊惧。 “别怕,有我呢。”张五金安慰她:“要不你在外面等我。” “不。”听说张五金要一个人进去,小野纱里子立刻就抱着了他。 “好了好了。”张五金揽着她腰:“那就一起进去。” 看着她眼晴:“跟我在一起,什么也别怕。” “嗯。” 小野纱里子受到了眼光鼓励,乖乖的应了一声。 张五金在她红唇上吻了一下,牵着她手,从宝剑石一侧绕过去。 “咦。” 才过了宝剑石,张五金突然就觉出了不对,不由自主的惊咦了一声。 “怎么了”小野纱里子本来就有些惊惧,听到他惊咦,吓得小手一紧。 张五金闭眼凝神,微一运气,嘴角不由自主的掠起一丝笑意。 “怎么了老师” 小野纱里子看他表情不对,但明显是似有所得的样子,忍不住问。 “先别问,跟我走。” 张五金不管不顾,拉着她就往石林里面走。 正对着宝剑石的,是一根低矮一些但更粗大的石柱,下大,间小,上面又大,形如一个巨型的蘑菇。 而在蘑菇石的两面,都有石柱超出,也就是说,与宝剑石的距离更短。 张五金不管,迎着蘑菇石走近去,同时凝神感受。 不出他所料,一走近蘑菇石,还有一段距离呢,立刻就感应到了成倍增强的气场,往两边看,两边的石柱果然已经落在了身后。 “果然如此。”他低叫一声。 “什么”小野纱里子却不明白,左看右看。 一般人都有经验,大热天,走两条街进银行存款,一进门,立刻就能感受到里面的凉意,银行有钱啊,空调开得大,冷气足。 但这只是人体皮肤表面的感觉。 人体内,皮肤下面,还有一个感应系统,就是经络。 一般人的经络不通,是不可能感应到什么东西的,如果感应了,那就是感冒了。 但张五金这种经络完全打开了的人,他的经络系统的感应能力,甚至还在表皮之上。 用经络,可以感应到一般人感应不到的东西,那就是气。 张五金现在就感觉到了气,一个气场,一个巨大的气场。 在经过宝剑石的时候,还只有微弱的感觉,甚至不敢肯定,但走近蘑菇石,他就完全可以肯定了。 这座石林,里面有一个巨大的气场,就仿佛一张巨大的龙凤床,又仿佛那根黄金铸的太阳神根,或者是那给人称作诺亚方舟的巨船。 所有这些,原理其实都是一样的,因为独特的形状,形成了吸引凝聚天地能量的功能,就在体内,形成了独有的场能。 就如大海,潮长潮落,就是因为感受到了天地间的引力。 又如大地,春长秋收,同样是因为感受到了天地间无形的生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