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 龙虎合击 (第2/2页)
当然,作为养子,在中国农民纯朴的情怀之中,还是与亲子有着显著的不同,就像昨夜大雪压倒了王氏屠宰场的牲口棚一样,这个早晨,身着单薄衣裳的小勇正在冰天雪地里和抄刀手曹正修缮补葺,远非古代文人雅士远比生活原型更为夸张的诗画篇章:雪压茅屋,高卧有幽人,吟咏梅花初绽,傲雪凌霜。 小勇和王同进年岁相仿,他作为养子兼店里的小伙计,不仅没有棉袄棉裤,显然更不可能象王同进一样能够读书识字。 对于没书读的孩子,这是一件多么渴望的事情啊!小勇对识文断字的王同进的羡慕可想而知,一有时间就爱凑到王同进房中,磨着要认字。 在这件事上,王同进最大的成就感就是将小勇教得妖里妖气。 比如,以中国孩子的启蒙读物《三字经》来说,王同进学的是圣人之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他转而篡改圣人之训,贼习习贱歪歪地教小勇道:人之初,胡扯蛋;猫叫春,寡妇怨。 信步走出房门,烤暖的身子一下子丢入寒霜里,王同进打了个哆嗦,遥望着比他还要瘦小的小勇,却在雪花纷飞的冰天雪地里修缮房屋,不免自嘲的笑了笑。 几头健牛被驱赶到牲口棚一隅,大概目睹了同类被屠户肆意宰割的行径,老长的牛睫毛上霜花闪耀,铜铃大的一对牛眼水雾浑浊。 王同进瞥了一眼健牛头上的两根雄壮的犄角,想不明白牛长这对犄角到底是干什么用的,除了被我们这种智人做成号角或漏斗之外,纯粹是白瞎了大地之母的馈赠。 “曹哥,借几十颗铜子呗!” 王同进突兀的声音打破了专注修补房屋的两人。 因为曹正是学徒,按照同业工会的规定,学徒可以拿到熟练工人一半的工资,曹正每个月可以领到三十五个铜子的薪水. 这点薪资很微薄,连一袋大米都要四十五个铜子,可以想见十九世纪初期中国手工艺人的贫苦。 而因为日俄战争的波及,边城的米价已经飞涨了数倍,这也是小勇的父母辛苦一天,却连一顿糙米饭也吃不起,最终自杀的重要原因。 过去,读一些故事,讲一些流离失所的人饿疯了,吃一种观音土,腹胀而死,当时不觉得什么,如今想来,个中的凄苦不言而喻。 饥饿如影随形的日子,长长的回响在中国人的胃里,记忆犹新,常读常新! “多少?” 曹正应声抬头,惜字如金,神情有些错愕! 王同进也是第一次找人借钱,多少有些忐忑,腼腆的笑道:“我也不知道需要多少,就是想要买一对铁菩提玩玩,曹哥你见多识广,看着借呗。” “砸人?” 小勇停下手中的伙计,坐在屋顶上,看着王同进头脸上醒目的伤口,抬起肿胀的手背抹了一把横流的清鼻涕,挥舞着通红的拳头道:“进哥哥,是谁吃了熊心豹子胆,这样欺负你,我要象老爸一刀捅入牛脖子一样,让他好看!” “你小点声,要是让师傅听见了,你进哥哥又得挨一通训斥都是小事!” 曹正将嗓音压得低低的,喝住了颇为义愤填膺的小勇,转而看向王同进道:“铁菩提这玩意儿是江湖豪侠手中的神器,咱们边城好几家铁匠铺都能锻打,只是做工比较粗糙吧,具体造价我也不清楚,不过,咱们宰牛剔rou用的解腕尖刀,一把就需要纹银一两有余,想来不偏宜,我可没有那么多银子借给你!” 简单来说,1两黄金=10两白银=10000枚铜子,一柄解腕尖刀价值千余枚铜子,几乎不压于中国三四线城市房价一千多人民币一平米的购买力时期。 锻金铁为兵器,在满清王朝依然是一项颇为尖端的科技! 王同进闻听此言,心里瞬间凉了半截。 “进哥儿,你是读书人,这样做肯定有自己的道理,绝对不象小勇乍乍乎乎的念叨的那样去咂人。” 曹正望着王同进忧郁的眸子,讪讪笑道:“不过,我想,这铁菩提可不偏宜,如果你真的需要的话,还是向你父亲说吧!” 小勇扯开嘴笑道:“曹大哥,你这不是把进哥哥往刀口上推吗?” 他绘声绘色的描摹着王鸿燕闻听此事的反应:“你个龟儿子的,要铁菩提干什么?啊!难道喇嘛尊者要传你们少林七十二绝技吗?” 一语惊醒梦中人! “喇嘛尊者要传授少林七十二绝技!”王同进呢喃有声,兴奋得差点大叫起来。 他想,这个理由一定能说服他父亲。 因为他父亲在艰难的生存面前,依然让他到十里之外的喇嘛寺庙上僧学,很大的原因是他内心深处永远期盼他的儿子有一天能够高中科举,光宗耀祖;而如果学了少林寺七十二绝技,走上武举之路的话,甚或出将入相文武双全的话,他父亲紫膛色的面孔一定会如同铁树开花一般,绽放出久违的笑容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