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六章 成窑五彩泥金小盖钟 (第2/2页)
钗见她母亲高声,忙拉了拉她母亲道:“那林姑娘是这家的外甥女儿,可是这家的正经亲戚。又是难得过来的。老太太太太们替她做生,也是应当应分的。至于底下人,咱们也都是这么过来的,何需跟她们计较呢”宝钗顿了顿又道:“我们住在这,只不过是亲戚的分,那珍大嫂子和咱们不过是嘴上的亲戚,面子上的罢了,那林姑娘才是她们的正经姑舅妹子呢” 宝钗这番话还真是她的心里话,并不是为了煽风点火而说的。她刚刚在沁芳院里看到了满桌子的贺仪,虽说确实惊讶了一下,不过也就那么一下下而已。宝钗知道那林姑娘和嫂子姐妹们一向都是极好的,姐妹们也就罢了,那珍大嫂子手里宽裕,手笔大些也是正常的。本来么,说不定也就这么一次的事,既能在老太太面前全了礼,还能一次给林姑娘留下个好映象,这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这尤氏原本也只打算比照着平里给姐妹们的礼来送,顶多再精巧些。只是后来又见贾母如此高兴,便想着按着送宝玉的礼来行事。再后来却见两府里的下人都竟都送了礼,把这件事搞得极大,尤氏便想着再添一两样。可是谁知贾珍知道这事后,忙叫她多多添补,甚至还陪着她料理,尤氏便又多加了两样。没想到今临来之时,可卿又添了几样,如此一来,这贺仪的数量质量就可观了。 薛姨妈听了这话还是赌气道:“这种亲戚,白送我都不要。” 宝钗知道她母亲一时转不过弯来,自己这么紧盯着劝着倒反而坏事,还不如让她自己好好想想,说不定就开了窍了。于是也不多劝了,只是说道:“虽说不是什么正紧亲戚,但是礼数总是不能少的,不然的话平白叫人家看笑话,何况又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再则说来,妈好歹也是长辈,珍大嫂子、林姑娘她们按礼也得唤您一声姨。小辈们做生,妈也应当端出点范儿来。” 薛姨妈一听这话,倒是有了两分较劲的心,虽则不愿,但是这也是自己的脸面,总不能自己伸手打自己的嘴巴子吧于是便上了心卯足了劲,和宝钗两人一份一份的打点了起来。 沁芳院里,黛玉吃过午饭后便回了自己的卧房。 黛玉一进了内室,天影就走过来笑道:“小姐,刚才小蓉的丫头瑞珠偷偷递了个匣子给云裳,我们想着必是小蓉送您的贺仪了。只是打开一看,却不大认得这算是什么时候的东西,连着女萝、玲珑、云裳都不认得。” “哦?还有什么是你们不认识的?拿过来我开开眼呢?”黛玉听了这话也是好奇道。 话一说完,女萝已是捧了个福气不到头花样的剔彩捧盒过来。 黛玉接过盒子,看了半晌,打开一看时,顿时眼睛都亮了。 这是一对小盖钟,釉质洁白细腻温润,薄轻透体,胎体之薄几同蝉翼,可映见手指。色彩丽,釉下青花色泽淡雅,釉上诸彩鲜艳清新,上下斗合,浑然天成。画工精细,姿色生妍。娟秀典雅之外又带泥金真色,更是贵气之极。 黛玉不由得倒吸了口冷气,同时脑中不由得迸出了一排资料,1999年4月,香港苏富比举办的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会上,一件保存品相完好的明代成化斗彩鸡缸杯,拍出了2917万元港币的天价。 黛玉双手颤抖着翻过茶盅,仔细一看,大明成化年制加双方框的楷书款。果然,成窑五彩泥金小盖钟。而且,这还是真品,并非后代的仿制品。黛玉不由松了口气,只是欣喜赞叹的同时心中不由得出现了许多的疑问,这原本应该在妙玉处的盖盅怎么会出现在可卿那里的?这盖盅到底经历了什么样的传奇?现在又怎么会被可卿当做贺仪转送给了自己? 说起来,黛玉对这盖盅的了解完全是因为以前惊讶于妙玉这个孤女的豪奢,她哪里是在修行,分明就是炫富来的。几次出场,几次出手,大部分都是饮食茶具,而且随随便便的一个小盅子既是官窑之物,还都是前朝的名贵、珍稀之物。 其实这个成窑五彩既是成化斗彩,斗彩技法萌发于明代宣德年间,发展于正统时期,成熟于成化年间,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各朝均有烧造,其中最富盛名的就是眼前的成化斗彩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