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十二章 孔雀家雀衔泥燕 (第1/2页)
“其实说起来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家世不是,祖上也只是个紫微舍人,咱们姐妹们,哪一个不比她强些?不是说商人就不好,商人里头自也有出色的,比如徐表哥,比如马老板,可是自然也就有像薛家这样仗势欺人的。再说人品才貌,咱们边的这些姐妹们,也不输她多少的,只是不像她似的这么乐意挂在嘴上说就是了---”淑君还是一个劲的喋喋不休的数落着,黛玉连想插话都插不上。 淑君不喜欢宝钗这不是什么新闻,黛玉也听过了许多遍。其实原本黛玉也不大喜欢宝钗的,只是接触了这些子以来,倒也改观了不少。宝钗现如今的为人处事,有她自小家庭教养的缘故,也有她现如今的家世、家境影响的缘故。这薛家也能算个儒商,自他家这两代的姻亲嫁娶上就可以看得出,也是想往经济仕途上走的。这样的人家,思想必定会过于墨守成规,保守一些,宝钗能如此稳重端方也可以说是从这里来的。 更何况现在,薛家虽说只是借着亲戚的分住着贾家的房子,一应大事小吃穿用度不沾贾家一文半个的,可是到底也比以往多了份管制压抑。不说别的,薛姨妈并宝钗二人都要到贾母跟前去请安说话,这就是一重烦恼。更何况,贾家上上下下那么多张嘴那么多心眼儿,怎么能不“夹紧尾巴做人”,怎么能不圆滑一些? 至于说淑君说宝钗献,其实这也是人之常,比起这些诗礼大家公侯豪门,薛家的家世确实末了些。就像是令仪家如今已经败落了,可是只要一说起诸暨陈家,人们还是会竖起大拇指称赞这陈家是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而薛家,就算有百万之巨,到底还是一介商人。不是别的,士农工商,如此而已。令仪曾说她的家世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也正是这个道理。所以宝钗会如此,也不过是想给自己加点底气罢了,其实也不算什么。 淑君走后,黛玉自妆奁中取出了自可卿袖子上剥下的那颗珠子,虽不十分大,可是颗粒圆整,光泽透明呈淡淡的蔷薇粉色,有宝光,质地坚硬,怎么看都是一颗品质极佳的珍珠。 可卿素的吃穿用度,都不是常人能比的,这宁荣二府中,也就贾母能与之比上一比了。这里头虽然也有贾家的孝敬,可是自然也有她这些年来的积累。不过话说回来,这些东西并不是黛玉计较的所在,黛玉惊讶的是可卿的本事。就那么一会儿的功夫,连策题都能打听的一清二楚,这可不是等闲的能耐,黛玉自觉自己到底还是小看了她了,这样的可卿委实让黛玉高看了她不只一丝半点。 以前在黛玉没有见过可卿的时候,一直以为她只是一个花瓶美人罢了,处在这个尴尬的地位,没有心机计谋也就罢了,还骄奢yin逸,即使具有皇室血统又如何,还不是早早的就一条白绫归了西。像极了孔雀,美,神秘,脆弱。 可是现如今,黛玉越来越发现,可卿并不是没有承担过责任,为了自己的父亲兄长亲人,或者说是她自己,她也曾努力过,也曾有所作为。只是她与她那些被蒙蔽了双眼或者说是想孤注一掷拼死一搏的亲人相比,她更多了份清明,更多了份理智 或者有人会说可卿没有气节,可是这种时候,难道就真的应当枝头抱香死吗?在这样的人家,出了这样的事,不是简简单单的国仇家恨、成王败寇这么几个字就能够说得清的,不是可卿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就能够以死明志的事。若说国,这还是自己的国度;若说家,大家小家这都是家,本来就是血脉相连的一家子。若说玉,可是到底谁是瓦,谁是玉?若说死,可是就算死了,难道就能沉冤昭雪了吗?都说倾巢之下安有完卵,可是若有,难道还要从容赴死吗? 不管说可卿苟延残喘苟且偷生也好,独善其也罢。黛玉很高兴可卿还想活着,愿意被剪掉满金翠,成为一只凡俗的麻雀。 总之,生不容易,死也不容易,可是活着,更不容易这飞上枝头变凤凰不容易,可是凤凰变成衔泥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就更是不容易了 只是,黛玉现在犹豫的是,到底这几只小家雀该怎么飞出来从可卿的话里,黛玉已是知道,她是出不去的,除了宁府也就是荣府了。何况做戏要做全,既是要帮忙,就要粉白黛黑、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