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三章 神佛的选择 (第2/2页)
玉,“还有哥儿,我看哥儿这个形容段,言谈举动,也是像极了国公爷的。”说完,两眼便流下了泪来。 贾母听了也不由叹道:“正是呢,我养了这些儿子孙子,也没有一个像他爷爷的,就只这宝玉像他爷爷,这玉儿、君儿也确实有一两成相像的地方的。” 黛玉见贾母并没有如自己所料的也流下泪来,反而眼神里有种说不出的异样感觉,这心里便觉得有些不大对劲了。 那张道士已是说上瘾了,也不顾众人,只向贾珍说道:“当国公爷的模样儿,爷们一辈的不用说,自然没赶上,大约连大老爷二老爷也记不清楚了。” 说着又唤过随跟着的一个小道士,低头嘱咐了他两句,那个小道士听说了忙应声下去了。不一会的功夫就捧着盘子过来了,张道士接过盘子向贾母众人笑道:“这是我给两位小姐的一点儿敬心,还请两位小姐收下。” 贾母听说,向盘子里看时,只见是两件珠穿宝贯、玉琢金镂的金璜,一件是事事如意的纹样,一件是岁岁平安的纹饰,一看就不是凡品。于是说道:“这不能收,你也胡闹,你出家人哪里来的这个,何必这样。” “这两件都是传道的法器,两位小姐若是不稀罕,只留着在房里耍玩赏人罢。”张道士又把盘子往前送了送笑道。 贾母见张道士坚持,便只好收下了,黛玉淑君又向张道士道谢。张道士忙道不敢,便退了出去。 这里贾母与众人上了楼,带着宝玉及众姐妹们在正面楼上归坐。邢夫人、王夫人、薛姨妈并凤姐儿她们占了东楼。众丫头、婆子们都在西楼轮流伺候着。 一时贾珍来回,“神前点了戏,头一本白蛇记。” 贾母皱了皱眉问道:“这是什么故事?” “是汉高祖斩蛇方起首的故事,第二本是满笏。”贾珍回道。 “这倒是第二本上?也罢了,神佛要这样,也只得罢了。那第三本呢?”贾母皱了皱眉,复又笑道。 “第三本是南柯梦。” 贾母听了便不再言语了,贾珍退了下来,至外边预备着申表,焚了钱粮,开了戏。 黛玉直到这会子才有空好好体味这在神前点的三出戏。第一本白蛇记,黛玉边要不是有个喜戏文的天香,黛玉也不会知道这世上这么多曲目中,会有这么多相同曲目的戏文。 这白蛇记,汉高祖醉斩白蛇这自是一出,这一出白蛇记也算是出名的了。不过还有一出同名的白蛇记名声虽是不如这出,只是黛玉心中暗忖,看刚刚贾母的神应该也是知道那出冷门的白蛇记的。那出白蛇记说的是书生刘汉卿和他的妻子受到继母的迫害,只好出走他乡,在途中曾救了一条白蛇,这蛇其实是龙王之子所变的。刘汉卿在异乡穷困负债,被bī)投水自尽,幸而被白蛇报恩搭救,并赴任州官,衣锦返乡,痛斥继母罪过,一家人得以团聚的故事。贾母素来是个有心的,难免不多想。黛玉也是个有心的,自然会想得多些。 满笏这出戏是贾母最喜欢的戏文,这点黛玉早就知道了,可是神佛偏偏把这出戏安排在了第二出,贾母也是很无奈。 更无奈的是第三出,二十年间享尽了荣华富贵,醒来后却发现这只是一场梦,一切全部都只是虚幻而已。这样的结局,怎么可能是贾母想要的。再加上是神佛的选择,贾母怎么可能安心。 只是在黛玉而言,满天神佛都是有的,这么齐全的戏码,可不就是贾家这一百多年的真实写照嘛真是没有比这更真的了。 正在黛玉思绪翻飞之际,只觉旁边有声响,转头一看,宝玉正在贾母边翻看着那两件金璜。 淑君也探过子来看,宝玉见这两人都看着自己,忙松了手,讪讪道:“这两样东西倒都好玩,回家穿上了jiejiemeimei就可以带了。” 黛玉淑君二人只点了点头,也不言语,便扭过头去看戏去了。宝玉悻悻的又看了两眼那两件东西,又拿眼睛去飘黛玉淑君二人。 贾母端坐在上席,看起来是在聚精会神的看戏,可是这三面楼里的事一样都逃不过她的眼睛去,更何况是眼皮子地下的事。贾母不动声色,可是余光却在宝玉、黛玉、淑君三人之间游走不停,想想刚刚张道士说的话,又想想神佛挑的戏文,再想想这三人的面容,不由得闭目养神了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