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12章 团圆(二) (第2/2页)
“爷爷,我真的没啥好说的,你们对我都很好,所有的事情你们都想在头里了。墨远他们有的我也有,现在的功课也赶上来了,有衣服穿,回到家还有热乎的饭菜。我真没啥说的。”狗蛋儿赶紧摆手道,“要说有,也是只要博远哥一直对俺姐好就成。” “你这小子,我啥时候对你姐不好了。”姚博远弹他个爆栗笑道。 “大侄子,小舅子的意思是说一直对秀芹好。要保持下去哟!”田胜利笑道。 “对对,姑父说的就是俺的意思。”狗蛋儿忙不迭的点头道。 “呵呵……” “小猫!”姚爷爷看着他道,“我知道你心里有很多的怨气,委屈和不满!” “姚爷爷!”钟小猫惊讶地看着他道。 “我还没有老眼昏‘花’,你‘精’明俺们也不傻。”姚爷爷笑道,“要相信你爸爸、mama一定会没事的。在这之前,咱得好好的活着,总有重逢的一天,是吧!” 也许是姚爷爷和蔼,也许是气氛太好、也许是被人戳穿了面具。 “说不生气是假的,运动来了,一夕之间家破人亡,我心酸过、苦恼过、无奈过、屈辱过,甚至恨不得突突了他们。自从被到了这里,我体会了前所未有的生活,努力过、奋斗过、尽力过,我清晰的认识农村、农民、也明白了我国传统的农业有多么的落后。就农业生产工具我当时使用的农具很多在汉代就有了,如今仍在使用。农村真穷,农民真苦。从‘春’耕、夏管、秋收、冬炼,都少了农民泪水和汗水,我会把他当作一次人生中的磨练。咱们大多数人祖祖辈辈都这么过来的,你们能做的,我也不差!” “能这么想就对了!这世上没有过不去的坎儿。想当年打小鬼子、打老蒋,可比这日子艰难多了。俺们不照样扛过来了。这日子是过出来的。”姚‘奶’‘奶’笑道。 “老头子还有要说的吗?”姚‘奶’‘奶’问道。 “我再说一句,是说清远的,你大哥都结婚了,你的个人问题,是不是该解决一下。”姚爷爷点名提道。 “我!”姚清远指着自己道,“还早着呢!我这娶媳‘妇’儿的本还没攒好呢!不着急。”他接着又道,“娘、‘奶’‘奶’,你们可别擅作主张,不然到时候我可不配合,你们可别生气。” 在姚‘奶’‘奶’和大娘生气之前,姚清远惊叫道,“呀!我得赶紧走了。”逃之夭夭了。 “这小子,怎么一提结婚就跑。”姚‘奶’‘奶’哂笑道。 大娘低头沉思,不会是打击过头儿了吧! “别担心,今年一定要好事。”刘姥爷笑道,观清远的面相,红鸾星动,“所以明年一定有喜事。” “儿孙自有儿孙福,顺其自然吧!”姚爷爷笑道。“好了,时间刚刚好,不耽误亲家母上班吧!” “不耽误,不耽误。”刘淑英起身道。 “妈,你晚上还回来吗?”连幼梅问道。 “回来了,回来多热闹,我一个人在城里怪冷清的。”刘淑英穿着衣服,戴上兔皮帽子,穿戴整齐,就踏出了‘门’。 其他人陆陆续续地也散了,孩子们自有自己的去处。牧广山则去巡山了。 姚家的‘女’人们收拾碗筷后,要包饺子了。 姚长河本来想去看老战友的,因为刚才老爷子的一席话,决定留下来,跟老人们聊天。 老实说回来十来天,他光想着忙活自己的事了,都没有怎么跟老人说会话,实在太不孝了。 “博远娘,泡壶茶进来,再抓些南瓜子和瓜子。”姚爷爷朝外面喊道。 “知道了,爹,一会儿就来。”大娘应道。 少顷大娘端着茶壶、姚夏穗端着茶杯、姚秋粟端着南瓜子和瓜子进来放在炕桌上。 给在场的长辈们斟满茶,又退了下去。 一屋子姚家的男人们,只除了妮儿这个小丫头盘膝坐在炕上。 “爹,娘,您二老年纪大了,都快七十的人了。我看着今年的收成和分红都不错,就别再干下地干活了。”姚长河说道。 “对呀!在家里含饴‘弄’孙,就别再干了。”姚长海附和道,“我老早都想这么说了,我们能顶‘门’立户了,下面的侄子们也长上来了,您二老早年间兵荒马‘乱’的,没享过福,这老了,也该想几年清福了。” “我同意三弟和小弟的话。”姚长山赶紧说道。 “咋了,我还没老的不能动呢!这就想着罢免我了不成。”姚爷爷这眉‘毛’就立了起来,“我和你娘是天生的劳碌命,都是干活的人,再说了那活儿又不累人。” “还说不累人!”姚长海立马反驳道,“我娘在席厂那活儿有多累,我会不知道。”Q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