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5章 厥过去 (第1/2页)
香芹之后听刘玲说,刘家和段家达成了共识,以后段家再不会跟他们提“钱”的事儿,而刘家当然也会把段勇源的救命之恩记在心里,以后他们也会找机会报答段勇源。 本来就是该这样的,结果被窦氏一掺和,啥事儿都变味儿嘞。她真的就跟个搅屎棍一样,非要把一缸干净的水给搅混了,能把人恶心死! 哪怕窦氏背后没有段二华和冯兰花怂恿着,窦氏也不会安分。 进入六月份,天儿越来越热。 这时候香芹的木屋里面根本就不能烧炉子,炉子一开,热气涌起来,屋子里头渐渐变得又干又燥还热的让人难受。 香芹做饭,就不用屋里的小火炉嘞,用的是木屋外面的灶台。 烧炉子费煤,烧灶费柴火。村子里每户人家都攒的有柴火,基本上是晒干的包谷杆子和包谷棒子。香芹没有种地,就没有这些东西。当然烧灶也是可以用煤的,但是烧灶要是用碎煤的话,那还得花钱买煤。香芹不舍的花这个钱,于是就每天背着筐子出去捡柴火。 沿着十字路口往北去的那条路一直走,只要走出这个十字路口,还要再往北走几公里才能看到下一个村子。 在这中间的路两边,那都是一望无垠的麦地,一垄进挨着一垄。 在这条路上向东能看到铁道上呼啸而过的火车,向西能眺望到白杨岭。 白杨岭是一群山岭,山岭上十有八九都是野生的白杨树。其实好多庄稼地里的田埂边上也有野生的白杨树。这附近就属那一片山岭上的白杨树最多,也因此而得名。 往白杨岭去的路不好走,沿着田埂往西才能过去。 这种崎岖坎坷的小路,像那些自行车、三轮车根本就进不来也行不通,只能靠人的一双腿脚嘞。 最近这一段时间,香芹把一整个下午的时间都花在了白杨岭上。 除去搁白杨岭上捡柴火的时间,香芹一个来回都要一个多小时的脚程。 去的时候,香芹背的是空筐子,还是比较轻松的。 回来的时候就累人嘞,她背后的筐子里全都是长短粗细不同的树枝。这就是她一个下午的成果。 她走走歇歇。有时候到了天黑都回不去。 香芹往白杨岭去的这条路,地方比较偏僻,来来回回的都是走车的人。地理环境再复杂,哪有人的心复杂?她单独行动。是没有安全保障的。 这两天。洪诚在她跟前一张嘴。就叨叨这事儿。 他说的天马行空,还挺吓人的。 “万一你要是碰着坏人咋办呢?人家要是对你谋财害命,剩我孤家寡人一个。你说我咋办?我到哪儿哭去?我找谁哭去?” 香芹不耐烦,“我让你跟着我一块儿去你又不去,你嫌路远,不愿意跟我一块儿去。你不去我不去,那谁给我拾柴火去?” “没有柴火,咱们可以烧煤。”洪诚说的理所当然。 香芹白了他一眼,“你以为煤都是不要钱的?” “你不愿意出钱,我给你出吗。”洪诚特别慷慨,他也不是对谁都出手大方,当然香芹是个例外。 “你的钱就不是钱啦?”香芹看不惯洪诚大手大脚的样子,不该往外面花的钱却花了出去,那花的都是冤枉钱。 香芹也不是守财奴,她就是想把钱花在对的地方。 现在这一片儿啥东西都不便宜,哪怕就是一块儿蜂窝煤,那也要绕好远的路才能被运过来。 大前天的时侯,香芹让洪诚去生火,一回头就看见洪诚把蜂窝煤拍碎了往灶洞里面填,当时她气得直想抄起火钳子往他手上敲。 真是不知道他咋那么舍得! 虽然蜂窝煤也不是啥主贵的东西,可是照洪诚那样拍碎了往灶洞里面填,恐怕五块儿蜂窝煤都不够。 那小火炉子里面填上三块儿蜂窝煤,都能烧上好半天。 香芹一意孤行,还是坚持往白杨岭去拾柴火。 洪诚真的担心香芹会出啥事儿,怕她在路上遇见坏人是一回事儿,也担心她在山上出事儿。 万一香芹一不小心失足,从山上滚下来摔着哪儿回不来咋办?又万一香芹被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毒蛇咬上一口,当场一命呜呼咋办? 洪诚越想越害怕,最终还是妥协,跟香芹一块儿去白杨岭拾柴火。 有洪诚分担一些,香芹当然是比较轻松的。两个人一人背一点儿柴火回来,能够烧上两三天,香芹也不用天天去白杨岭了。 香芹把拾回来的柴火在太阳地里晒了一晒,就都堆在了床底下,因为木屋的空间有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