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三百章 我贾汉三又回来了! (第1/3页)
听到赢杏儿的话,这一回,轮到柴俊惊怒了。更新快无广告。 他终于保持不稳面上的阴诡之色,老脸涨红道:“大胆!明珠公主,你可知,咱家是代表圣上前来,你敢口出狂言?” 赢杏儿依旧冷笑一声,道:“本宫知道,如今不比当年了…… 你这等奴才,不会将本宫放在眼里。 只是,你若够胆,就只管继续啰嗦。 现在是里面人劝着驸马躺着养伤,不许动气。 等一会儿他脾气上来了躺不住了,亲自出来同你说话时,你就知道什么才是好下场。” “你……” 柴俊肺都快气炸了,这是他第一次出场戏,原本都稳稳当当的,任凭那群勋贵跳脚骂街,他都不在乎,始终掌握着场面节奏。 谁料到底出了岔子。 他简直不敢相信,贾环还能醒来…… 那样的伤,纵然不死也是废人,怎么可能几个时辰就活过来? 赢杏儿八成是在唬他! 念及此,柴俊面容狰狞,恨不得当场揭穿赢杏儿的谎言…… 可是,他终究还是不敢质疑一个字。 真要逼出了贾环,以其“残暴疯狂”的性子,柴俊相信,贾环真能让人将他当场拿下,直接砍了脑袋。 想想那厮的暴虐脾性,柴俊都忍不住一阵心悸。 在那厮的眼中,好似从不知天家的威严不容触碰一般。 偏生,根据过往的经历,柴俊用屁股去想,都能想到宫里绝不会因为此事和贾环为难。 谁都明白,贾环遇刺,多半和咸福宫那位有关。 就算不是,可按张勇所言,此事也和贾环帮助隆正帝,没有帮太上皇指定的继承人相干。 贾环因为大力帮助皇帝,差点都被人干掉了,如今杀一个冒犯他的太监,隆正帝怕是连嘴都不会多张一下…… 想至此,柴俊心里涌上一股悲哀。 忽然觉得,张勇要干掉贾环的做法其实是极对的。 让这样一个人存在下去,其他臣子还他娘的怎么干活? 眼中闪过一抹恨意,柴俊眼眸怨毒的看了眼赢杏儿,呵呵道:“既然宁侯不喜咱家出面,那咱家走就是。 只是咱家毕竟是代表圣上前来的,回去圣上要怪罪起来…… 宁侯和公主自然不怕,可其他人就……” “蠢货!” 赢杏儿闻言,抽了抽嘴角,甚至都懒得再去看这个柴俊,仰头无语望天,吐出两个字。 这些人真真是上不得台面,在私底下算计人时,阴狠毒辣,手段老道。 可真等他们亲自上阵后,反而立不起来了。 身临其阵,大半都成了智障…… 兴许,这就是所谓的狗rou包子上不得席面吧。 柴俊敢在大半朝的勋贵前说这些的话,不是脑子坏掉了又是什么? 真当人家是可以随意拿捏的? 果不其然,这边赢杏儿刚骂完,那一边武勋们已经炸开了锅! 温严正一步上前,抽出腰间宝剑指着柴俊厉声道:“我等武勋将门,满门富贵,皆得自掌中剑,胯.下马。 自高祖皇帝起,数代以降,父死子出征,兄亡弟披甲。 为大秦出生入死,血战沙场。 九死一生搏来的富贵,无愧天地。 不想,如今竟被一腌臜阉奴当面威胁? 却不知,哪个给你的胆子?! 猪狗一样的鄙贱东西,也敢当吾面大放厥词。 当吾宝剑不能杀人乎? 再敢多言一句,吾必杀你! 老狗,滚!” “老狗,滚!!” 近百赫赫武勋,齐齐怒喝一声,煞气直冲云霄。 柴俊与其随从,直觉得一股股血腥煞气铺面而来,冲击的他们双股战战,连站都站不稳当。 柴俊面无人色,哆哆嗦嗦的看着温严正等人,连再放句狠话都不敢,仓惶狼狈的离开。 “哈哈哈哈!” 见他如此,满街勋贵齐声大笑,声音如雷。 唯有温严正眼中闪过一抹凝重之色…… 待碍眼的人离开后,一众武勋纷纷向赢杏儿打听起贾环的情况。 赢杏儿微笑道:“驸马身子还有些弱,暂时不能见客,诸位的心意我必转告给他。 待他痊愈之日,再摆大宴,做个东道,宴请诸位。 天色不早了,诸位将军请回吧。” 榆林子等人知道贾环无性命之忧后,也都海松了口气。 以贾环和秦家的关系,只要人不死,这件事多半就揭过了。 一群人笑呵呵的拱手道别。 只有温严正留到了最后…… …… “公主,环哥儿还没醒来吧?” 进了门楼后,温严正沉声问道。 赢杏儿见他面色肃然,点点头,不过笑道:“温伯爷不必担心,虽然没醒,但有幼娘和蛇娘两大神医圣手在,很快也就好了。” 温严正长出一口气后,面色并不变好多少,道:“但愿环哥儿能快些养好伤,如今宫里又发生了变化……” 赢杏儿眼神一凝,道:“不知温伯爷所说的变化是……” 温严正看了看周围,见除了索蓝宇和赢杏儿身边的心腹昭容外,并无其他人,他便沉声道:“据我推测,宫里陛下的心思,多半发生了变化。 到底会变向何方,我亦不知。 但其对武勋的态度,一定会变。” 赢杏儿闻言,道:“温伯爷是说,那位想要趁机削弱武勋?” 不是不可能。 往常时候,没有正当理由,天家都不好对武勋下手。 但凡行“狡兔死、走狗烹”的帝王,没有一个有好下场。 刘邦这样做,便有吕后之乱,几乎杀绝刘姓诸王。 赵大杯酒释兵权,虽然没有动刀子,可结果依旧不好,他自己不明不白的死了,直系子孙在整个北宋一朝都过的心惊胆战。 朱元璋就更不用提了,大杀功臣时,太子就死了。 等杀尽功臣后,儿子反了,还杀了孙子。 总之,这样做的帝王几乎都没有好下场,还累及子孙后代。 这还只是一个缘由。 第二个,大秦又有不同处。 军方除了不能干政外,拥有极高的自主权。 这一面虽然极大的保证了军方的战斗力,却也不是没有“隐患”。 用文官的话来说,就是尾大不掉,容易生变。 所以,一般情况下,皇帝也不敢随意无理由的打压武勋将门。 但这次不同…… 这次是武勋自己中间出了大乱子,隆正帝有无可辩驳的理由,也有足够的动机出手。 理由自然不必赘言,张勇一事,将武勋一脉都陷入了一个被动之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