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第1/2页)
忠怡亲王!! 听到这里,张廷玉霍然色变! 亲王,怎么会是亲王?! 国朝之初,也不过封下四大郡王。更新快无广告。 那可是亲王爵啊! 称孤道寡,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贾环为国侯时,张廷玉等人还能与其勉强分庭抗礼。 客气时自称一声“下官”,不客气时自称一声“本官”都无妨。 可贾环为亲王后,他开恩时张廷玉等人可以不跪拜,不开恩时,张廷玉等人见面,都要行跪礼。 国朝已经有一个忠怡亲王了,如今再出一忠义亲王。 还是异姓! 这如何使得,又如何得了? 然而,依旧未完…… “加九锡!” 最后三个字,连赢昼都是目光闪烁的大吼出声。 “轰!” 如此一来,莫说文臣武勋,就算是城门楼下的兵卒,甚至是百姓,都震动起来。 自古而今,加九锡都是臣子谋反的第一步。 王莽加九锡,继而篡汉。 曹cao加九锡,继而囚天子以令诸侯。 司马昭加九锡,取魏而代之。 南朝四朝开国皇帝刘裕、萧道成、萧衍、陈霸先都曾从前朝受九锡,然后创立新朝。 李渊加九锡,随有大唐之始。 但凡臣子加九锡,逆多忠少。 贾环怔怔的看着隆正帝,一旁五凤城门楼上,一行皇宫御林,以八匹黄马牵引来一架金车大辂。 又有内侍捧上衮冕之服,加上配套的赤舄(鞋)一双。 另有卫士携戟、铩一双,寓为虎贲。 再则赤黑宫矢,以征不义。 巨斧大钺,能诛有罪。 最后则是乐则、纳陛、朱户及禾巨鬯。 合为九锡! 这是,赢祥都未得之重遇。 通常而言,一国帝王最贵。 次之太子,次之未出宫之皇子,次之亲王,次之郡王,次之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 但是,当亲王加封九锡,地位便一跃而上。 仅次于帝王,贵在皇子之上,与皇储不相上下,甚至,隐隐高之…… 王莽曹cao,皆可见君不拜,可行废立之事,名义上低于帝王一筹,可实际上,更重之。 也正因为如此,城门楼下的张廷玉等人,甚至都顾不得此处何地,此时何时,就要往城门楼上闯。 拼死劝谏! 然而还未行动,就被四个黄门拦了下来,不知说了什么,张廷玉等人犹豫再三,到底按捺住了焦躁的心思。 “陛下,您这……” 张廷玉按捺的下,贾环自己却有些毛骨悚然。 心里怀疑:这不是要坑咱吧? 隆正帝靠在御椅上,细眸半睁,今日的大典,已经消耗了他太多精力,隐隐开始难撑了…… 不过,看到贾环不加掩饰的狐疑眼神,隆正帝还是忍不住扯了扯嘴角,想骂几句,只是顾忌会昏过去,只能珍惜精力,勉强解释道:“贾环,朕虽念你大功,但能为你做的,并不多了。 日后你率众出海,开疆拓土。 随着封国起,人之野心亦起。 你待人太诚,日后必遭人背叛…… 朕予你王爵九锡,赐你大义,日后,你也……你也好,多层约束于他们。 好些人……好些人都不喜欢你,都劝朕,防着你。 但朕喜欢你,朕信你。 贾环,你……好自为之吧……” 勉力说罢,隆正帝已摇摇欲坠。 他虚弱的摆了摆手,苏培盛便忙带着一干力士,口中念着“快快”,一行人就抬着隆正帝速速回宫。 隆正帝之前就交代过,他不能在天下臣民面前,昏厥过去。 也不能露出疲软之态…… 因为他是,隆正皇帝! 贾环跪在那里,看着匆匆离去的御驾,却已然是泪流满面,一字一句道: “臣!谢主隆恩!!” 城门楼下,数十新封武勋,齐声呐喊道: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曲终人散。 隆正帝回宫,俘虏被押回营,百官还朝,十数万百姓心满意足的或各回各家,或寻个茶馆酒楼,再议今日盛事…… 而两阁阁臣,和新进武勋,则一起进宫等待隆正帝的消息。 看着川流不息的宫人和御医往来于大明宫,不少人心里都颇为沉重。 或许,在今日之前,武勋将门世家,对隆正帝的感观,已经快到了生出恶念的边缘。 但一切不满,随着今日之大封,全都不复存在。 这就是皇权时代下,人们的思想。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在行完霹雳雷霆后,再施雨露,臣子之心,就多半由怨望,变成感恩。 今日隆正帝施下如此前所未有之隆恩,满朝勋贵之心,都从之前的动荡不宁,转换成了坚定的支持。 看着那一张张关心沉重的脸,牛继宗秦梁等人相互看了眼,眼中唯有苦笑…… 到底是御宇二十多年的帝王啊! 帝王之术,超凡不俗。 今日之前,贾环若起事反秦,这里的大半武勋都会相随。 但今日之后,贾环若再起事,这里的大半武勋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