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三五0章 殊途同归 (第2/2页)
亲齐国公的人,做过两军交战时探听消息的探,真枪实弹深入敌军三百里,是大周朝军中最优秀的斥候,景轩怕是怀疑是不是皇帝故意弄出来的烟雾弹——引着俞清瑶出面,回京探查沐天华的“真正死因”? 他没有回复,只让人继续传信,写了四个字“何以判断”。斥候很快传信回来,条条框框的分析如下:一来,沐天华从道观带进去的四个小道姑,失踪了两个,另外两个毒哑了。小道姑无关紧要,可好端端的,怎么会失踪,更别说毒哑!她们出了事,那主人能无事?其次,沐天华虽然不大和外面人往来,可一年半载总要和俞皓通信两封,且如今有了亲孙,竟然一次也没看!再讨厌儿媳妇,不至于连亲孙也厌恶吧?太不符合常理。第三,也是最重要的,那斥候有了怀疑后,派了很多人手紧紧盯着端王府的后门、角门。有一次深更半夜看见黑衣人抬着麻袋出来,偷偷丢在宫外的乱葬岗——宫廷里死了太监宫女,就暂时存放那里,次日自然有人抬着去活化。 那斥候冒着呗拆穿的危险,换上太监的衣服抬尸体了,发现是一具女尸。被毒死的女人。看模样、身段,绝不可能是艳冠京城的木天华,记下面容特征后,一直探查女尸的真实身份。因范围缩小到只根木天华有关的,很快查到了,那女本来时木天华身边第一得力人锦娘的侄女!锦娘早被赶走了,死在外面,她的侄女孤苦无依来求助木天华很正常,被拒绝也是很正常,唯一不正常的是,端王府会吝啬那几两银,好好的毒死人作甚?还深更半夜把人抬出去? 虽然最后都没看见木天华的尸体,但多年的斥候感觉,木天华一定出了事故,而且事不小的事故。若端王和与皓表现的忧虑重重,他反倒不那么确定,可两人都和平时一样,该干嘛就该骂,他几乎能确定——木天华可能不在人世了。在王府的“真人”说不定时假冒的。 景轩看完之后,深深叹息。转头告诉胡嬷嬷了。 胡嬷嬷也不知说什么好,曾经的京城明珠木天华时多么让人羡慕的对象啊!到如今死都死得悄然无声。凭她多么惊世美貌,凭她什么出身高贵,一生最重要的两个男人,居然狼心狗肺,不把她的命当一回事!女人最悲惨的男人靠不住,儿更靠不住,都让她碰到了。既然她心心念念的两个男人都不为她伤心了,凭什么让俞清瑶一个外嫁的女儿难过? 况且现在的情况是,“文华真人”还在端王府好好的呢,平白无故,怎好去要人?得罪堂堂的亲王端王可划不来! 胡嬷嬷一力坚持,不可告诉俞清瑶! 景轩暂时不想暴露他跟父亲的真正关系,一旦说出,就不得不交代他跟齐国公演了这么久的戏,还有和弟弟景昕的关系也要从头再说——不是不能讲,而是多一个知道,就多一份危险!等广平入土为安了,什么话说不得? 景轩思来想去,赞同胡嬷嬷的意见,暂时对俞清瑶保密。 如此,等俞清瑶半年后知道母亲的死,再想追查真相死因时,什么线索都没了,该斩断的线索早被惠太妃等断得一丝不剩,连木天华到底葬在那里都不晓得。 若说殊途同归,木天华当真和前世的俞清瑶,下场一模一样——以为寻到了一生可以依靠的港湾,谁知竟然是撞看了丧命钟! …… 余杭的夏日景色果真十分迷人,鲜花似锦,绿茵满地,吴侬软语听得人骨头都酥软了一般。这里没人知道俞清瑶的真实身份,她改了行装,每日在大街小巷游玩,别说,那道伤疤对女来说是一大抹不去的创伤,可对男人来说却更增添了几分魅力。每每经过,都有大胆的姑娘朝她投来吃果果的欢喜眼神。 俞清瑶又是头疼,又是自得。回家后,便详详细细的和景轩说道,今日有某某丢了鸳鸯戏水荷包给我,昨日走了一段路,捡到了三条手帕……怎么还好呢? 景轩哑然失笑。妻魅力大是好事,可不觉得总“沾花惹草”有损夫婿的尊严么?好吧,他也来假装一次。 夏至过后,一名风尘女登门,言道感谢齐家公救命之恩。因俞清瑶也是男装,不好以主母身份直接赶人,变着法试探了一番,气的脸色通红。 “齐景轩,你给我等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