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夫君_第五百二十二章 涟漪 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二十二章 涟漪 上 (第1/2页)

    第五百二十二章涟漪上

    坐在东篱阁二楼往下看,只见对门天香楼前客来客往,小二声亮音洪招呼着客人,不时还有贵人乘坐的车马停在天香楼的侧门,贵人们下了车、马还有暖轿侍候着。

    反观自家门前,人车稀落,小二们吆喝的声音有气无力,听起来就没劲儿

    洪平寿静静的看着楼下,板着脸一言不发。

    洪鑫元沏了杯热茶过来。“爹,喝茶。”洪平寿微露笑意,转头看向自己年方十四的长子,他伸手接过茶盏。

    洪鑫元碰到父亲冰冷的手指,皱起眉头来道:“爹,京里不比家里暖和,您就别站在这儿吹风了。”

    洪平寿喝了口茶,示意儿子往下看,洪鑫元朝下头张望了会,不解的转头问:“爹要我看什么?”

    “你看,天香楼与我们东篱阁有何不同?”

    洪鑫元看了好一会,“他们的人都很快乐。”

    “呵呵呵~咳咳咳咳~”洪平寿笑到激烈咳喘,把儿子吓了一跳。

    “爹,苏大夫说了,您别太过激动,不然一咳起来就喘。”

    看儿子老成的数落自己的洪平寿,掩嘴边笑边咳。“爹”

    “知……咳咳……知道……咳咳咳……”

    洪鑫元扶着父亲走回座,返身将窗一一密实关上,侍候的丫鬟送上一盅药汁,洪平寿伸手接过一口饮尽,拿起丫鬟手中托盘的茶碗,喝了口白水潄口,缓气后,才对儿子道:“是,他们都很快乐,因为他们忙得很快乐。”

    洪鑫元点了点头,走到父亲跟前的小杌子坐下。

    “你澜堂兄将东篱阁打造的不错,只可惜,他没有办法专心持久。”

    洪鑫元与洪鑫澜两个兄弟相差没几岁,小时候曾在同一个学堂里读过书。“刘夫子说澜堂兄没耐心,却又贪多,学了大字又学作诗,稍有小成就丢一边去,结果就是什么都不成。”

    “正是。所以为父不让你学多,而要你学精,有余力了,才去学别的,习字更是每日的功课。”

    “儿子知道了。”洪鑫元垂下头眉眼,“儿子不似澜堂兄那么聪明,只能一步一步来。”

    洪平寿愣了下,良久,才淡淡的问?:“元哥儿,爹问你,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是聪明?”

    洪鑫元认真的想了想,郑重的回道:“像澜堂那样就是聪明啊否则当初岳夫子也不会只收他,而不收我们其他人。”学堂的刘夫子说,岳夫子不论是学问或待人处事都非常好,而唯一被他看上眼,收为学生的,在他们巗城就只有澜堂哥一个。

    岳夫子……他都差点忘了这个人,洪平寿沉吟良久,才悄声对儿子说了岳宜山的事,听得朱鑫元一惊一乍,半晌说不出话来。

    岳夫子学问确实是好,为人处事也是不差,独独坏在心术上。当初我就想,他肯定不会收你当学生,后来看着澜哥儿行事,就越想越心惊,提着心这么些年,年初那会儿,知道他的事,就想如今总算可以放下了,却不成想,他还留了后手。

    就有人来敲门,问是否摆饭,洪鑫元问父亲一声,就让人摆饭,父子两安静的用完饭,洪平寿喝着茶,问儿子,若他是初来乍到的客人,会想到那一家歇脚。

    朱鑫元想到天香楼门前那一排富丽喜气的红灯笼,再想到东篱阁门前那故作风雅的翠竹灯笼,忽的福至心灵道:“爹,天香楼的主子可真聪明。”

    “喔?怎么说?”洪平寿饶富兴味的看着儿子。

    朱鑫元整理了下想说的话,才小心慎重的开口道:“京里头繁华,远道来的客人看到那喜气富贵的门面,心情就欢快,迎客的小二又是笑语连连,不论是来办差的,待客的,看了谁不欢喜。咱们东篱阁高雅脱俗,却不免曲高和寡。”

    朱平寿让人将东篱阁的菜单取一份进来,菜单上菜名倒也还好,就是不免有卖弄文采之嫌,每一道菜都是洪鑫澜亲自取名,光看菜名,还真猜不出是什么菜,再瞧价钱,饶是洪鑫元这个富贵少爷也要咋舌。

    “澜堂哥这价钱未免太高了吧”

    “抄一份天香楼的菜单过来。”洪平寿吩咐着。

    小二却低头问:“您要天香楼那儿的菜单。”

    “还有分吗?”

    “有。大堂有大堂的菜单,楼上包厢有包厢的菜单,后园包厢则另有菜单。”

    “楼上包厢和后园包厢有何不同?”洪鑫元好奇的问。

    小二挺起胸膛回道:“当然不同,楼上包厢就跟咱们的包厢一样,独间的,后园里的可就大不同,是一处处装璜仔细的宅院,里头的摆设皆凡品,前不久,秋夫人和惠芯郡主才在天香楼里宴客,还请了戏班来唱戏呢那菜单可就另外拟了,听说前天户部黄尚书夫人请客,大厨特别弄了一桌素席……”

    朱鑫元听得兴味盎然,朱平寿却越听心越惊,岳宜山啊岳宜山,你究竟是打算做什么?给他找这么个对手,真是够狠的。秋冀阳手底下这么一间酒楼,就把洪鑫澜费尽心力才整出来的东篱阁给比到地上去。

    他让人传了店掌柜来,又把跟着洪鑫澜上京的管事们一一喊来问话,心更是沉到了谷底去,这么一间东篱阁,竟然只有头一日开幕时,有八成的顾客,接下来的日子,桌位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