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八章 明枪暗箭(四更) (第1/2页)
“宁王殿下解救臣的家眷,大恩大德,臣感激不尽,臣一切唯宁王殿下马首是瞻,忠心不二,万死不辞。”安静的室内,严聿衡在外面放风着,四皇子则见了孟知府。 在孟知府得知了四皇子救了自己的家眷之后,自然顺势地孝忠着四皇子,而且紧抱着四皇子的大腿。 胡总兵原也是夏惠帝的亲信,可在泰安扎根了十多年了,早就成为这里的土皇帝了。再说夏惠帝如今力不从心,又没有升胡总兵的官位,胡总兵哪里甘愿一辈子都当个正三品总兵。 孟东也是夏惠帝安排到泰安做知府的,胡总兵认为是夏惠帝不再信任他,便派了孟东过来监视着他。原泰安知府是胡总兵的小舅子,夏惠帝虽然信任胡总兵,却也不愿意胡总兵和他的小舅子把持住了泰安了。 所以胡总后的小舅子,被夏惠帝调到了京城,安了个虚职。胡总兵的小舅子,能力极为平庸,之前能做上知府之位,也是胡总兵的功劳,夏惠帝自是不乐见的。 而在夏惠帝的眼里,胡总兵的小舅子也就只能担个虚职做不了什么事,而且眼皮子浅,并不如胡总兵那般让夏惠帝看重。可看在胡总兵的面子上,夏惠帝可是给了胡总兵小舅子从三品的职位。 要知道知府可只是从四品,所以胡总兵的小舅子是高升了。 可这一切看在了胡总兵的眼里,却是夏惠帝明升暗降,实权都没有,级别再高有什么用,又不是有爵位,也不是三品以上的大员。 从小舅子被调走,再加上孟知府的上任,胡总兵便和夏惠帝有了间隙了。夏惠帝对于自己信任的人是非常的纵容的,也就造就了胡总兵的野心和不可一世。毕竟在泰安独大了多年,山高皇帝远,哪里还会把夏惠帝放在眼里了。 现在卫家还有瑞郡王那边提出了条件,胡总兵可是眼热的很。甚至等瑞郡王上位,他的女儿至少也是四妃之一。 所以比起夏惠帝这边的恩典,胡总兵倒觉得瑞郡王的条件更诱惑到他,若是女儿成为了帝妃,日后诞下了皇子,甚至坐上了国母之位,那他也就是国丈了。 这个时候胡总兵并没有把卫家放在眼里,在胡总兵的眼里,对卫家也是不屑的。虽然胡总兵算是和卫家交好,可现在看来卫家是个墙头草。再加上如今势大,新帝以后可不会容下卫家。 胡总兵并不知道自己如何也成为了和卫家一流的人,但在他的心里,自己和卫家是不一样的。 一旦有了利益了,什么都好说。胡总兵也是为了利益与卫家结盟了。 他也是个谨慎的人,要不然也不会霸了泰安十多年,却还得着夏惠帝信任。所以在四皇子到了城门的时候,胡总兵便不想对付着四皇子,至少不是在泰安的地盘内。 在胡总兵的眼里,泰安城早就是自己的地盘了,甚至觉得是自己的私人领地。若是四皇子在泰安城内出事,那夏惠帝到时候收回了他的权利,这可不是胡总兵乐意见到的。 可若是天意呢,天意就不关胡总兵的事情了。胡总兵犹豫了一下,觉得可行,便看着六附马笑的jianianjianian的。 至少孟知府。胡总兵倒没有放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在眼里,对他来说,孟知府现在只是他身边的一条狗而已。听话了,有孟知府一口饭吃,不听话。那他也不会客气。 所以胡总兵私下把孟知府的家眷给扣了下来,也是防着孟知府搞小动作。 孟知府对于胡总兵是非常的恼恨的,他虽然也是夏惠帝派来的人,可夏惠帝更信任着胡总兵,而胡总兵毕竟在泰安城经历了十年了,孟知府到了这里也只能看着胡总兵眼色行事,甚至胡总兵看上了他的女儿,他都得奉上。 这一来,孟知府的一个嫡女,两个庶女也都进了胡总兵的后院内。 孟知府如何不悲愤了,而现在还有幼小年龄的嫡女庶女,及嫡庶子,孟知府都深深担心着。他想摆脱胡总兵,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折在胡总兵的府上,现在四皇子正合适。 四皇子和孟知府谈了一会话后便和严聿衡消无声息地离开了,在他们离开之后,胡总兵派人来请着孟知府。 第二日一早,胡总兵和孟知府已经在着手着护送四皇子前往泰山祭天了,胡总兵倒觉得孟知府的家眷子女都在他的手中,所以对于掌控了孟知府还是有信心的。 便也交代着孟知府去办事,甚至胡总兵并不想沾手,他也是留了一手,想着若夏惠帝怪罪下来,便让孟知府出来顶罪。 虽说这个时候胡总兵心已经向着瑞郡王了,但坐在皇位上的还是夏惠帝,胡总兵自是不想被夏惠帝拿来开刀的。 他是掌着泰安城的十几万兵力,但若夏惠帝动他,那也是经而易举的,他可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