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零五章 雪山鸿雁马头琴!  (第2/2页)
民族乐器带着偏见,其实不该这样的。    乐器都很好,各有特点,没有高下之分,我说这么多,你们大概也明白了,其实我就想为我们梦工厂的新电影《闪光少女》打个广告而已,记得关注哟!”    “哈哈!”    “一定关注!”    观众们都兴奋坏了,    天啦噜!    夭寿啦!    坑主要秀民乐了,马头琴,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要变成了音乐节目了!    画面上,    “马头琴独奏,《雪山》!”    “喔喔喔喔!!!”    爸爸和孩子们的掌声和欢呼声中,苏落拉起了马头琴。    让人感到宁静的前奏,像冰川在阳光下变幻着色彩,美得难以言表。    马头琴仿佛生来就带着悲伤,仿佛在述说着草原千百年来的故事,美哭惹!    随着音乐渐入美境,观众们仿佛真的置身于雪山之中,眼前茫茫一片,白雪皑皑,明明是静谧无比的雪山,又天生就带着一种恢宏无比的气势。    观众们都摒住了呼吸,闭上眼睛,沉醉其中,享受着这美妙的音乐。    心纯净,行至美,带上一颗纯净的心,去感悟世界纯粹的美,此刻自己的眼睛就是天空,身体就是大地,血液就是河流,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静谧起来了,这种感觉太舒服了!    等到苏落的《雪山》演奏完,全都失神了,无论是现场的爸爸们,身后的工作人员,还有陪同的蒙古族老乡、向导,还是电视机前的观众们。    《雪山》,主流的世界音乐风格,旋律优美、节奏舒缓、声场宽阔,拥有如同交响诗一般的细致结构,同时带有满满的民族音乐元素,主旋律在马头琴间起荡迭旋,主次分明而又配合无间。    感觉自己的认知又被刷新了,这就是马头琴?    既有小提琴的高亢明亮,又有二胡的柔美流畅,音质苍凉辽阔,浩瀚深邃,悠远蜿蜒,直抵内心。    没有不行的乐器,只有不行的人啊!    好一会儿,才想起要鼓掌!    太牛了!    “喔喔喔喔!”    “嘘~~~!”    苏落微笑着,把食指竖在了嘴唇上,随后指了指那轮落日,止住了掌声和尖叫。    镜头转过去,天边就是地平线,人烟稀少的草原苍凉辽阔,    日落时分的景色永远都是那样的美丽,吸引的余晖照耀,红光映射到这辽阔的牧场上,形成一个金碧辉煌的世界,成群结队的牛羊,远处的牧人们都蒙古包升起袅袅炊烟,淡淡的,若梦若幻,似情人飘逸的眼波,美得让人心悸。    苏落再拉起了马头琴,换了一首曲子,《鸿雁》。    比起前一首《雪山》,这一首更加的浑厚悠远,更具蒙古族音乐特色。    曲调高亢悠扬,舒缓自由的旋律,高亢悠远,苏落最被乐评人士赞叹的音乐风格,纯粹到极致。    没有华丽的音符和词句,旋律非常舒缓,也非常简单,从头到尾基本上没多少变化,最厉害的地方就在,即便这样,却不让听众们觉得觉得单调,冗长。    第二遍时,苏落还伴随着音乐唱了起来,    “鸿雁    天空上    对对排成行    江水长    秋草黄    草原上琴声忧伤    鸿雁    向南方    飞过芦苇荡    ......”    蒙古歌曲的最大特色,长调!    歌词也很简洁、明了、朴素,全是短句,字少腔长、高亢悠远、舒缓自由。    歌声把观众们的思绪都带到美丽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鸿雁、天空、江水、秋草,一幅幅自然和谐的画卷从眼前掠过。    遥远、苍茫、悲壮的歌曲意境中,带着的淡淡的忧伤宁静,驱逐着烦躁和郁闷,代替喧嚣和吵闹,心胸仿佛都随之开阔起来。    马头琴声和苏落的歌声在回荡,在述说着对亲人、对故乡的思念,忧伤而凄美。    “鸿雁    向苍天    天空有多遥远    酒喝干    再斟满    今夜不醉不还    ......”    若是一味忧伤,还真的落了下乘。    一句“酒喝干,再斟满!”犹如点睛之笔,哀伤的背后,依旧豪气不减!    这就是草原人民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憧憬,并为之奋斗不息的战斗精神!    不是哀怨的唱出草原汉子的粗旷,而是反过来唱出了草原人民粗旷的轮廓下,其实也包裹了一颗细腻的心。    这一手,绝了!    悠扬的长调,委婉的马头琴,烤羊的炭火,香浓的马奶酒,落日最后的余辉,洒在了苏落的脸上,很快,夜幕就要降临了。    不需要酒,观众们都听醉了。    呜呜,坑主帅炸了!    美哭!    《爸爸去哪儿》第三期,到这里就结束了!    就伴随着苏落的《鸿雁》,字幕都要走完了,观众们还都沉浸在歌声中,没回过神来......    天才本站地址:.。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