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八十八章 旅程 (第1/2页)
车厢里保持着节奏均匀的“哐彻、哐彻”噪音,那是铁轨连接处传来的声响,同时也造成了桌案上的抖动。【】小荷沏好了茶,将一块丝帕垫在桌案上,然后将茶杯放在那里。橙红色的茶水在杯中,左右荡漾着。 朱高煦看着她细心的动作,便道“你知道为何、朕给你取了这个名儿吗” 小荷水灵的眼睛看着他,摇了摇头。 朱高煦便道“以前有个宫女也叫小荷,沏茶的时候与你有点像。那时候朕才三十来岁,真是年轻啊” 眼前的小荷惊讶道“那不得好几十年前的事了。” 朱高煦点了点头。 小荷道“圣上,她是怎样的人,很漂亮很漂亮吗” 朱高煦答不上来,连那个宫女模样、在他脑海里也很模糊,不过他还记得她好像不太漂亮。一时间,他已分不清自己究竟是还记得小荷,还是惦记自己年轻的岁月。 小荷又好奇地问道“她后来怎么样了” 朱高煦道“还能怎么样朕认识她的时候到现在,已过去五六十年,老死在宫里了呗。” 小荷悻悻然“哦”了一声。 就在这时,朱高煦忽然伸手按着胸口感觉一阵剧痛,连呼吸也困难起来。小荷大惊。 “别叫。”朱高煦咬牙道。 小荷张着嘴,不知所措地看着他。 朱高煦缓了一阵,用力地喘了口气,有气无力地说道“朕这些毛病,太医院也没办法,叫来车上的医官没用。到时候他们还得停车,不然谁负责瞎耽误工夫。” 小荷道“圣上好点了吗快喝点水。” “好些了。”朱高煦缓缓道,“其实朕只有一个毛病,就是老了。” 小荷又说了甚么,朱高煦没听清,他闭上眼睛靠在椅子上歇着。过了一会儿他感觉有人往他身上盖毯子。 最近特别嗜睡,他又睡了不知多久,然后才醒来。发现小荷依旧在旁边守着。 “朕在梦里想起了很久以前北巡那次,也是走京师去北京。那时候还叫北平。”朱高煦道。 小荷将一碗汤端过来,认真地听着。 朱高煦见状道“朕要不是皇帝,你这样的姑娘,肯定不想听朕啰嗦。” 小荷道“圣上的话都好有见识啊,还愿意与奴婢说话,奴婢很幸运呢。” 朱高煦笑了笑,闭上了嘴。 他转头看着车窗玻璃外面,见太阳已经西垂,便犹自想着以前的事。 那次北巡后,明军与蒙古人打了一仗,顺妃阿莎丽便是在那之后、来到了京师。她可能也没想过,之后一辈子就再也没有离开朱高煦。阿莎丽是色目人,给朱高煦生了个混血女儿,后来嫁给了韦达的儿子。 想到这些事,朱高煦的回忆渐渐清晰了。那时瓦剌人马哈木、趁机攻击鞑靼人,不料反被阿岱汗与阿鲁台的军队打败,马哈木自己还被杀死了,可谓偷鸡不成蚀把米。 马哈木的儿子脱欢,继承了瓦剌诸部首领的位置。脱欢拥立了一个傀儡大汗,与阿鲁台势不两立。脱欢终于在十多年后报了仇,在战场杀死了阿鲁台与阿岱汗,并欲向辽东北部扩张,瓦剌人在草原上彻底失去了制衡。但那时明军又进行了一番革新,比之前更强,重新把脱欢赶回了西面。 兀良哈人在名义上,得到了当年阿鲁台的牧场。因为大明国策是开发整个辽东地区,需要他们把土地慢慢让出来。 而现在的辽东、已经有大片良田与工厂,早已没有了游牧的土地。草原上蒙古诸部终于变成一盘散沙、陆续受到大明官府的管理,他们主要出产rou制品、皮革、羊毛、奶制品等商品;进入了大明内地的产业链,日子过得还不错,没多少人想打仗了。那些干着劫掠勾当的人马,不仅被明军打击,连蒙古部落的人也在对付他们。 因天气原因畜牧业减产时,辽东的商品粮会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并且一些部落会移民到澳洲畜牧、减少北方牧场上的人口压力。 明军发现了澳洲大陆后,现在那边已经有一批移民。除了汉人,还有蒙古人,以及各国破产的农民,主要从事畜牧业。 前些年蒸汽机投入实用之后,龙江造船厂首先制造出了轮船。明军穿过浩瀚的太平洋,抵达了北美洲,建立了一处叫“新州”的港口据点,朱高煦认为那里可能在加拿大温哥华附近。 美洲的新作物传入大明,改变了人们的食谱,并且提高了粮食产量,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