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一章 月夜思旧,一名飞鹤惹愁肠 (第2/2页)
。 此时大锅灶,参满半锅水,将三只鸡洗净剖肚,没过一会,馥郁香气便四散开去。 夜色降临,丘陵地带的夜色极美,朗月当空,群星璀璨,空气浮动夏日特有的温热暖气,听周围虫豸鸟鸣,好不舒畅。 慕北陵手捧大号土碗,大大品一口鸡汤,味美至极。 这还是他第一次在行军过程尝到如此美味,之前要么是在马背用干粮草草解决,要么随意找间茶铺寥解饥饿,似这般一边欣赏夜色一边享受美味,想也不敢想。 一袭灰袍的皇甫方士走过来,坐到旁边,笑着问道:“在想什么?” 慕北陵耸耸肩:“突然想起小时候的事,我和蛮子在村东头的草垛,也是这样看着天空,不过那个时候我们手里拿的是棒子面馍馍,说起来当时能吃一口馍馍,简直是人间美味啊。” 武蛮朝他看一眼,憨憨笑出声,仰面倒在地。 皇甫方士笑道:“青莲出淤泥,蝴蝶飞于蛹,普天之下成大事者,谁没有一些过眼云烟的苦涩往事,算生在帝王家,也要尝尽人生百态,经历千般折磨后,方可历练称王,否则江山只待他人享,便是为他人做的嫁衣罢了。” 慕北陵忽然想起武越和武天秀,两个天之娇子却为争名夺利自相残杀,也不知道那位睡在地下的先王若是看到,会不会气的从棺材里跳出来,指着两人鼻子大骂一通。 慕北陵开口问道:“先生,东州到底有多大?” 皇甫方士一怔,随即笑而轻叹:“很大,大的超出你我想想。” 慕北陵仰面躺在地,感受着地面传起的热气,抬起手,恰好挡住能看见月亮的视线:“有没有这么大?” 话刚出口,他便忍不住笑出声。前些日在将军府的时候,小丫头一本正经的告诉他,十三州很大很大。他便问了一句“到底有多大”,小丫头想了想,爬到他身蒙住他的眼睛,来了一句“你看不见这么大”。 那个时候慕北陵还只把这话当成是小儿黄语,现在想想,不得不说颇有几分禅意。 皇甫方士摇头不言,起身抖去沾在衣服杂草,独自朝军帐走去。 待其走远,武蛮的鼾声已经响起,慕北陵移开挡在视线前的手掌,朗月重现,喃喃自语道:“漠北,西夜,夏凉,南元,蜀凉,璧阳,庚汉,石商,隋川,东州真的好大,半壁的江山啊……” 夜深人静! 再行二日,大军进入壁赤地界,地势重新变缓,东西北三面都是一望无垠的平原,偶尔能扫到平原簇立成团的绿林,南面有高山,一直朝更南边绵延而去。 行五十里,来到山脚下,再有约莫两百里是壁赤城所在位置,山下有河,是由山某处水源冲击流下形成,横亘在山脚和平原之间。 大军继续进发,慕北陵驻马河边,下马饮水时,忽见对岸一妇人正在河盥洗衣裳,瞧得怪,此地荒野之地,何会有人烟。便纵马趟河。 河水不深,只没过马腹。 妇人此时也见有人走来,还是位戎铠加身的将军,眼浅露惧色。 慕北陵开口问道:“这位夫人,可是此地住户?” 妇人警惕望着他,额首轻点。 慕北陵抬头扫向山,果然在半山腰处见到几处房屋样的住所,暗道此处当真有人居住,又问:“请问这山叫什么名字?” 妇人一直盯了半晌,方才用有些沙哑的嗓音回道:“飞鹤山。” 慕北陵一愣,心道飞鹤山不是应该在蓟城外么?曾经还在飞鹤山下向人索过飞鹤山泉:“不对吧,我记得飞鹤山应该是在蓟城啊,这里是壁赤,怎么会有飞鹤山?” 那妇人见他没有恶意,也放下戒备,道:“是那座飞鹤山,飞鹤山一直从壁赤连道蓟城,这座山大得很哩。” 慕北陵“哦”了一声,抬头再看这座巍峨高山,心突然升起一股异样,总觉得哪里不对,却又拿捏不到。 妇人将衣服收进竹篓,瞧他几眼,背起竹篓匆匆离开。 慕北陵调转马头返回官道,脑子里还在寻摸那丝异样的源头。 左思不得其法,索性作罢。 驱马往队伍前头走时,路过任君,拉其问道:“你知道这座山叫飞鹤山么?” 任君被问的满脸疑惑,不知道他为何问这个问题,点点头,道:“知道啊,这座山呈东南走势,一直到蓟城外二十里。” 慕北陵剑眉陡蹙,道:“我问你,如果从蓟城唉赤壁,走山路的话需要多长时间?” 任君想了想,摇头道:“具体多长时间说不清楚,不过应该走官道慢吧,山路陡峭,加这个时候正是雨水时节,不会有人选择山路过来。” 刚说到这里,任君忽然想到什么,惊问道:“主是说蓟城的人会选择山道驰援壁赤?” 慕北陵黑眸闪动精芒,道:“说不好,这样,你立刻派人进山,只要发现有人走过的痕迹,即刻来报。” /html/book/42/42791/l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