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一十一章 割地求援,鬼魅精怪佝偻翁 (第2/2页)
举头望着穹顶,眼珠倒影袅袅火光。 似这般割地求援之策,纵观十三州史册数不胜数,于谋臣而言不过是纵横谋略的一部分,然而对武将而言,割地无异自堕脸面,像当着全天下的女人说“老子不行”一样,颜面无光。 当然,栗飞也清楚眼下形势,心饶是有万千不悦,也不好在这个时候阻拦武天秀的决议。 安静良久,武天秀猛一咬牙,拍案喝道:“按老师说的办,即刻命人给南元郑王送去国书。” 都仲景躬身拜下,提着袍摆退出大殿。栗飞抱拳告礼一声,也躬身退出去。 冷冷清清的大殿,只剩龙袍男人。 …… 胡天的风从落雪山刮下,拂过扶苏,钻进尚城,盛夏之夜寒气入体,这恐怕是东州少有的景象。 尚城大街只有寥寥几人,纵然走过也是脚步匆匆,谁都不愿意在这冷夜多做停留,家里炕头烧热,老婆暖床,何其美哉,何须在这凄凉夜风受冰寒之累。 缙候府的一处楼厅内,暖炉还未撤下,炉火烧的通旺,整个房间透着股暖洋洋的热气,与外面天地凉意形成鲜明对。 炉旁的茶座,武越身披一件深蓝披风盘膝而坐,面前案几摆着数封竹简,案几正青铜烛灯烛光缭绕,武越执简细细查看,许久才放下一册去拿另一册,动作缓而慢,不急不躁。 茶座一步外,佝偻老翁安静蹙立,神色恭谨异常,双手拢在袖管,等着眼前主发话。 良久,武越看完最后一册竹简后,展开双臂抻了个懒腰,端起案几边的一杯浓茶咂摸两口,说道:“老翁啊,姻娅现在已经把襄砚完全控制住,你给他派去的那个夏玲挺不错,我记得九阙堂主还少一个吧,可以的话让她去把。” 老翁躬身应下,身体更显佝偻。 武越没看见一样,自顾自继续说着:“慕北陵吞了尉迟镜和高传的十万大军,还拿下了蓟城,他现在可以称得羽翼丰满,你告诉蓟城和襄砚的人,暂时不要给我们这个新任的城主大人找麻烦,不是时候。” 老翁再度躬身,至始至终不说一句话。 武越想到件有趣的事,自嘲一笑,“当初我和慕北陵结盟的时候,真没想到他能发展这么快,本以为他能拿下壁赤已经不错,现在看来……呵,也不知是福是祸哦,你说要是他哪天倒戈一击,我承不承受的住啊?” 老翁第一次开口,嗓音极度嘶哑,“他永远没有那一天。” 老翁服侍眼前这个主子已经超过二十年,从他被赶出朝城的那一天开始,他很清楚自己的主子习惯于胜券在握时的杞人忧天,或者不应该用杞人忧天来形容,只能算是小心。 当然,在老翁心里,这种小心早已被他准备好一切手段,扼杀在摇篮。 倒酒要满倒茶要浅,武越从来都是一丝不苟的人,执壶斟茶,只倒满茶杯多半,深抿一口,味色稍苦,“你说我这次临水之行,能成还是不能成呢?朝城里一切都准备妥当,他武天秀在这个时候把栗飞招了回来,不能说是昏招,算的是自保吧,我在想如都仲景那样的人,会不会想到各地求援,漠北忽氏,或是南元郑王,夏凉那边自然不可能,如果他真请来二王,局势难办咯,鹿死谁手真不好说,你说是吧。” 佝偻老翁闭口不言,他并不擅长权谋揣测。 武越咧嘴笑起,猛的抬手一拍脑门,“我忘了你不是商羽,不会这些……” 老翁丝毫不生气,反而由衷陪笑。 武越放下茶碗,执起被丢在一旁的一册竹简,再细看,说道:“看来齐国公还没有完全取得夏凉王的信任啊,这么多天只屯兵徐邺,也不知道夏凉王怕什么,如此大好局势都不来分一本羹,真等到本侯拿下朝城,他是想摇尾乞怜,也别想分到一根骨头。” 说着有些气恼,武越眼现阴鹫,“当初若非孙云浪那个老家伙,西夜早已是我囊之物,老东西,害人害己,最后还不是死在自己女婿手,哈哈,这叫什么,这叫因果报应。” 老翁附和笑起,笑的哭还难看。 武越伸手紧了紧胸口披风系带,“告诉齐国公,七日后夏凉若再不出兵,不用出兵了。还有,通知姻娅,七日后无论夏凉大军过不过艮水,都要照原计划行事,一个小小的徽城而已,又是我武家祖地,那几个老不死的没心思强加阻拦。” 想了想,提醒道:“当然,要是碰到那几个老家伙,告诉姻娅不得冒进,老人家嘛,总要给点面子,撕破脸皮不好。” 老翁扯开鬼叫还难听的嗓音,应道:“老奴这去办。” 老翁躬身下去,不发出一丝声响。 像他这个人一样,鬼魅精怪。 /html/book/42/42791/l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