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四十章 旧日江湖新武侠,男儿何不带吴钩? (第2/2页)
新派武侠电影还未出头。 观众对于武侠还停留在张彻、姜大伟、狄拢的历史下,要么就是李小龙的功夫片。至今,武侠片都没有突破,但观众的心理预期并非一成不变,这样一来,现在的武侠片就显得有些捉禁见肘,进退两难。 这一次,徐尅挑战武侠电影。 很多人也不是很看好,都在为他捏一把汗 如果不是徐志摩大表弟的名声在外,恐怕哪怕是徐尅拍摄,也没多少人看好。 当然,徐尅自己也要凭借原书的读者粉丝基础,才敢踏入古装武侠片这潭水中。 毕竟这部电影也算是粉丝电影。 但,就算这样,这个题材依旧让人望而生畏。这就像、、等片没出现,很多人并不觉得主旋律电影可以赚钱一样的心理。 这层窗户纸看似简单,但做起来很难。尤其是旧派武侠电影和新派武侠电影这层薄纱。 所以,哪怕是家大业大的金公主,也不敢任凭徐尅去折腾。 这部戏想要成型,离不开外来资金进场帮助。 如今港岛电影圈最大的二五仔……咳……最大的湾湾代理人兼中间商,谁不知道是吴孝祖??? 电影圈有实力,大水喉面前有牌面,自己懂电影。这种事如果不让吴孝祖安排……怎么都说不去了。 因此,施楠生拜托王祖苋吹……风,也是源于此。 殊不知,吴孝祖本人对于武侠电影也非常感兴趣。 华人心中,谁又没有一个武侠梦? 纵观华语电影人,哪怕是大师们也都会通过各种方式展现出自己心中的武侠情节。 李鞍、老谋子、凯哥,哪怕是墨镜王都有自己的武侠梦。 这本就是华人男孩子心中抹不掉的童年梦想。 武侠。 本就是成年人的童话故事。 从三侠五义,到新派武侠小说,华人骨子里本就自带武侠情怀。吴孝祖自然也不例外。 但,他本人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对于武侠,甚至对于动作电影的认知确实是一片空白。不说其他,吊钢丝就是很考究的技术活。要不然当初吴孝祖也不会让徐尅进场了。 好莱坞也是到了港岛动作指导大规模进场谋生,也才真正的消化了港岛的钢索、威亚等技术。可见,一部成功的动作片,实际并不简单。 再说,武侠片、动作片本就是一块巨大蛋糕。吴孝祖也不能一直强忍着不染指吧? 幸好! 这时候徐尅欠蹬似的腆着脸凑上来,给了吴孝祖染指的机会。尤其是,王祖苋话里话外,再加上记忆里的认知,他知道这部电影徐尅会邀请武侠巨匠胡金铨亲自执导。 这让一心偷师的吴孝祖更加动心。 不能否认,胡金铨对于历史武侠的理解,远超很多同时代导演。这是吴孝祖特别喜欢的一位前辈导演,他的电影,实际也影响了不少后辈电影人。 原本,吴孝祖还没法明目张胆“偷师”,但现在徐尅主动送上门——天予不取,必受其咎。 武侠片,江湖梦。 男儿心,刀剑碰。 划一道规矩,讲几分情义。 这就是江湖,这就是华人的武侠情怀。 在这旧王已隐退,新王未登基的时机,吴孝祖不介意自己插一手,再插一脚——最后立足其中。 武侠片是一个大蛋糕。 再说……又不是花自己钱。 湾湾片商有钱!贼拉有钱! 吴孝祖主动去花,没准他们还更乐意呢! 吴孝祖这个港岛电影圈的带路党在湾湾片商和外埠片商那里口碑绝对爆棚。 确实是徐尅“招商引资”不二选择。 也怪不得会想到他。 ……………… 翌日。 九龙塘小别墅,电影工作室,一搂茶舍。 徐尅、程晓东斜眼睛看着老神在在品茶的吴孝祖。 上身浅白色对襟单褂,下身藏青色裤子,脚上随意踏着V领黑色棉布鞋,白色袜子干净利索。 “你这身有点夸张吧?”徐尅没忍住调侃,“我打算拍摄,可不用打扮成笑傲江湖吧?” “早晨起来蹚了一路拳锻炼身体而已。” 吴孝祖吹了吹茶叶,目光直视徐尅,“我倒是没想到你会想要拍摄一部武侠片。” “古装武侠电影一直备受观众喜爱,只不过如今稍显落寞而已。我对武侠片很看好。” 徐尅笑着回了一句,试探道:“如果投拍,阿祖,你那边能够拉来几多资金?” “你要多少才能够拍出来?”吴孝祖笑问。 “三千万!” 突然,门口处,施楠生领着一位内敛儒雅五十上下岁的男人,第一面就让人心生亲切谦和之感,一双明澈纯粹的眼神,透着和蔼。 胡金铨! 远没有李瀚翔那个流氓头子的洒脱气质,充满了洗尽铅华透露本真的老派知识分子的味道。 他本身出生在帝都知识分子家庭,算是一代“港漂”,本就与“李黑”那混不吝不太相同。 “胡先生——” “胡导演。” 吴孝祖、徐尅、程晓东三人急忙起身打招呼,他们相比而言,绝对是小辈中的小辈。 胡金铨、不单单创作出了华语影坛的武侠,更创作出来了许多让后辈临摹学习的电影语言。 如今,胡金铨就是华人在国际影坛上名声最响亮、最具分量的那张名片。 尽管吴孝祖“心思叵测”,但对于真正的艺术家,电影大师,依旧保持着该有的尊重。 后世很多人知道,却不知的经典。一部在高丽、东瀛、菲律宾、泰国等地都是打破纪录的存在。 后世一句话足以概括和胡金铨。 的成就,在于其使武侠片这一等同于粗浅娱乐的片种,从此成为和艺术片平等的片种,在国际上则与东瀛武士片和欧美西部片等同,成为中国特有的类型片。 胡金铨足以撑得起华语影坛电影大师的大旗。 尤其是他探索出了华语武侠片独有的电影语言和类型。 新派武侠最初就是他的手笔。 “吴导演你坐……你坐,你可是我们的财神爷。” 胡金铨毫无架子,笑着打趣吴孝祖,“李黑多次在我那边提到你。” 吴孝祖到没想到大导演如此平和幽默。 “翔叔想来是没有讲我好话。”吴孝祖笑着自嘲。 “嗯。” 胡金铨点点头,不以为然的来了一句,“不过阿祖你的判断力和识人能力,要比李黑那泼皮形容的好不了不止一筹。” 吴孝祖脸黑。 众人纷纷落座,伴着茶炉上煮沸的茶水升腾起的热气。 仿若有种旧日江湖里,新老交替的意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