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九章 道别 (第2/3页)
舌间缓缓融了开来,笑意却融化不去。她的目光已落回了台子上正唱着的戏子身上。她眼周的纹路深深皱起,是小小龙须糖所带来的幸福感所带起的;瘪薄的嘴唇内,有含在口中的甜味淡淡的散出;嘴角始终是那如钩月的弧度,微笑不散。 钱婆婆看了看她的样子,也是被感染起了笑意。只是钱婆婆的笑中,竟有着欣慰和慈爱。 相识了数十载的老友了。明明跟自己一样,也到了被称为老太婆的年纪,此刻她的笑却更似孩童。有着孩童的纯粹,有着孩童的简单,有着孩童的无欲无求。返老还童啊……也许返老还童,不止是这外貌,更是内里吧。 钱婆婆笑着俯下身,又去自己那放在地上的布袋子里头拿出水杯来喝了几口,便也集中精神到了戏台上。从小便喜听越剧,偶尔忙活时,也会不自觉哼出几句。这么看戏班子现场唱的,一年也就那么个一两回,可得好好珍惜。前边家里头有点杂事处理,已经错过了开头,后面唱的可不能错过了。 这么想着时,另一个念头不自觉闯入了钱婆婆的思绪中。也许……这是自己这一生能看到的最后一场了吧…… 眼角不自觉地一星泪花闪了出来。钱婆婆小心地用手指去点了下,身旁专注于看戏的老友依旧发现了她的动作。 “怎么了,钱老婆子?这戏,可还没到哭的部分呢。”方才帮钱婆婆留座的老太太有些不解,关切地歪过脑袋来问着。 “没……没事。可能有些沙子迷眼了。”钱婆婆笑着回应道,这会没风,这借口自己也马上意识到了蹩脚,她立马又改口了,“可能不是沙子。应该是小飞虫,不小心飞进眼了吧。” “我带了扇子来的。来,扇扇。可以赶赶小虫子的。今晚热倒是没那么热呢。” 钱婆婆接过老太太递过来的蒲扇,轻缓地摇了起来:“好,谢了啊。” “我俩就别客气了嘛。要不要也来点龙须糖。” “不了。你吃吧。”钱婆婆说着,倒有些羡慕这位远不知自己生死界限在何处的老友。不知道生命将熄,便不会不想,也是种幸福啊。那位汐侯大人没明说,只提了需要自己的生命为药引,剩下的时间便会不多。但钱婆婆有感,没明说恐怕多少也有些顾虑了她,恐怕是迈不过今年这个年喽。 台上依旧演得如火如荼,台下也是阵阵掌声四起。 “这戏班子虽然不是出名的,唱得倒还是挺传神的嘛!”一个年轻的声音在钱婆婆右侧说起。 这会距离钱婆婆入座观戏更是有了段时候了,对这来自自己身边的话音,她条件反射地转头看去。只见自己的右手边坐了一位年轻男子,本就俊秀,身上的白衬衫更是把他的风度衬得非同凡人。 “你也喜欢看戏呢?像你这么年轻的年轻人,喜欢来听戏的可不多。”钱婆婆礼貌性地说着,算是同不知何时坐在了自己身旁的年轻人打了个招呼。说完,她又回头望向前方、左方的那一大片观众席,确实是没那么年轻的年轻人来这么安分地坐着听戏的。 不是像她自己那样一大把年纪的老头子、老太婆,便也是人到中年、距离步入所谓老年期不远的了。掺杂在观众席间的偶尔也有几个年纪幼小的身影,不过当然不是来听戏的,只是同着年纪相近的玩伴窜来窜去玩耍罢了。不过这玩耍也倒是没打扰到正看得起兴中的观众们。 虽说真热衷地沉浸于这戏曲中的年轻观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不过钱婆婆倒也理解。年轻人有年轻人的喜好,也不能因此强加给他们,认定他们便是叛逆、不遵传统什么的。喜好这回事,多少也是耳濡目染所关。 比如钱婆婆自己,她年轻时的那个年代,娱乐不多,也没有现在多样纷呈的音乐、舞蹈什么,能接触到最多的也就数这发源于江南地带的越剧了。自然年纪长了,也依旧放不下那份对越剧戏曲的钟爱。 钱婆婆扫视观众席时,右手侧那年轻人并未说话。待她扫视完,她便也又把注意力挪回了戏台上。不好意思特意再转头去看那年轻人,总觉得有些不礼貌。 但却只这么沉默着不语了一小会,她的注意力便又被那年轻人的话语从戏曲中引走了。 “听戏,我也不是很喜欢。要听,也不喜欢坐在人群里头听,汐玥楼那样有个单间的倒是喜欢。不过……我知道你喜欢听。小时候的你就特别热衷呢!” 一开始好似不过是这年轻人的自言自语。但最后的两句话,却让钱婆婆不免诧异地睁大了眼。她缓缓转过头来看向坐在身边的这位年轻男子,竟一时语塞,嘴唇还有些激动得微颤了起来。 小时候?他见过小时候的自己?那他就是那个……守护了自己十世的…… 这时的钱婆婆才注意到,这位男子的座位也是很奇怪。但先前她却没有察觉出任何异样来。她的座位本来就已是观众区域的最右边了。再往右过去,已没有任何座位,只有一条留下来供过往行人穿行的小空道。 占座时,为了以防钱婆婆来晚了,开场了还在走进走出,影响了她人,帮忙留座的那位老友明明来得早,却特意没有选择中间区域的座位、而选了这边沿上的。 “你大概已经猜到我是谁了吧。” “嗯……”钱婆婆点头应了一声,想说出的“谢谢”还没出口,却突然发现自己远离了观众席,戏曲声也一瞬间听起来远了。她诧异地转回头去看,却发现自己竟站在了桥上。 桥下河水之声早已淹没在了今日河边带来的喧杂中。但河水却较往日更引人注目。 这会明明天已黑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