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50章 第廿一个极品(二十七) (第2/2页)
,他有一大家子要养活。 幸亏部队管吃管穿还能自家种点菜,否则,张大海一家连饭都吃不饱。 也难怪“安大妮”搬新家的时候,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置办,不是不想,实在是没钱啊。 来了还没一个月,“安大妮”又着急忙慌的去山里采药,身上还背着个孩子,唉,真是太苦了。 “张连长也真是的——”崔胜男摇了摇头,自家男人也给老家寄钱,可决不像张大海这般只顾着爹娘弟妹,却不管老婆孩子的死活。 但,现在的主流思想就是讲究奉献精神。 张大海完全符合当下的“潮流”! “安妹子,我给你说啊,咱们驻地周遭的山上有野猪、狼之类的野牲口,你一个女人还带着孩子,进了山,千万要小心啊。” 崔胜男也不好说张大海的闲话,便殷切的叮嘱男要小心。 面对崔胜男的好意,安妮很感激,“多谢嫂子,我初来乍到,多亏您指点、照应。” “哎哟哟,安妹子你真是太客气了,这不是一句话的事儿嘛。” 崔胜男让安妮这么一说,愈发高兴,又忍不住提点了一句,“三十里外的镇上有收购站,也收炮制好的草药,不过价格可能不会太高。县里的第一医院附近,倒是有些病人家属,愿意用东西换草药。” 崔胜男说得隐晦,但安妮却听明白了。 哟,这位根红苗正的妇女主任竟也知道县城的黑市。 安妮眸光闪烁一下,再次感激的点头,“多谢嫂子了,您不说,我还真不知道哩。” 崔胜男左右看了看,小声道:“现在虽然国家也不管那些买卖,可咱们到底是军嫂,行事也要注意些。” 安妮赶忙点头。 现在是六零年,国家并没有全面限制私人买卖,但依然有投机倒把罪,且界限很模糊。 所以,普通百姓私下里有个交易,也大多不提“买、卖”,而是冠以交换的名头。 农民自家吃不了的粮食和rou,拿到城郊交换票据啥的,这些公安都不会管。 但如果交易太频繁,涉猎的金额太大,那可就不好说了。 李梅刚下了夜班,一进家属院,就看到安妮和崔胜男在那儿嘀嘀咕咕,顿时眉头就是一蹙。 虽然安妮到来后并没有像李梅想象的那般给她找麻烦,可她到底还是有些不喜欢安妮的某些“毛病”。 比如,整天cao着一口土得掉渣的家乡话,明明她都劝过对方了,让她好好学习普通话,可对方就是不听。 再比如,时常跟那些粗鄙、泼辣的农村军嫂混在一起。 东家长、西家短的,就知道搬弄是非。 虽然李梅没有抓到安妮背地里说人闲话,但每次看到她和崔胜男凑在一起,李梅就下意识的觉得,她们在说自己这些城里军嫂的酸话。 再再比如,“安大妮”不思进取。李梅知道张家困难,便介绍安妮去镇上的纸盒厂接零活儿,虽然累了些,挣的钱也不多,可好歹是个进项啊。 结果,人家还不领情,根本不愿意糊纸盒。 李梅愈发觉得安妮是个扶不上墙的烂泥,对她的观感越来越差。 “嫂子,下班回来啦。” 李梅正准备装着没看到安妮,直接拐弯回家,不想却让安妮先看到了她。 安妮客气的打了个招呼。 李梅扯了扯嘴角,笑得很假,“是啊,刚下班。大妮,你这是去哪儿啊?” “哦,我去山里采药,顺便打点儿野味。” 安妮把刚才跟崔胜男说的话,又说了一遍。 听了同样的话,崔胜男和李梅的反应却截然不同。 崔胜男是惊讶中带着些许敬佩,而李梅则是彻底不信,心中对安妮的不喜又加深了一层—— 这个安大妮,不思进取也就罢了,居然还开始像个江湖骗子一样鼓弄那些骗人的把戏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