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七十二章 飞得再高再远也会回来 (第1/2页)
你好,1983正文卷第三百七十二章飞得再高再远也会回来新年终于到了,整个首都,都洋溢着nongnong的节日气氛,张灯结彩,鞭炮声声。 这时候还远远没有在市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所以孩子们还可以装着一挎兜的鞭炮,一边跑一边放。 没有鞭炮声的春节,绝对是不完整的。 一大早,刘青山家里就忙活开了,二姐领着老四老五,张贴对联福字,还有彩纸剪成的挂钱。 可惜的是,这边不流行竖灯笼杆,没法子,只能挂上红色的纱灯。 而奶奶和林芝她们,则张罗着饭菜。 年夜饭也足够丰盛,不过刘青山还是发现,这年过得并不怎么热闹。似乎总觉得缺少了点什么。 “还是在咱们老家过年好。” 小老四的话,道出了真相。 没有乡亲们,没有小伙伴,也就少了许多过年的味道。 等到晚上看晚会的时候,也没有去年那么精彩。 这届春晚,挪到了室外体育场,规模确实够大,但是受限于当时的条件,演员都被冻得够呛,直播效果也很差。 最大事故,还不是这个,而是那位陈姓的影后,在拜年的时候,说了一句话:按照你们中国人的习惯…… 注意,是你们。 看到这里的时候,刘青山都有一种想要关掉电视的冲动。 他直接向身旁的刘银凤问道:“二姐,你出国留学之后,会不会也不回来了?” 刘银凤瞪起丹凤眼:“三凤,你说什么呢,我不回家还能去哪?” 刘青山这才想起,自己刚才一直还板着脸呢,连忙呵呵两声:“我这不是怕我二姐飞了吗。” “我飞得再高再远,有家人这条线牵着,我就都会回来!” 刘银凤说罢,把咯咯笑着的两个小丫头搂在怀里,搂得很紧。 等吃完半夜的饺子,全家人一致决定:以后再过年,说什么也要在老家过。 而在遥远的夹皮沟,同样也沉浸春节的喜庆之中。 更因为去年成了万元村,家家户户手里有了闲钱,就更要好好置办置办新年。 不过也有美中不足,村里少了刘青山一家,总感觉像是缺了点啥似的。 小娃子们抱怨说:没地方看彩电。 二牤子的小罐头瓶子灯笼打碎了,又哭又嚎的,也没人给他做了。 …… 一直过了正月初五,破五早上,吃完饺子,就看到一辆熟悉的小轿车开进村里。 车门一开,两个花枝招展的小丫头先钻出来,和围上来的娃子们搂在一起,又蹦又跳。 小老四的帽子都甩飞了,露出天线辫子,一颤一颤的。 山杏也被张小曼给抱起来,抡了好几圈,刚放到地上,又换成二牤子,接茬抡。 最后把山杏都转迷糊了,站在地上东倒西歪的直卡跟头。 小伙伴们当然不会叫她摔倒,簇拥在周围,一张张朴实憨厚的笑脸,看上去都是那么亲切。 刘青山把爷爷奶奶还有秋菊奶奶从车上搀下来,迎面几声问候:“老伙计,你们总算是舍得回来啦!” 刘士奎和老伴儿顿时觉得心里暖暖的,一下子就踏实了:还是家里好啊。 “秋菊奶奶,这就是咱们的村子。” 刘青山也乐呵呵地给秋菊奶奶介绍着。 老太太也乐呵呵地打量着,有点陌生,跟首都相比,显得有点破烂,不过看到老老小小脸上的笑容,她也就安心了。 “青山哥,给俺做灯笼呗。”二牤子急火火地凑上来。 “青山哥,俺鞭炮放完啦!” “青山哥,嘿嘿,俺糖吃没啦!” 刘青山被一群小屁孩给团团围住,没法子,赶紧从车上拿下来两包糖,叫老四老五分发给小伙伴。 “青山回来啦,在首都过年咋样啊?” 张杆子笑嘻嘻地凑上来,从刘青山手上接过一根烟儿。 “还是在家过年踏实,这不早早就回来了嘛。” 刘青山笑着应道,然后又招呼凑过来的村民。 正忙活着呢,一辆大客车直接开进屯里,林芝领着刘金凤他们,陆陆续续从车上下来。 本来客车只通到青山公社,刘金凤又塞给售票员十块钱,便直接给送到家门口。 主要是带回来的东西有点多,每家发了两盒饽饽,还有一些糖果啥的,也都每家一份儿。 “杆子叔,你要的烤鸭,拿着!” 刘青山拿出个塑料袋,里面封着一只烤得金灿灿油汪汪的鸭子。 张杆子都被惊住了:“青山,真给弄回来啦,这大老远的可不容易啊,嘿嘿,这鸭子瞧着就肥,俺先尝尝鸭屁股!” “杆子叔,这都凉透了,等再烤一下才好吃。” 为了带着些烤鸭,可费了劲,好在是冬天,封好之后,周围镇上冰块,两天时间,才没有变质。 老支书也来了,乐呵呵地瞧着各家都领回去两只烤鸭: “青山,都算合作社账上,咱们在自个家就能尝到首都的烤鸭,这以前想都不敢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