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九章【庚寅之变】 (第1/2页)
其后又以斡朵怜军民万户府设立〈建州左卫军民指挥使司〉封斡朵怜军民万户:爱新觉罗·猛哥帖木儿,为大明建州左卫军民指挥使,又赐汉名(童挥厚)。 很快建州卫军民指挥使司与建州左卫军民指挥使司,一跃就成为了女真诸部中势力最强的一支。 同时大明帝国还与李氏朝鲜规定,将奴儿干都卫哈兰府以北、公崄镇以南划归给李氏朝鲜,并把铁岭卫内迁到辽东都指挥使司奉集堡,但当地多是女真人,因为拒绝接受李氏朝鲜统治。 再加上建州卫军民指挥使司女真部,已经迁居到婆猪江畔因物资缺乏,所以常常到李氏朝鲜边境乞粮。 还要求今后但凡有建州卫军民指挥使司人民来往买卖,印信文书、许令施行,毋得阻挡,有的女真人就趁机抢劫,引起了李氏朝鲜定宗顺孝郡王永安君:李芳果,的极为不安。 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12月初3日,开元路南京军民万户:把儿逊,率领64名使者前来大明朝贡,明太宗:朱棣,便以毛怜地名在南京军民万户府设立了〈毛怜卫军民指挥使司〉在让把儿逊这个拥有渤海国后裔之人继承「大明毛怜卫军民指挥使」。 与南边的建州左卫军民指挥使司,形成对李氏朝鲜进边的绝对优势,也确定了大明帝国在奴儿干都卫的统治。 李氏朝鲜在实现北拓大业后,为了确保北部地区安全,采取了羁縻与武力征伐这两种手段,力求控制女真诸部。 在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2月12日,明太宗以扶持建州卫军民指挥使司,与建州左卫军民指挥使司为主,让其势力强大,渐渐地就引起了李氏朝鲜太宗恭定郡王靖安君:李芳远,的不安。 李氏朝鲜王国君臣上下均认为,大明帝国扶持建州卫军民指挥使司、建州左卫军民指挥使司,让其招抚奴儿干都卫(水达达路)地区,征东元帅府、骨嵬、纳里哥、兀吉者、鲸海千户所、阿速古儿千户所、水里达、迷达、灰赤儿千户所,罕剌茶,以及开元路与水达达路交界处的鏁宝直之地。 还有开元路的;兀者、北山兀者、合兰府、恤品、牙兰千户所、失怜千户所。 这对于李氏朝鲜来说,无疑是扼我咽喉、掣我右臂之举,因而想方设法要解除来自大明建州卫军民指挥使司与建州左卫军民指挥使司两部女真族的掣肘。 故此李氏朝鲜在4月11日便宣布,停止了庆源府贸市,作为打击建州女真两卫以及女真诸部的手段,由此激起建州女真两卫、兀狄哈人,等部女真部落的抄掠,双方关系转向恶化。 又加之有兀狄哈人的侵袭,明建州卫军民指挥使就率众迁往辉发河上游,吉河卫附近的风州居住,因此与大明辽东都指挥使司的关系更加密切了。 10月初9日又有阿速江女真、苏木河女真、失里绵女真、兀狄哈女真、塔鲁木女真,南下归附大明帝国被明太宗设立了阿速江卫、苏温河卫、失里绵卫、甫儿河卫、塔鲁木卫。 随后明军又招抚了骨看兀狄哈等部,设置了喜乐温河卫和木阳河卫、童宽山卫、合兰城卫,等抑制了李氏朝鲜的北进。 明永乐七年1409年朝廷升奴儿干都卫为「奴儿干都指挥使司」因而有贝州站南下的嫌真兀狄哈女真借着明军威严,趁机入寇李氏朝鲜庆源府东部苏多老城,杀掳男女十五人及其牛马而去。 明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2月16日,建州左卫军民指挥使司、建州卫军民指挥使司、童宽山卫军民指挥使司,毛怜卫军民指挥使司,合伙袭击李氏朝鲜庆源府,杀死李氏朝鲜兵马使:韩兴宝,以及15名李氏朝鲜官兵。 4月12日女真联军又攻入庆源府阿吾城,围攻城池用弓箭射杀李氏朝鲜庆源府兵马使:郭承祐,消息传出去之后使得李氏朝鲜很无奈,只得先把庆源府移至镜城,以龙城为其前哨阵地加强防守。 8月21日又有嫌真兀狄哈部女真、葛多介部女真、联合毛怜卫军民指挥使司、童宽山卫军民指挥使司,借得披甲兵3百骑兵,再次攻打李氏朝鲜庆源府。 这次李氏朝鲜吉州察理使:赵涓,有所准备立刻统兵进攻女真地区,在得知女真各部已远匿藏身,便将兵锋指向兀良哈女真部落,准备进行突然袭击。 使得毫无防备的明毛怜卫军民指挥使:把儿逊、明毛怜卫军民指挥同知:阿古车、明毛怜卫军民指挥佥事:著和、明毛怜卫军民千户:下乙主,等将领惨遭杀害。 李氏朝鲜吉州察理使还纵兵歼灭其部族女真数百人,并焚烧庐舍而还,史称「庚寅之变」。 明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明太宗率军北征鞑靼部,途中明建州卫军民指挥使: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