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九章【庚寅之变】 (第2/2页)
诚善(金阿哈出)就派长子:金释加奴,随同出征,在鄂嫩河明军大获全胜。 4月17日明建州左卫军民指挥使:童挥厚(爱新觉罗·猛哥帖木儿)率部西迁到辉发河一带的凤州与建州卫军民指挥使司汇合。 使得图们江一带的女真势力大为削弱,迫于饥馑困扰,不得不向李氏朝鲜边境求援盐粮。 一些女真部首领先后归顺李氏朝鲜,赶赴李氏朝鲜王京汉城府贡献土物,李氏朝鲜则力图恢复对图们江南岸一线的控制,重新建城设镇。 然而建州左卫军民指挥使司虽以西迁,但仍与图们江一带的女真部落们,保持着密切联系,因此也配合出兵攻打李氏朝鲜庆源府,让其不能立足于此。 但终究敌不过李氏朝鲜大军,再加上没有明军的支援,贸然进军不敢深入! 8月初1日明太宗以明建州卫军民指挥使长子:金释加奴,从征有功被封为「建州卫军民指挥佥事」赐汉名(李显忠)指婚娶了明建州左卫军民指挥使:童挥厚(爱新觉罗·猛哥帖木儿)的姊妹为妻。 这一年班师回朝之际恰好听闻父亲明建州卫军民指挥使:李诚善(金阿哈出)病死,职位由他继承,负责统辖建州卫军民指挥使司部众。 继任的明建州卫军民指挥使:李显忠(金释加奴)下令其子孙多效勤诚,在改善大明与女真各部的关系,以及维护建州女真部本身的发展过程中,起了积极作用。 恰好又听闻毛怜卫军民指挥使司被李氏朝鲜军屠杀之事,因此向明太宗推荐其弟:猛哥不花,为毛怜卫军民指挥使,继续很随明太宗北伐鞑靼与瓦剌。 而东部奴儿干都指挥使司明军还乘船渡海,征服了骨嵬(苦兀)纳入大明帝国版图。 明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大明正式设立建州左卫于奴儿干都司凤州,6月29日有亦马忽山部女真首领:锁奴兀,入朝进贡马驼。 8月19日朝廷在此设立(亦马忽山卫)以锁奴兀为大明亦马忽山卫军民指挥使、哈散哈为大明亦马忽山卫军民指挥同知、木答兀为大明亦马忽山卫军民指挥佥事、余有为大明亦马忽山卫军民镇抚使,并赐「诰印、冠带」等物。 明宣德七年公元1432年奴儿干都指挥使司海西女真扈伦四部所属的;塔鲁木卫、察剌秃山卫、吉河卫、亦马忽山卫、亦东河卫、亦迷河卫、兀也吾卫、秃都河卫、塔山卫,一起进犯李氏朝鲜边界,始与朝鲜有局部冲突。 这次事件因居于李氏朝鲜境内的女真人逃过图们江,寻求海西女真部诸卫的庇护所致,而李氏朝鲜方面听闻有女真忽刺温人剽掠边境,杀害军民53人,掳掠妇女77人。 而建州卫军民指挥使:李满柱(释加奴~李显忠长子)中途从女真忽刺温人手中夺回64人送归李氏朝鲜,但依旧惹得李氏朝鲜王国大怒,认为建州卫军民指挥使司与女真忽刺温人串通?主谋乃是明建州卫军民指挥使。 因此在明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2月11日,李氏朝鲜以酬谢建州卫军民指挥使司送回被掳人口为由,派遣了李氏朝鲜前少尹:朴好问、李氏朝鲜护军:朴原茂,前往奴儿干都指挥使司访问建州女真部,名为谢恩、实为探查。 待回国后李氏朝鲜世宗明孝郡王忠宁大君:李祹,就确定了其举兵,则不可孤弱,当大军征讨之,为作战方针。 次日决定出兵3千人,根据李氏朝鲜前少尹的报告,增加了出战所需的军用物资,出兵人数增加为万人以上。 3月10日根据李氏朝鲜前少尹的报告,和李氏朝鲜平安道都节制使:崔润德,的要求,使得李氏朝鲜世宗明孝郡王忠宁大君决定在增兵至1万3千人。 然而七天后李氏朝鲜最终决定出;马军1万、步骑兵5千人浩浩荡荡从平安东道宁边大都督府北上,乘船渡过鸭绿江到达奴儿干都指挥使司。 3月16日明建州左卫军民指挥使:童挥厚(爱新觉罗·猛哥帖木儿)及其长子:童阿古,遭到了野人女真部七姓兀狄哈人的进攻。 在战斗中其部众也因战败,而从一千户人口,锐减至5百户。 4月13日由于李氏朝鲜世宗明孝郡王忠宁大君发动了〈婆猪江战斗〉派遣李氏朝鲜咸吉道道观察使:金宗瑞,打算将辽东都指挥使司鸭绿江、奴儿干都指挥使司图们江以南的女真人据点全部摧毁。 因此进军途中就发现了,正在与野人女真部七姓兀狄哈人交战中的建州女真部,既;建州卫军民指挥使司。 于是李氏朝鲜军队也介入到这场战争中,趁乱突袭了毫无防备的建州卫军民指挥使司,由于李氏朝鲜军队的目标是建州女真部,故此直冲部落卫所而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