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一章你方唱罢我登场 (第1/2页)
事情不出众人所料。 果然,没过几天,圣上被刺,刺客之中有辽东将领名下的亲兵参与,陛下预要对辽东将领展开清算等等,这样的谣言便被有心人宣扬了出去。 而且流传速度简直惊人,显然是有心人刻意策划之下才会有如此表现。 其中谣言流传的越来越邪乎,诸如陛下预要禁止将领们蓄养家丁亲兵,刺杀陛下的死士中都是辽东将领门下的家丁亲兵们组成,这些将领们都有谁等等。 而谣言中的那些将领们更是大大小小包括了上百名之多,这使得那些将领们每天都生活在恐惧之中,生怕哪天锦衣卫就会突然登门将其带走,然后一刀咔嚓了。 谣言的流传不仅让各级将领和他们的亲兵们恐慌,也让因为朱由校的到来,而刚刚开心了没几天的川军跟着提心吊胆起来。 毕竟因为朱由校的到来,川军从之前的缺衣少粮的状态里直接换上了和勇卫营一样的棉甲,而且吃的待遇也和勇卫营是一个级别。 这样的改变简直让川军幸福到差点晕过去。 可是当这则谣言流传出来之后,已经和勇卫营开始融为一体的川军便开始提心吊胆起来,不是在担心陛下会找他们清算,而是担心在山海关的其他军队恐会对陛下构成威胁。 所以这些天来,勇卫营的一万多将士们日夜守卫在朱由校下榻房舍的四周,无论看到任何军队从眼前路过都是一副敌视警惕的目光。 这样做的效果无疑更加剧了其他将领们心中的惶恐不安。 使得乃至整个辽东的明军都整日提醒吊胆起来。 官署中后院供居住的房舍里。 王在晋看着眼前依旧一副淡然平静模样的朱由校,忍不住说道。 “陛下,现下局势已经越发紧张,事态如此发展下去恐为大大的不利啊。” 朱由校让人给王在晋沏好了茶,请他坐下,笑着说道。 “王爱卿也是经过大风大浪之人,现下遇事之城府怎会连朕一个长在深宫大院中长大的人都不如?” 听到朱由校这样连玩笑带挖苦的话语,王在晋不禁老脸一红,但心中却颇为不岔。 还不是事关陛下您的安危,老王我才如此失态的嘛。 王在晋这样想的,同样也是这样说的。 “陛下,形势越发紧张,恐再发生一次兵变啊。” 谁知朱由校听后却淡淡的笑了笑,说道。 “不急,兵变也不是一拍脑门就能闹起来的。” 朱由校想起了之前和那个老兵的一番谈话。 然后继续说道。 “况且这也是一个机会,一个彻底掌控辽东明军的机会。” “他建奴想要拿朕的东西,他总得付钱吧。既想让朕出粮,又不想让朕拿钱,只安心的当一个戏台下的看客。想的美!” 听到陛下如此说,王在晋愣了愣,有些摸不清头脑,不知道陛下究竟打的是什么主意,只觉得云山雾绕的。 难得看到自己的臣下如此模样,朱由校哈哈大笑起来。 “等着吧,相信不会等太久的。” ………….. 谣言已经流传至整个辽东。 这一日。 皇太极在范文程的陪同下,亲率大军而出。 行军的路上,皇太极问范文程。 “怎么样,那些和我后金暗自交好的土绅将官们之回信可靠吗?” 听到四贝勒如此问,范文程笑着保证道。 “保证万无一失。您离间计一出,那天启小儿和整个辽东的明军都已有了间隙,尤其是那些和我后金暗自交好的将领们,都想为自己留一条后路呢。” 听到范文程如此说,皇太极终于放心了下来,说道。 “我哪有什么计谋啊,全凭先生谋划罢了。” 范文程可不敢居这个功,别人不清楚,但他却清楚地知道,眼前的这个四贝勒将来若是继承汗位,可当一世之雄主。 做为一个习惯于搅动风雨的谋士而言,能跟随一代雄主开创一番基业是人生中一大幸事。同时也是他的不幸。 因为,凡是雄主,最忌讳的便是下边的人功高盖主。 于是,范文程连忙推托道。 “贝勒爷您误会了,奴才不过是稍作补漏而已,一切全凭您的cao控谋划。” 看到范文程如此懂事,皇太极心里舒坦至极,哈哈大笑道。 “好!现下父汗将这一重任降于我之手,我可不能办砸了啊。” “走,随本贝勒去拿粮。” 说着,便驱马全力奔跑起来。 沈阳城中。 这一日熊廷弼刚刚用过早膳,正在看着文牍,忽然听到守门的侍卫进来禀报。 “经略大人,陛下的圣旨到。” 哦?熊廷弼心中微惊。 朱由校亲临山海关的事情他早已知道,但是因为担负着前线抵抗建奴的重任不能擅离职守,所以只好让王在晋一人前去拜会了。 而近一两天又听说了陛下在山海关被刺一事,谣言流传出来,搞得整个辽东都人心惶惶。 据消息传来,陛下却没有任何其余的表示,整日仿佛没事人一般,呆在山海关。 这让一众辽东官员搞不清陛下究竟有何意图,这其中自然也包括熊廷弼。 此刻听到陛下竟然有圣旨传达给他,令熊廷弼不禁想到,难道陛下要命自己将那些将官们捉拿归案,接受调查? 一想到这个可能,熊廷弼便脸色发白,陛下这次若真是如此行事,那可着实有些莽撞了。 怀着忐忑的心情,熊廷弼来到大堂,摆好香案,准备接旨。 抬头看了一眼来传旨的竟然是一个锦衣卫,而且还身穿飞鱼服,看来在锦衣卫中职位不低,深受陛下器重啊。 再看其风尘仆仆的样子,这道圣旨显然是加急送来的。 看到这些,熊廷弼心中已经凉了半截。 但还是规规矩矩地跪下听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熊廷弼,朕命汝严敕辽沈等周围诸堡,坚壁清野,毋留建奴粮草半粒,若有所忽,必斩无赦。钦此!” 是这个事情?熊廷弼一时有些发蒙,想不通陛下忽然下这道圣旨的意义在哪。 但总归和他之前预想的不一样,不由长出了一口气。 接过圣旨展开查看了一番,看到上边加盖的还是军机司的印章,知道这是陛下故意为之,就是要一点点抬高军机司的位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